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放远,才知道中国经济底气何在


  中国巨大市场摆在这

  没有哪个企业会轻易离开

  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您认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会呈现怎样的态势?

  姚洋: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最大的影响体现在外贸方面,但实际上,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外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在逐渐降低的,现在已经不再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从短期来说,我们现在最主要的是稳定信心。

  譬如怎么去稳定股市?

  一方面我们要出台一些政策,一季度那些刺激政策,我个人觉得不要急着推出去,要维持一段时间,这样才能让大家意识到经济的流动性是充分的,股市才具有稳定性。

  另一方面,在生产面和消费面,也要有一些实际的政策举措,提振消费,降低企业税费,当然,税已经降过了,也很好地减轻了企业的成本费用。把大家的信心维持住,我们短期内就能平稳地过渡。

  长期来说,我觉得中国经济没有任何问题,中国经济韧性超过了世界上很多的国家,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一判断的根据是什么?

  姚洋:首先,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部门中任何所需的部件、技术,就算在某些领域技术和生产能力不够好,也还堪用,因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中保持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随着在中国用工成本的上升,以及不确定的世界环境,有人担心大量企业会转移到国外。这有点杞人忧天了,由于中国的产业比较齐全,外国投资时,很容易就能从本地找到生产厂家,大大降低了产品生产的成本。这使得中国即便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大量的产业还是愿意留在中国。

  所以,一些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可能会转移,但绝大多数企业还是会留在中国。

  其次,中国的市场足够大,这意味着企业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例如“平安保险”,这个完全立足于中国市场的企业,能在世界500强中排到第28位,为什么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就是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摆在这。所以我们国内的企业也好,外资企业也罢,不会看不到中国市场的价值,也就不会轻易离开。

  第三,我们政府政策调整的速度足够快,一看到经济有下行的压力,就会有一些激励性的政策出台,保证经济平稳过渡。

  中国不是第一次被 “卡脖子”

  这反而促成自主研发动力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仍然存在的战略机遇期,如何看待危机和机遇的关系?

  姚洋:我们现在面临的这些挑战,虽然会给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但另外一方面也是我们发展的机遇。

  现在最大的挑战显然是美国对中国的技术的封锁,短期内来说,我们技术进步的速度肯定会降低,因为我们很多技术都是从国外,特别是从美国引进的,被封锁了,技术进步显然会受到影响。

  但长期而言,这反而会成为我们进行自主研发的动力。

  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70年的历史,其实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前苏联一开始援助我们,后来不援助了,我们就自己干。我们的空间技术、原子弹、导弹技术都是这样给逼出来的,而且到了今天,我们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之后,美国不让我们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我们就自己建一个。GPS被美国垄断,我们就自己研制。本来想跟欧洲合作,欧洲不愿意,我们自己还是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发出来了,而且成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将来能跟GPS竞争的导航系统。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国外卡我们“脖子”,我们做得可能会更好。当然了,这需要艰苦奋斗,可能要10年20年30年的时间来做一件事情,但最终,中国能做成!

  有许多观点,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看成非此即彼的关系,您怎么看?

  姚洋:首先,引进技术,成本更低。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自己去开发,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代价,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对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言,引进现成的技术,能快速缩小技术差距,如果消化吸收后还能再创新,甚至可以形成后发优势和比较优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强调自力更生的同时,绝不放弃对外开放。

  但是现在,美国人说“对不起,这个技术我不给你了,不想让你‘占便宜’”,我们当然只能自己进行研发。

  事实上,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间并不对立,有的领域、有的技术,是不可能通过引进得到的,只能靠自己,不存在引进还是自主研发二选一的余地。

  所有技术都自己来搞,既不现实,也会大大降低国家发展的速度,甚至出现一种技术还没研发出来便已过时的情况。

  但一味地迷信引进技术,容易对发达国家形成技术依赖,在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上处处受制于人。

  通过自主研发,提高本国的技术能力,既能更好地引进和消化先进技术,也是最终摆脱对国外的技术依赖,在技术发展方面避免受制于人的根本保证。

  所以,自主研发和开放交流要同时进行,决不能有所偏废。

  当了多年的“世界工厂”

  中国“积攒”了齐全的工业门类

  很多国家都经历过经济结构转型,相比而言,中国的转型有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姚洋: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最大的特殊性来自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式,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并到达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阶段,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出口加工业,已经进行过经济结构转型的国家,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是这样的。比如说日本,要生产出口汽车,整个产业链几乎都由自己完成。

  中国能依靠出口加工业,我想这跟这一轮全球化是有关的。

  全球化就是让产业碎片化,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并将其切开,一个国家可以只生产价值链里面的一部分。这就为中国搞出口加工业提供了客观条件。对于出口加工业,一开始大家都不喜欢,认为过于低端,永远在给别人“打工”。

  实际上这也是错误的印象,得益于价值链的碎片化,我们可以进入每一个产业,虽然一开始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随着我们在加工链上越走越高,掌握的技术和生产条件越来越完善,也就拥有了越来越多工业部门。比如华强北,以前就是做做山寨手机,现在里面的企业涉及电子、电器、通讯等多个行业,不少都实现了自主研发、自主生产。

  而像日本那样,虽然一开始就拥有较为完善的汽车产业链,但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生产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大量资源投入到汽车产业,其他一些产业就无暇顾及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能形成这么全面的工业体系,恐怕和我们搞出口加工业有关系。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成就,也带来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最大的特征和优势:需要进行转型时,中国已经成为唯一一个工业产业部门齐全的国家。

  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贡献?

  姚洋: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过去十年,世界的经济增长里面,大概有1/3都是由中国推动的,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方面呢,这些年,中国对外援助增长得非常快,为很多贫困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最后,中国的发展模式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而最重要的借鉴作用,是中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脚踏实地、务实主义。

  我们走出国门就会发现,一些第三世界的国家,因为被殖民过,被帝国主义侵略过,像非洲还有大量人口作为奴隶被贩卖,所以存在一种受害者情结,表现出来就是非常强烈的自我价值感和民族的荣誉感,结果就是不愿意去做低端的产业,恨不得一步登天,直接就去生产“奔驰”汽车。

  而我们则脚踏实地,花了40年时间,几乎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这是中国的一个发展经验,也就是说我们告诉发展中国家,用一代人到两代人的时间,可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但是,这里头没有捷径可走,要从低端先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