疫后濯水古镇浪漫依然


  疫后濯水古镇浪漫依然(1)

  近几年来,黔江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发展旅游业,弘扬“天理良心”诚信古训,展现“丹心后土”千年古韵,文旅业喷发巨大潜能,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青山绿水”如诗画卷吸引游客,旅游业恢复很快,呈现蓬勃生机,文旅专家和投资业界看好黔江的优质资源和发展潜力,开始加大战略性投资。疫后濯水古镇迅速恢复人气就是一个缩影。

  阿蓬江畔的濯水古镇起于唐,兴于宋,曾是武陵山区和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川渝地区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1000多年来,濯水经历了无数风雨,积聚了巴、楚文化的交融和久远的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无数闪光的智慧和宝贵的人文遗产。

  老街古韵、后河古戏、阿蓬水音、天理良心、土家美食是濯水古镇的五大代表符号。古镇老街布局小巧玲珑,濯河坝讲堂、光顺商号、汪家作坊、龚家抱厅等久负盛名,天理良心文博馆、湿地公园展览馆开放迎客,濯水绿豆粉、泉孔白酒十里香飘。更让你挂怀的是那“天下第一风雨廊桥”,雄踞阿蓬江上,其土家风格、唐式建筑、明清风范的组合,活似一座廊桥博物馆,加上唐音、巴风、楚雨的文化点缀,为古镇平添了诸多意味。

  “心有神奇向往,就会梦见黔江,我看见一座城,停在峡谷上,峡谷落在城中央”,黔江独特的区位优势、优美的山水风光、浓郁的风土人情、清新清凉的生态城区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由于生态优越,黔江被评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中国清新清凉峡谷城” “中国最具魅力宜居宜业宜游城市”。近年来,黔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武陵山地区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拥有8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坐落在城市之中的大峡谷、拥有千年历史的濯水古镇、长达658米的世界第一风雨廊桥、可以体验三天两夜穿越之旅的蒲花暗河、一江春水向西流的阿蓬江……

  黔江的神秘在于它处在奇特的北纬30°,这是一条世界上至今令人难解的著名自然及文明之谜所在地,犹如一颗闪耀的明珠,镶嵌在武陵秘境。其原始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清新神秘的芭拉胡,是横跨7个地质时代,垂直落差达500米,长达10公里的城市峡谷;其多元文化让人眼界大开,规模宏大、底蕴深厚的濯水古镇见证着土家文化、巴楚文化、乡土文化的交织变迁;其峡湖风光令人心驰神往,“深山明珠”小南海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区。

  旅游资源的禀赋是差异化的基础,近年来,黔江区按照“一城主导、一江拉动、一点引爆、全域发展”旅游思路,大力实施旅游大区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厚植“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的优势,着力打响“峡谷峡江”牌,建成世界清新清凉峡谷城、世界绿色生态峡谷城,让峡谷峡江的美景焕发新风采、展现新魅力;打响“生态民族文化”牌,重点打造天理良心文化、黔江精神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为旅游发展赋予精气神、注入源动力;打响“避暑纳凉”牌,使黔江成为周边地区和重庆主城市民避暑纳凉“蛙跳”出城的首选地;打响“科普研学”牌,发展科普研学产品、基地、旅行线路,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

  近年来,黔江围绕濯水景区“创5A”、三塘盖国际旅游康养度假区项目等重点,大力培育文旅产业,丰富旅游产品。根据规划,到2020年,黔江将全面建成“旅游大区”,成功创建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旅游总收入1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8%以上;到2025年全面建成“旅游强区”,形成“2个5A+10个4A”景区方阵,建成武陵山旅游集散中心、国际旅游目的地、著名休闲旅游城市、全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30年全面建成“旅游美区”,旅游业成为经济发展的脊梁和支柱,开创“全域旅游+全景黔江”新时代,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山清水秀美丽黔江浪漫依然、令人向往。

  蔡律  202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