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企业管理制度


 餐饮企业管理制度

 

班前会制度

1 员工每天上班必须提前5分钟到车间开早会,如有违反按如下规定处罚:迟到(或早退)一次予以口头警告;每月迟到(或早退)累计二次予以书面通报;每月迟到(或早退)累计二次以上者将罚款10元;不参与早会者予以20/次的罚款。

2 员工在开早会时须站立端正,认真听主管(或领班)的讲话,不得大声喧哗、相互谈笑、讲小话等做一些与早会无关的事项,违者处以10/次的罚款。

3 每班的领班(或主管)须提前10分钟,到车间组织员工准时开早会。

4每班的领班(或主管)在开早会时,重点讲述的内容为:1)及时向员工传达公司或上级的最新信息;2)前班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改进措施,并在当日的生产中监督实施;3)当天的生产计划,生产流程,任务分配,每项工作落实到人,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计划;4)重点讲解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班前会的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

5 在开班前会时,主管(或领班)讲话应宏亮有力,应以激励为主。

 

 请假制度

1 如特殊事情必须请假的,须亲自处理,应在2小时前用书面的形式请假,经主管与相关领导签字后,方能生效,不可代请假或事后请假(如生病无法亲自请假,事后必须交医生证明方可),否则按旷工处理。

2 除生病及特殊情况需请假外,其他任何情况不得请假。

3 员工每月请假不得超过两次,累计不得超过7天;每天请假不得超过两人。

4 员工请假核准权限:(同厂规一致)

4.1 四小时内由主管批准;

4.2 二天以内由生产经理(或厂长)批准;

4.3 超过二天须由分管总经理批准;

 

卫生管理制度

1 个人卫生管理制度

1.1生产人员每年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方可进入生产车间;新进生产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上岗。凡患有下列疾病之一者,不得进入生产车间工作: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及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其

1.2新员工必须经过食品卫生知识、食品生产加工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在岗员工定期进行食品生产卫生质量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

1.3生产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做到“五勤”: 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理发、勤洗工作服、衣服,不得涂指甲油和化浓妆。

1.4 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工作鞋等劳保用品,头发不得外露。

1.5 不得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等上饭堂、厕所,不得将个人物品(包括水杯、饰物、用具、餐具等)带入生产车间。

1.6 严禁在车间内吃食物﹑吸烟,不得随地吐痰﹑抠鼻挖耳。

1.7 操作人员手部受外伤,不得接触蔬菜(或原料蔬菜),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1.8 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需遵守本规范的规定。

 

更衣区卫生管理制度

1 爱护公物,妥善合理使用各类设施,不得乱涂乱画,不得蓄意破坏。

2 更衣柜只用于存放更换的个人衣服,便鞋整齐放于鞋架上(鞋尖朝外),严禁乱摆乱放。

3 按标牌对号使用更衣柜,不得私自更调。

4 更衣区内严禁吸烟、吃食物,不得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

5 严禁私自拿公司财物或他人的物品。

6 非生产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出入更衣区。

 

消毒区管理制度

1 所有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生产车间(如:食具、雨具、首饰、食品、饭盒等),应放在指定的地点(更衣室内)

2 进入生产车间前,必须经过严格的洗手消毒程序,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工作帽,经过鞋靴消毒池。

3 进入车间应用手肘部顶开门帘,不得直接用手拨弄门帘。

4 非生产人员不得随意进入生产车间,参观人员需要经公司领导批准,并公司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生产车间。

5 随时保持车间入口消毒间的清洁,水经常更换,保证消毒液、洗洁精、烘手器等正常供给,设施正常使用。

 

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 每班必须负责本班的环境卫生,每人负责各自卫生区域的卫生。星期五整个车间须进行卫生大扫除(车间内的门、厕所、窗户、生产线、零件台、风扇等都须清洁),并用300PPM的消毒液对车间地面、下水道进行消毒。

2 遵守原料、半成品、成品的使用期限,做到先进先出。过期、不符合食品安全的原料不得投入生产。

3 所有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器具(容器、工具等)和包装材料,必须是食品级材料。

4 所有蔬菜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不得直接着地,应上架或用垫板,并离墙放置,不得使用木制垫板,搬运时使用拖车。

5 严禁使用破损的塑料袋装净菜,避免产生的残碎片掉进净菜中。

6 生产期间,剩下的下脚料、废弃物应定点放置,不得随意丢弃,并须与良品保持30CM以上的距离,及时清理。

7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必须严格按照要求重新用50PPM消毒液洗手消毒:① 进入车间前;② 上厕所之后;③处理下脚料等有可能污染在制品的东西后;④ 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它活动之后;⑤ 操作期间按要求洗手消毒。

8 班前、班后(或生产过程中)车间的设备、工器具、工作台(工作架)等,必须先用清洁剂清洗,

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用100PPM的消毒液消毒。

9 工作台面和地面上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或杂物。

10卫生工具用完后须清洗干净放在指定的区域,专人负责保管,不得乱丢。设备、工器具、操作台与地面的卫生清洁用具必须分开,不得串用。

11原料、半成品、成品所用工具必须分开,不得串用。班后清洗干净、沥干水后必须在指定地点摆放整齐。

12每周星期二、星期五下午对车间内的虫害进行消杀工作。

               

