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涉偷排废水致鱼死亡被查,永和河被严重污染,鱼都毒死


      说起旺旺食品,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旺旺仙贝、旺旺雪饼、旺仔小馒头和旺仔牛奶可能是不少人的童年经典回忆。即使平常不吃,过年的时候也会有亲戚送上门。

     “旺旺雪饼 我旺你旺大家旺”、“旺旺大礼包 人旺气旺身体旺,财旺富旺运道旺,祝你旺上加旺”等广告语更是耳熟能详。直到现在,旺旺食品在市场上也能占一席之地。

不过,最近旺旺食品却有了个丑闻。

广州旺旺食品涉偷排,下游大量鱼类死亡

      近日,广州旺旺食品有限公司涉工业废水偷排进雨水井、无专业危废外运处置设施、用抽粪车抽取工业废水等行为,最终工业污水流向永和河,严重危害到河流水域生态安全,造成下游大量鱼类死亡,相关执法部门介入调查。

      检测结论:旺旺食品有限公司东南门右侧雨水井的PH值、SS、COD、动植物油、总磷的排放浓度均不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要求,氨氮排放浓度符合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 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要求。

      针对该厂涉嫌直排废水等多项违法问题,黄埔区相关职能执法部门已全面介入调查。黄埔区相关职能部门和永宁街道办事处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辖区内重点排水户的巡查力度,一旦发现类似存在工业废水偷排的问题,铁腕处理绝不含糊,该整改的要立即整改,该关停的要立即关停,以此巩固越来越好的水环境治理成果。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时间财经表示,“这样一个品牌企业没有起到整个行业的典范或是示范作用,而偷排也不是一个诚信的企业行为。所以从整个政策端、产业端、包括消费端去看的话,我们对旺旺的这种行为觉得十分失望。”

      1989年,蔡衍明在中国大陆注册了“旺旺”商标,并在1992年到湖南长沙设厂。在“你旺我旺大家旺”洗脑广告的轰炸下,中国旺旺成功荣升为过去二十年的国民零食品牌。而今,中国旺旺身为“国民零食”也难以让自身业绩旺起来。

然而2014年,旺旺却开始出现危机,走向了下坡路。据长江商报统计,2014年-2016年,中国旺旺的营收分别为232.00亿元、213.89亿元、197.10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82%、7.81%和7.85%。
2017年新财年,旺旺业绩又遭到增收不增利的窘境,营收202.75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31.16亿元,同比下降6.6%。
6月18日,中国旺旺发布2018财报显示,全年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这也是2014年以来,中国旺旺净利润首次双位数增长。中国旺旺实现营收207.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8%,净利润为34.8亿元,同比增长11.6%。但是与近十年业绩高点2013年相比,净利润仍减少近8亿元。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公开表示,中国旺旺业绩疲软,一方面在于消费者的迭代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以及竞品企业的加大市场投入,给旺旺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另一方面,新形式下旺旺传统的经销商渠道模式和品牌、产品愈发老化,弱化了其竞争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中国经营报》曾报道中国旺旺的冲货现象,“旺旺一直对经销商压货,使得部分经销商不得不低价抛货,不知后面的严重性——经销商没有利润,只好终止合同了。”报道中的经销商表示。

新品待考

      从1992年进入中国市场,自旺旺进入中国大陆近30年的日子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三只松鼠、良品铺子新生品牌,借势互联网崛起,已然形成气候,这些新兴的零食品牌已成为市场新宠。线下,娃哈哈、伊利、蒙牛们更是业界大佬,市场竞争加剧。

事实上,旺旺一直希望通过新品提振业绩。鉴于消费者喜好变迁的敏感性,旺旺推出更多元化的品类,迎合不同消费族群的需求。据报道,2017年,旺旺推出约50款新产品,包括邦德咖啡、“莎娃SAWOW”果酒等多种饮品。
2018年,旺旺更是“剑走偏锋,卓尔不同”,陆续推出旺仔二锅头、旺仔金饰、旺仔衣服……,这一系列的跨界新品,被业界质疑“不务正业”。
今年上半年,旺仔牛奶推出56个民族系列包装,并以抽盲盒的方式进行出售,通过刺激消费者的收集心理,加上网络大V宣传效应的加持,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10月6日,“旺仔俱乐部”又发布消息称,10月下旬将推出旺仔大馒头。两天后,该账号又转发了“浪味仙官微”的微博,宣布浪味仙增大版“浪大仙”也将于10月下旬推出。据长江商报报道,两款产品均为软捏解压玩具,在微博上引起热议,不过,过于频繁的营销操作也被直指为“卖情怀”。
据杭州日报报道,跨界玩得风生水起,但在主营领域食品界,虽然旺旺集团目前公司的研发人员有数百人,一年出产的新品总量超过100种,是十年前的三倍多。但可惜的是,至今还没有诞生新的爆款单品。

      朱丹蓬表示,旺旺之所以走多元化路线,是已经意识到其品牌和产品已经老化了,然而由于没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加上市场上米果类产品的可替代者越来越多,导致旺旺整个产品线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旺旺目前的创新,还是处于换汤不换药的阶段,对新生代的吸引力不够。不管是跨界产品,还是主题门店,都是在营销上发力,而没有在产业端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