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严复回到上海,四女严顼出生(《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八十三)
严孝潜
1908年11月
1908年11月上旬(十月中旬),就在上述的这一段时间中,严复和江莺娘离开天津回到上海。
严复在11月上旬回到上海后,过起了一段请闲的生活。
本年8月严复应直隶总督杨士驤之聘,到天津任新政顾问官。这是严复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天津工作。
严复到津时,当晚,就到《大公报》创办人英敛之先生处,谈极久,始去。严复以前在天津时与英敛之过从密切,支持他创办《大公报》,1902年6月7日《大公报》馆在天津创刊,严复在《大公报》投有股份,遒劲工整的《大公报》三个字,是扁扁的隶书,就是严复的手笔。
呂碧城是严复女弟子,1906年呂碧城经英敛之介绍,得以结织严复,吕碧城对严复仰慕己久,严复也赏识吕碧城的才华,遂收为女弟子。此后,严复又将吕碧城介绍给甥女何纫兰,1907年夏,严复曾代何纫兰复吕碧城一函,讨论兴办女学事宜,还为吕碧城所拟《女子教学会章程》撰序。这次严复来津,吕碧城请求严复为她讲授《名学浅说》。
这次来津,严复为杨士骧代拟了一篇约六七千字的筹办海军奏稿,提出了重建海军的系统方案。这篇奏稿完成后,杨士骧及其周囲的人都很佩服,但严复并没有为这种官场中习以为常的吹捧冲昏头脑,他在给甥女何纫兰的信中说:"我现在真如小叫天,隨便乱嚷数声,人都喝彩,真好笑也。"
严复这次在天津居住的时间很短,前后只有二个多月的时间,除了为杨士骧代似了一篇筹办海军奏拆以及参加许多社交应酬活动外,还到北京参加了第三届游学毕业生考试工作,在天津期间,最主要的就是翻译《名学浅说》并给女弟子吕碧城讲授,另外与大公报的英敛之的聚会最多。
1908年11月11日(十月十八),严复在上海为商务印书馆作草书帖。(《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1月12日(十月十九),严复为先母陈太夫人作忌,当天是陈太夫人忌日。(《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1月13日(十月二十),今天严复翻译完《名学浅说》又自序此书(《严复集》第二册第265页)。
严复在序言中敍述翻译的经过:"戊申孟秋,浪迹津沽,有女学生旌德吕民,淳求授以此学,因取耶芳斯浅说,排日译示讲解,经两月成书"。
严复这天极度想望甥女何纫兰,几不自任。柯大夫来看望严复。(《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1月14日(十月二十一),严复到"大纶"买绸缎。並到西门去接何纫兰,但没遇上。(《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1月18日(十月二十五),交巡捕捐。(《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1月22日(十月二十九),付书箱钱一百元。(《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1月24日(十一月初一),到西门去看望甥女何纫兰。回来后写信给罗大夫。(《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
1908年11月25日(十一月初二),严复在日记中记有"本日大怒。"(《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2月
1908年12月1日(十一月初八),吕碧城在前些时候来上海,今天晚上严复送吕碧城乘船回天津。(《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当日,天津《大公报》刊登了由严复撰写的《廉夫人吴芝瑛传》(《严复集》第二册第265页)。
在该文中严复称赞吴芝瑛"以慈善爱国称中外女子间",並详述其购地葬秋瑾的感人事迹。