 

车间生产秩序管理制度

1 所有员工必须正确佩带厂牌上班, 着装整洁,不准穿拖鞋、裙子、奇装异服,同时不准带任何食物到车间内。

2 上班时,不得说和做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5-30/次的处罚,态度恶劣者,予以开除。

3 上班时,领班(或主管)应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同时应对每道岗位的员工耐心指导,不得向员工乱发脾气,更不准置员工不理不睬。

4 上班时,领料员须及时把物料备到生产线,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运作流程操作,不得影响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员工上班时,须坚守岗位,不得到处走动,做事须主动配合,不得被动等待、观望,做完一道工序后,要马上要求领班(或主管)再安排工作。

6 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必须自觉做好自检与互检工作,如发现问题并及时向品控与领班(或主管)反映,不可擅自使用不良材料以及让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必须严格按照品质要求作业,否则将视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处罚。

7 每道工序必须接受品管检查、监督,不得蒙混过关,虚报数量,并积极配合品检工作,不得顶撞、辱骂,对教育不改者,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8 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停工随时关水关电,如发现有浪费水电或下班没有关水电者对其责任人或班组进行处罚。

9 车间内物品必须按指定位置整齐放置,不得随意乱堆乱放,对不服从安排者,处以5/次罚款。

10 车间内员工必须在规定作业区域操作,通道不得堆放任何杂物。

11 员工之间须互相监督,随时留意,岗位有无偷盗现象,对车间内偷盗者立即开除,严重者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包庇、隐瞒行为不良者一经查处严厉处罚,对举报者查经属实给予适当奖励。

12 员工在工序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不得随意更解,如不按操作规程操作的,造成物料(或设备、工具等)的损坏,需按价赔偿。

13 员工在操作过程中,闲杂人员不得靠近、攀谈,影响其工作。

14 功能障碍的工具、设备不得使用,须由车间主管(或领班)填写《维修申请单》,申请检修,并作好《暂停使用》标识。

15 工作消极、不认真、工作态度恶劣,影响他人工作情绪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视情节轻重按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予以处罚,甚至开除。

16 在工作期间,车间主管离岗时,由其指定代理负责人,车间其它人员必须服从安排。代理负责人必须尽力完成赋予的工作任务。

17 鼓励车间员工提合理化的建议,一经采用根据实用价值予以奖励。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操作设备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办事,严禁违章操作,未经培训严禁上岗上机。

2 定期按规定维护保养设备,使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使故障降到最低限。

3 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要集中精力,发现有不正常现象和声音时,要及时排除或停机检查,严禁带故

障运行,严防伤人、损机事故发生。

4 凡因违章操作造成的伤人损机事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要努力做到:安全、整洁、卫生、文明

工具、用具管理制度

1 工具、用具的保管

工具的保管应该责任到人。设立专用登记卡,登记公用工具,并确定工具保管责任人。各责任人负责此工具的日常保管,并对工具的限期内损坏、遗失等负责。

2 工具、用具的领用

2.1 工具、用具首次领用时,由车间统计填写《领料单》,并注明用途,交车间主管审核,由相关人员到仓库领取。领回车间后,将相关的工具、用具登记在《车间工具、用具登记卡》上,并注明保管责任人。

2.2以旧换新领料时,由车间统计填写《领料单》,交车间主管审核后,交相关人员带齐旧工具,到仓库换领新的工具。领回车间后,将相关的工具、用具登记在《车间工具、用具登记卡》上,并注明保管责任人。

2.3 原工具丢失或在最低使用限期内损坏,按规定赔偿后方可再重新领用。

 

 设备管理制度

1 车间的生产设备,原则上要求对使用设备的维护保养的各项规定落实到人,每一个操作者固定使用一台设备,以做到精心操作,认真维护,对于多人操作的设备应指定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2 操作者必须熟悉操作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和操作要领。做到:操作熟悉、维护精心,不违反规范、超负荷使用设备。

3操作者要执行“设备谁使用谁维护保养”的原则,严格做到:

3.1 工作前:空运转检查设备,并按润滑图表的规定加油;

3.2 工作中:遵守操作维护规程,正确操作,不许擅离岗位;

3.3 工作后:认真清理擦拭,经常保持设备内外清洁。

4 操作者在独立操作前,必须经过设备性能、工作原理、安全操作、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能教育和实际操作基本功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设备。

5 改变或更换设备机型时,需重新培训考试。

6 操作者必须执行设备的交接班制度,每日班后应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7 发生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好现场并逐级上报,不得擅自处理。

8 操作者必须掌握设备“三好四会”基本功能的要求,遵守操作“五项纪律”。

“三好”具体内容:        ①管好设备,② 用好设备,③ 保养好设备;

“四会”的具体内容是:     会使用,② 会维护,③ 会检查,④ 会判断故障;

“五项纪律”的具体内容是:①实行定员机制,②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合理加油,③遵守交接班制度,④管理工具、附件,⑤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通知维修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