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产业规划,须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产业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必须顺应新时代的变化。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环境规划等不同,产业规划更多是一种非法定规划,更多强调的是战略性、操作性和实用性,满足地方政府、开发区、产业园区以及产业地产企业的现实需求,指导产业发展、招商及运营。过去的产业规划,在方法上更加强调本地基础和比较优势,强调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案例借鉴,强调产业转移和产业链补足,强调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这就导致了许多产业规划要么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要么路径趋于平庸,缺乏前瞻性,属于不用看都知道怎么干的类型。再加上产业规划的非法定性,如果说城市规划经常被诟病“规划规划,墙上挂挂”,有的时候产业规划甚至连挂都懒得挂。然而在新时代,中国经济的产业发展逻辑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高质量发展取代高速增长成为新的时代发展命题,中国经济无论从规模、速度还是创新能力上,都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比如,许多新兴的产业,国际上根本没有过,这就导致基本上没法找到案例进行借鉴;而很多的龙头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在新一轮国际产业创新潮流中,正处于衰退甚至倒闭的边缘,这就使得原来中国产业,尤其是内地某些园区依托龙头企业扩张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未来的产业规划,必须紧密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做出好用、管用、实用的规划。

新时代的产业逻辑
 
 
未来产业规划,须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
1、突破与革命
 
对于产业规划而言,选择创新和前瞻产业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一方面,聚焦这些新兴产业领域,能够获得国家和上级政府在政策、土地以及金融等多方面支持,赢得未来;一方面,这些领域属于高精尖领域,对于许多地方,尤其是非沿海发达地区城市,无论在企业选择、人才基础乃至产品推广都面临前所未有的难度。
 
2、共享与融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一表述更加强调产业融合发展的思想。所以这几年产业发展的重点,逐步从食品、服装、家电、汽车、住宅为核心的个人消费品市场,转向以高端交通设备、智慧市政设施、国防安全设备等为核心的公共品领域。而在个人消费品市场上,也出现了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以及公共租赁房等以共享为主的新产品形态。这就意味着,未来的产业规划中,一方面对于新建个人产品;在某一城市或区域完全建立自给自足的产业链配套思路已经不适用了,而更应该针对这些领域突出生产更具市场竞争力的爆款优势产品或零部件,打造模块化产业集群。
 
3、区域与全球
 
十九大以后,国家多次提到未来的城市格局是以都市圈为基础。目前,密集的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圈的发展口号。但是,从国家都市圈里来看,会发现沿海三大成熟型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内地发展型都市圈之间的发展还是有很大区别。
 
5、生态与人文
 
新时代是生态文明引领的新时代,意味着“生态”+“人文”正成为这个时代新的发展特征,即使是产业发展,也必须以这两者为前提。
 
新时代的产业规划理念
未来产业规划,须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需求
1、战略
 
未来中国核心的产业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这一类产业的培育周期都非常长,且人才和科研显著集中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北上广深杭。那对于中国绝大部分城市需要怎么做呢。
 
在新的产业形势下,一方面企业扩张的需求和速度在放缓,第二国家对于债务融资控制更为严格。这时候的核心应该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前沿产业和企业进行布局,通过持续不断的政策、金融、土地、人才等要素投入,获得回报。其实,在这个阶段,政策没那么重要,金融也没那么重要。无论对于政府、园区还是产业地产开发商而言,最重要的是,需要一颗不浮躁,安于等待,坚持不懈的强大心脏坚持5年,10年,甚至20年。
 
2、区位
 
规划最看重的要素之一就是区位优势,然而未来产业发展争夺的主战场将不仅仅是有形的自然地理世界,更重要的是无形的网络世界。
 
3、产业
 
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数字经济”无疑将成为产业规划的最核心内容之一。一方面在需要通过内部的产业物联网和外部产业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实现园区服务、生产管理、研发创新、产业金融、供应链服务、产品营销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一切生产活动变成数据,实现“产业数字化”;一方面在传统制造业、服务业之外,依据自身条件大力培育数字资源制造、数字创意等基于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产业类型,强化对于已有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实现“数字产业化”。
 
4、动力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在新的时代里,尤其是创新型产业领域,无疑人才成为体现竞争力最核心的要素,也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
 
5、环境
 
以往的产业规划和发展完全以无视环境为代价,这当然有失偏颇,也是对中国几十年来的产业发展的一种非理性评价。但无疑,过去的环境是以环保的最底线为前提,就是满足环保的最基础要求,甚至在缺失监管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去挑战和突破底线,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而在生态文明时代的产业规划和建设中,一方面要看到,环境产业本身所蕴含的巨大产业机会和能量;另一方面需要将城市及产业园区环境本身,作为吸引企业、吸引投资、吸引人才的重要举措。
 
6、制度
 
随着国家大部制改革的进行,“多规合一”也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这也是摆脱传统产业规划无用论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如果产业规划不能与城市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融合,产业规划就将成为无水之源,根本无法落地;而产业规划如果不能转换成发改委系统的具体建设项目,产业规划根本就无法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