1908年12月2日(十一月初九),严复收得大儿子严璩从广东来信。在日记中还记有"候雪农刻住无锡大京桥青果巷内茅渎巷朱宅。" (《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当日,天津《大公报》又刊登了由严复翻译的以《麦美德女士撰〈吴芝瑛女士小传〉》为题的文章(《严复与天津》第169页,《美国教会麦美德女士书吴芝瑛事略》)。
1908年12月2日(十一月初九),宣统皇帝登极。
1908年12月3日(十一月初十),严复在日记中记有"嗣皇帝登极之第二日" (《严复集》第五册第1485页)
1908年12月5日(十一月十二),夜,郑孝胥收到严复的一个简信,及送来的姚叔节文章。(《郑孝胥日记》第1168页)
1908年12月6日(十一月十三),郑孝胥在午后到严复处。(《郑孝胥日记》第1168页)
当天,严复用三百十七两买马车。(《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12月8日(十一月十五),收到大儿严璩及雪农的信。何纫兰写信告诉严复她要回福州。(《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12月9日(十一月十六),严复游陈列所。(《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12月10日(十一月十七),严复临摹《兰亭》一通给雪农。(《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12月11日(十一月十八),严复给熊季贞写信。(《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严复在信中说:"老来健忘,却忆夏间曾将苏戡所书墓碣、联寿〔等〕,令伯鋆带呈左右,想必收到。但未得复示,终悬悬也。七兄葬事已未办过?吾弟台候想一向清佳。复于七月底赴津,楊莲帅相待不薄,与以顾问官名曰,然亦不过如雀鼠之偷太仓而已。于政界无毫末裨补,殊愧故人。至十月中旬旋复南下。前者未与眷偕,故今犹住旧处也。年底新旧之交,或当回闽一行。春融后仍须北去耳。比者天崩地坼,主幼国疑。江西想一是安稳" (《严复集》补编第281页)
1908年12月14日(十一月二十一),严复收到吕碧城来信,当日即以回复。(《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12月18日(十一月二十五),严复在日记中记有"多那孙请明日午饭。" (《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12月19日(十一月二十六)多那孙请严复吃午饭。
1908年12月21日(十一月二十八),严复按福州家乡传统习俗,在冬至前夕,全家老少都要囲坐在一起搓丸,做糯米丸子。(《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12月22日(十一月二十九, 冬至),严复收到两江督署孙香海寄来三百十四两四钱五分的十月、十一月干薪。在日记中还记有"交号。"(《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1908年间
1908年间,外甥女何纫兰"尝恨不能作书信",严复特此给她写了一封信,但具体写信日期不详。
严复在信中讲:"儿尝恨不能作书信,虽然此不必恨。若一意但求作书写信,纵成,亦不必即为上乘。惟立意为诗文,诗文成,则书信不待学而自能;……吾意先看苏诗,兼叩弹集,以此二者皆易寻解;而苏诗典故尤多,语妙亦众,可供议论信札之用。……"(《严复集》补编第287页)
1908年,本年朱明丽夫人在上海,生四女顼,字眉南。
严顼幼时与兄、姐一块伴读于塾师金子善,1917年夏,刚十岁的严顼隨大姐、二姐、三姐到天津渡夏暂住,曾给严复写信,严复收到顼的来信,表示"阅之令老人眼明也。"
1918年冬严复回闽为三儿严琥完婚后,在1919年5月离开福州到上海就医,同时写信叫次女璆和三女珑,一块来上海医病。6月19日严复特意给留在北京的严顼写了一封信,(长女严瑸已与熊洛生订婚,时在天津与母亲(江鶯娘)同住),严复在给严顼的信中讲:"多日不见儿信,甚深悬盼。此番信嘱两姊来南,未及吾儿者,乃因五弟无人伴读之故,想不至为此不乐也。……晨起吟得五绝四首,兹特写寄;吾儿得书,想一笑也。诗曰:
老去怜娇小,真同掌上珍。昨宵羁旅梦,见汝最长身。
已作还乡计,如何更远游?当年杜陵叟,月色重鄜州。
