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原是能量的
一、世界构成说主要思潮
(一)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先古对此观点众多。从存在与思维关系去归纳,至今主要有唯物与唯心和不可知论;从构素上讲,主要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一元论有唯物唯心之分,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基础;唯心主义认为精神、观念是一切事物的基础。二元论认为世界由二种独立的性质不同的物质、精神组成,如笛卡儿认为精神与肉体是宇宙的基础。多元论认为世界是由许多独立的实体构成,如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无数独立的精神性“单子”组成。中国现在流行的是物质一元论。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本体论都没有本质的对与错,可归纳到现象本体论中,但都指向简朴的本体论。
(二)由宇宙爆炸想到的
基于现代物理学成就,主流观点支持宇宙大爆炸论。如果宇宙被看作由爆炸点来,经冷胀(阳光)、热缩(黑洞)又返回空无进入爆炸点的话,则处于冷胀期(包括人类阶段)的宇宙可看作是物体构成的,物体又可看作由实物质(基本粒子及其构成物)、虚物质(量子层面下的弦物质)和结构力(静力)运动力(动力)三元构成。由核爆炸可证明,爆炸是暴力燃烧,太阳表面的氢核爆炸就被我们看成太阳燃烧。燃烧或爆炸是物质与能量间的变换,因此宇宙在空无末期,偶发能量爆炸进而点燃物质爆炸,完成宇宙大爆炸。这样看来,宇宙的生命周期是循环的,由空无、(能量、物质)爆炸、冷胀、热缩、黑洞等片段链接而成。从爆炸实践看来,物质来自能量,物质是锁闭能量的外壳,爆炸冲破外壳释放能量。因此,最简朴的宇宙是空无的或能量的,比物体说简朴得多,也比物质说层次高,因为物质说总要作些补充。
(三)世界本原是能量的
1900年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设,他认为辐射能量的吸收或辐射都是以确定的量子来实现的。后来,爱因斯坦认为不仅辐射的吸收和发射能量是量子化的,而且辐射场本身就是由能量子(如光子)组成的,他还假定振动能量也是量子化的。玻尔将能量量子化引入原子,建立原子量子理论。显然,普朗克的观点是能量粒子化即能量以量子形式存在、量子组成物体、物体组成世界的思想基础;爱因斯坦的观点则解释了光电效应,从而将能量与光电现象联系起来了,即以能量来解释物质现象;玻尔则直接将能量与物体基本构成粒子——原子联系起来。这三位伟大的科学家的观点共同支持了“世界本原是能量的”而不是物质的观点。事实上,世界不仅来自能量,世间事物还可湮灭释放出能量,并可用能量标称物体运动值。
当然,我们也可从宇宙生命运动周期的循环链中另选参考点,譬如空无,说世界是空无的。但唯独不能选物质的,因为宇宙未必以物质形态单独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