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10~20万年至5万年前,古人类(智人之前)广泛分布于亚、非、欧洲的许多地区,亚欧的北部地区都有人类,说明地球上曾经有非常温暖的时期,人类才能走到现在看来温度非常低的极地地区。随着地球再次进入温暖周期,北方一些荒漠地区空气变得湿润了,温度升高了(今年尤其明显,北极圈一些地方出现了30多度高温和冻土融化现象),北方又变得适合居住了。这个趋势会导致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从公元前10世纪起的西周早期,约100—200年间,全球气候下降,这是全新世暖湿气候结束后的第一个寒冷时段。夏商周时期西方、北方游牧民族向中原的迁移;从战国时代开始至西汉中叶,寒冷气候开始侵袭中华大地,匈奴、西羌、吐蕃等对中原农业区的侵扰,亚欧民族大迁移;魏晋南北朝气候寒冷期,北方游牧民族轮番入侵中原农耕地区,导致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南迁浪潮和民族大融合;唐中叶以后至五代时的气候寒冷期,五代后期契丹人屡屡南下;元代后期至清代的气候寒冷期,清朝皇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控制达到了最强,同时是蒙古、西域、吐蕃、回鹘等众多少数民族的首领。从大清皇帝的头衔可以看出:满洲之天聪汗,蒙古之博格达汗,中原之大皇帝,文殊菩萨之化身,东亚共主,朝鲜统治者、琉球统治者,西域大伊码目、渤海、契丹、女真、吐蕃、回鹘、和卓诸直指挥使,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守护者。
全球气候与地缘政治:游牧与农耕的冲突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