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庙宇那棵古榆树
胡占华
童年与鱼为伍与鸟为伴,老家庙宇周围是童年捉迷藏经常光顾的地方,老家庙宇有一棵三百年历史古榆树和古松树,富裕有余钱,古代人图吉利,松树象征长寿,可惜小时候这些古树都不复存在,童年时就被砍伐了,记得童年被砍伐的老榆树流出红色液体。人到中年以后避暑山庄遛弯偶然发现童年老家老榆树与避暑山庄万树园老榆树属于同龄人,正是因为都是同龄人,还是想问一问被砍伐的老榆树下落,据老家年龄大的人讲,老榆树被当时的大队修建礼堂做建筑材料了,并且老榆树一部分材料又被成做七副大马车车辕,童年往来中原内蒙拉着牛马的汽车为的是牛可以耕地马可以拉车,时光荏苒,中原耕地收割已经用大型收割机,老榆树没有了,老榆树制作的马车也没有了,大队的大礼堂也没有了,还有钟楼鼓楼需要复修复健,老家人说慢慢来,本来就是一处历史文化古迹,只要人们的美好追求和追求美好生活的记忆还在,就象三百年历史文化古迹和三百年历史传统文化庙会,南来北往的,歇歇脚也好,追寻历史文化故事也好,都不会因为没有了老榆树停止自己的脚步。童年活动半径是老家大巴山、大庆水库、西山、县城这样一个范围,游泳、钓鱼、享受欣赏野花开满的山岗自然景观,采药材、捡蘑菇换取一年三大节日特别是春节购买个人娱乐鞭炮美食零花钱,春季采挖野菜美食、欣赏芬香四溢的东山上的杏花,夏季瀑河河滩沿岸看偶尔歇歇脚的大雁、野鸭、树林里候鸟莺歌燕舞,偶然穿行灌木丛草丛的野兔,清澈溪流里曲线优美水草游来游去的小鱼,,遇到雨季瀑河洪水,洪流逐浪,那感觉只有海上体验过冲浪的人才能体会到的美,老家庙宇自然是童年挥之不去的游玩场所和文化记忆,还有砖瓦窑,品尝砖瓦窑顶烤熟的土豆,欣赏老家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砖瓦的高超技艺,金秋五谷丰登时,这时有条件享受一段时间瓜果梨桃饭前后,尤其是一分钱都稀缺可以买一块现在都感觉特别甜的糖果年代,到了冬季,千米冰面滑冰车,看雪景,把河里小鱼用雪覆盖数小时之后回家把小鱼从雪里取出放脸盆里看着小鱼复活游动,然后把小鱼放罐头瓶里欣赏,北国飞雪三千里,长城内外冬意浓,东山附近以及河套周边,看着雪地里不同动物的足迹,希望守株待兔那样奇迹出现,到了生产队分粮食季节,看着家家户户满载而归享受劳动果实和送公粮车拉人扛那股劳动场面,以至于人到中年之后遇到搬运水泥瓷砖的装修工人师傅都禁不住问现在还有没有人可以扛起二百斤麻袋,小队会计娴熟的打着算盘,计算着家家户户所得,当与我扶贫村年近八十多岁生产队老队长一起说起这些过往故事,城市化与乡愁之间,读书人进城了,不少生意人进城了,不少有职业技能的人进城了,守着一亩三分地的这些乡里乡亲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八十多岁的老队长拍拍我的肩膀说,你还记得看看我,你真是够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