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美国汽车行业的衰败 -----市场垄断与资源垄断


 2.03美国汽车行业的衰败 -----市场垄断与资源垄断

我们先看一个有关市场垄断的例子。

就是通用汽车公司。从内部来讲,通用汽车公司显然是可以出色地进行管理的。但是,自二十年代中期以来,即自它在美国汽车行业中占领先地位并占有了美国汽车市场总额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时起,它的管理当局就知道它已不能再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了。否则,就会碰到反托拉斯法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该公司虽然充分意识到自己所冒的风险,却决定不同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次出现的自外国进口的小型汽车竞争。通用汽车公司如果试图扩大其市场份额,那是没有道理的。实际上,从各种理由来看,通用汽车公司都只应该维持其占百分之六十以下的市场份额(而这已大大高于早期的通用汽车公司管理当局认为合适的水平)。由于上述考虑,通用汽车公司把汽车市场的“低档的一头”让给了外国进口汽车,而集中力量于市场的中档和高档。这当然是市场中获利较多的部分。但这也意味着美国制造的汽车即使在其本国市场上也缺乏真正的竞争力,无法保持领先地位。到了七十年代初期,进口汽车成了底特律各汽车公司的一种挑战,威胁到美国的收支平衡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汽车市场有许多部分已被外国汽车(开始是德国的大众汽车,以后是日本汽车)所占领。美国汽车界试图反攻,但已极为困难了。

过去经济人士谈到垄断,总是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不分市场垄断与资源垄断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在自由社会中人的工作选择是自由的,所以没有人可以形成垄断。技术设备的专利也在保护期,过了保护期之后,其民众赋予的垄断特许也就消失了。现在似乎剩下的就是资源与市场的垄断了。

在许多国家里,自然资源是属于国有的,当然是国家的官僚所有,还是民众所有在这里就不做讨论了。这种自然资源的垄断给民众带来了很多麻烦,所以多数民众厌恶这种垄断。关于资源的属性问题,我在《幸福经济学》一书中做了充分的诠释。

不过令人惊愕的是,各国的政府对资源的垄断视而不见,却对市场消费这种由人心决定的事情看到了垄断影子。

但事实是,根据生产三要素的原则,只要人力、工具、资源是可以自由交易的,那么产品就可以由任何人来生产。既然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产品的生产,那么就不存在着市场的垄断。因此在人力、工具、资源可以自由进入市场的国家里,不存在着市场上的垄断,哪怕这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占到该国市场100%

之所以电话、煤气之类的公司会给人一种天然垄断的错觉,是因为它们与政府相勾搭,独占了进入消费者住宅的特许权。如果政府特许煤气、电话公司进入消费者住宅的权利可以放得更开一些,那么就会有更多的公司进行这项业务,从而打破垄断。一个房屋有两条煤气管道,就如一个人有两个手机电话号码一样正常。而且煤气管道建设是一次性收费,而煤气的使用是可以换不同公司的产品,本来没有公司可以形成垄断。

当一家跨国公司进入一个新市场时,就应当注意这个国家的法律反垄断是针对资源反垄断,还是市场反垄断。如果是针对资源反垄断就是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如果是只针对市场反垄断,那么就说明这个国家是在为资源的垄断铺路。

垄断使该国的资源专门为少数人所有,如果有公司要创新就必须从这些垄断者手中购买资源,这使得创新本来应当获得的高经济效率为垄断者所占有。这样会就造成创新变得无利可图,最终使得从根本上限制该国行业的创新动力。跨国公司可以从这一点上评估该国的许多行业的创新能力。

就拿通用汽车公司的例子来说,限制其更大比例的占领市场只是由于一些特权集团需要保证另一些汽车公司不被兼并。而这些中、小汽车公司由于有政府及纳税人的不断输血,才是真正的长期占据了自然资源,实现了真正的垄断。这种资源垄断使得美国的汽车业裹足不前,真正的创新公司得不到有效的自然资源供应,从而被日本、德国汽车反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