笔底沧洲趣,应夸两女兄。何当学吟咏,冰雪斗聪明。
别后勤相忆,能忘数寄书?无将小年日,辛苦读《虞初》。
此四诗吾颇得意,但不知儿能解说与否?第一首好解。第二言吾本拟还乡,所以复出者,如杜甫之爱儿女故耳;杜原诗可检看也。第三言二、三姊能画,汝可学作诗,与之斗胜。第四言当常寄信与我,不必拼命尽看小说也。正在作书间,接到二姊六月十六日及四哥同日信,俟有精神再复。"
严复将严顼比作为"掌上珍",为了使时才12岁(该岁数相当现在的小学五年级)的小女儿,能理解诗意,又作了必要的解说。因为爱儿女,严复才还乡又复出,鼓励严顼能学作诗与二、三姐学画相斗胜,希望严顼常写信给他,不要拼命看小说。从上所述,可以说严顼应是十分的聪明和好学。
8月27日,严复在上海又给严顼写了一封信讲:"本早得儿信,言四哥近状,为父甚为挂心。四哥年来用功太过。须知少年用功本甚佳事,但若为此转致体力受伤,便是愚事。古人有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夫学所以饰躬,使身体受伤,学何用耶?此后四哥宜优游睱豫,即堂课亦不必过于认真,俟数个月后身体转机,再行用功,尽来得及也。吾颇悔此次不任其与二、三姊一同来沪也。"严顼此时担当了北京家中与严复写信连系的角色了。
1921年严复逝世时,严顼才14岁,就已通英、法语言,隨后又自修德、俄、日各国文字。1923年严璩依严复遗言,带族弟严家理来北京上学(严家理在1932年至193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据严家理回忆 ,有一次同四姊眉男谈起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四姊说:"梁先生说到'什么叫做快乐'这一问题时,说'快乐要不使导致不快乐的结果,才算做快乐。譬如说赌钱是快乐,输了怎样?嫖是快乐,传染得病了怎样?这便不是快乐。'四姊又说:'梁启超只是能讲,自已确做不到,他自已私生活和他理论恰恰相反。只有大大(严复儿女们对严复的称呼)是讲得到做得到的人。'"。后来,严頊隨母亲迁居上海,在上海期间,她研修药物化学,成为药物化学的专门人才,1949年建国后,长期在上海医学化验所工作,成为化验所的工作骨干。她终身未嫁,抗日战争胜利后,严复长女严瑸也单身一人来到上海,姊妹俩相依为命,文化大革命期间姐妹俩同时自杀于上海。
在严复的戉申(1908年)的日记册中,于最后的"杂录"页上,严复还记有如下十八条词句(《严复集》第五册第1486页):
青春白日无公事,蠹简残编作近邻。
世味极淡薄,才术见嗟称。
浪说诸公见嗟赏,独怜形迹滞河山。
闭塞乃非道,用舍君自知。
破屋仰见星,高论听悬河。
天地一喻指,木雁两不居。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彼美叔姬可与晤言。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减蒭斋马冯元淑,腰笏牵舟何易于。
曩过招提饭,能为青白眼。
颇薰知见香,稍窥性命学。
达人大观物无不可,往者可作吾谁与归。
斜日穿窗飞野马,暑风蚀来长强羊。
诸葛大名垂宇宙,南极一星在江湖 。南极老人应寿昌。
天下苍生待霖雨,月明孤影伴寒松。
压众精神出群标格,秋千亭馆风絮池塘。杨补之。
露洗华桐烟霏丝柳,淡云阁雨迟日催花。
酒祓春愁花消英气,宴陪珠履歌按云鬟。
丹徒布衣未可量,竞陵士簿极多闻。
1908年间,严复撰写发表的文章有:
《英华大字典》序(《严复集》第二册第253页)。
《萨军门五十寿序》(《严复集》补编第96页)。
《蒙养镜》序(《严复集》第二册第254页)。
《代北洋大臣楊拟筹办海军奏稿》(《严复集》第二册第264页)。
《名学浅说》序(《严复集》第二册第265页)
《廉夫人吴芝瑛传》(《严复集》第二册第265页)。
1908年间,严复翻译发表的文章有:
《美国教会麦美德女士书吴芝瑛事略》(《严复集》补编第336页)
1908年间,严复翻译出版的着作有:
《马可福音》(文言文,由商务印书馆印刷)
《订正群学肄言》(由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8年11月严复回到上海,四女严顼出生(《严复的一些史实》之一百八十三)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