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之“七忌”
财务分析要达到重点突出、说明清楚、报送及时、预测准确、措施得力的目的,进入财务工作“灵魂”之境界,充分发挥其诊断企业的“听诊器”;观察企业运行状况的“显微镜”之功能,必须“七忌.
一忌面面俱到,泛泛而谈。
财务分析重在揭露问题,查找原因,提出建议。所以分析内容应当突出当期财务情况的重点,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影响当期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重点剖析变化较大指标的主、客观原因。这样才能客观、正确,评价、分析企业的当期财务情况,预测企业发展走势,针对性的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那种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的做法势必是“盲人骑瞎马”,写出的财务分析要么是应笔墨不痛不痒;要么是罗列现象不知所云的流水帐;充其量也只能是浮光掠影似的情况简介,这样文牍似的财务分析对企业挖潜堵漏,完善管理没有丝毫价值。
二忌千篇一律,文章格式化。
每一个时期的财务分析无论是形式和内容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内容上的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形式上的灵活、新颖、多样,是财务分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首要条件。形式呆板,千篇一律,甚至抽换上期指标数据搞“填空题”似的八股文章,是财务分析之大忌。
财务分析本来就专业性强,形式上的呆板、内容上的千篇一律,其可读性必然弱化,久而久之财务分析势必变成可有可无的东西。要焕发财务分析的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其为领导决策当好参谋的职能,我们对财务分析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要来一番刻意求新、求实。从标题上就不能只拘泥于“×××单位××季(月)财务分析”这单一的格式,可灵活的采用一些浓缩对偶句对当期财务状况进行概括作为主标题,也可引用一些贴切的古诗来表述,使主题精练,一目了然。在表述手法上,可采用条文式叙述,也可穿插表格说明;可三段式(概况、分析、建议),也可边分析、边建议、边整改;分析既可纵向对比,也可横向比较。总之财务分析不应拘泥于一个模式搞“万马齐喑”。
三忌只是数字的堆砌罗列,没有活情况说明。
要分析指标变化,难免没有数字的对比,但若仅停留于罗列指标的增减变化,局限于会计报表的数字对比,就数字论数字,摆不出具体情况,谈不清影响差异的原因,这样的财务分析只能是财务指标变动说明书或者说是财务指标检查表的翻版。这种空洞无物,枯燥死板的“分析”肯定不会受欢迎。
只有把“死数据”与“活情况”充分结合,做到指标增减有“数据”,说明分析有“情况”,彼此相互印证、补充,财务分析才有说服力、可信度,逻辑性才强,可操作性才大。
四忌浅尝辄止,停留于表面现象。
我们知道,往往表面良好的指标后面隐藏着个别严重的缺点、漏洞和隐患,或若干难能可贵的某些优点被某些缺点所冲淡。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又不要就事论事;而要善于深入调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发展变化偶然中的必然,抱着客观的姿态,克服“先入为主”的思想,通过占有大量的详细资料反复推敲、印证,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分析,才会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客观、公正的评价。如,仅指标的对比口径上,就要深入调查核实,换算其计价、标准、时间、构成、内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指标之间的对比,只能扭屈事物的本来面目,令人误入歧途。
五忌报喜不报忧。
真实、准确、客观是财务分析的生命。要诊断、观察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维护企业机体健康运行,就应敢于揭短,敢于曝光,才不会贻误“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所以财务分析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揭露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既要探寻影响当期财务情况变化的客观因素,更要侧重找出影响当期财务情况变化的主观原因。实事求是,客观全面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的扬长避短,兴利除弊,努力为企业的挖潜睹漏,开源节流服好务。
六忌上报不及时。
财务分析是企业领导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同时也是企业财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最有效途径,其指导性的价值就在于其时效性。企业经济信息瞬息万变,时过境迁的财务分析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的作用将大打折扣。财务分析的上报应与会计报表上报同步,并形成制度化。
七忌专业味太浓。
财务分析主要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为领导当参谋,让群众明家底的手段。所以财务分析应尽量淡化专业味,少用专业术语,多用大众词汇,力戒矫揉造作、莫测高深;做到直接了当、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一、 企业财务分析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为分析而分析,与财务分析需求脱节
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缺乏与分析报告需求者的充分沟通,没有真正领会分析的真正用途,拿到财务数据就急于进行分析。这样的财务分析,仅仅为分析而分析,分析报告的类型、分析范围和分析重点的选择基本靠主观臆断,与分析的需求基本脱节,分析报告的使用者也难以从中获得真正有用的信息。
误区二:就财务论财务,与企业经营管理脱离
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进行财务分析时,往往难以跳出财务固有的思维惯性,拿着一堆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对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重要业务情况等缺乏了解,从而使财务分析仅仅停留在财务领域,不能真正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具体财务问题和财务数据。
误区三:就报表论报表,表外事项关注度不高
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者仅仅停留在财务报表层次,主要就3张会计报表展开分析,而置企业经营环境、土地价值、对外担保情况、或有事项等重要表外事项的分析于不顾。这样的财务分析,由于分析基础受限,容易忽视那些报表华丽的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也难以挖掘那些业绩难看的企业的潜在价值,得出的分析结论也常常给人以误导。
误区四:就数据论数据,真正的归纳、提炼少
部分财务分析的数据描述篇幅很多,数据分析的力度很小,或者缺乏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因果分析,或者未把各项财务数据和财务指标串联起来分析,或者没有把观点归纳和提炼出来,从而不能挖掘财务数据背后的经济实质、形成恰当的分析结论。
这样的财务分析,没有经济语言支撑,只能算是一种简单的统计。
误区五:综合分析过于“综合”,掩藏了企业真相
部分财务分析特别是综合性财务分析,仅仅围绕综合数据展开,没有按照不同的业务板块或企业级次层层展开分析,容易隐藏企业的真实情况。对多元化发展模式下的企业集团财务分析尤其如此,不同的业务或企业,或好或坏,或增或减,如果只看整体、不看结构,就过于笼统,得到的结论往往趋于“中性”、“平淡”,看不出企业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容易掩盖一些非正常的状况。
误区六:对历史数据分析多,对未来展望少
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通过积累的历史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的过去和现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洞察未来、预测企业今后的发展态势。但是,很多财务分析恰恰忽略了这一点,对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分析较多,对未来的预测和展望很少,从而大大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导航器”作用。
二、 季度财务分析整体框架
2. 新订单分析。本季度新订单(合同量),分标准产品和大的项目产品,与上一季度相比(或上年同期)有哪些主要变化,这些变化具体在哪个业务单元,区域或行业,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是不签订了会导致亏损的订单? 3. 收入分析。收入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价格改变还是销售数量变化?同样需要分业务单元和销售区域分析,同时提示是否有特殊的大项目收入或其他非常项目(一次性)收入。 4. 销售成本和毛利分析。如果毛利变化了,为什么?是因为控制性成本超支,还是技术变化导致材料成本上升,或者是因为特殊的一次性的调帐事项导致(比如计提保修费,存货损失等)。 5. 净利润分析。净利润变化的驱动因素是什么,是收入变化还是成本结构变化,哪个业务单元或区域造成的?是一次性的影响还是持续性的影响,提高净利润的机会和风险是什么。 6. 营运资本分析。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净营运资本和营运现金流量的变化?关于应收帐款和存货有哪些非常事项?应收帐款回收天数(DSO),应付帐款付款天数(DPO),存货周转天数(DIH)情况。 7. 运营分析。产能利用率和成本库存情况,产品本地化进程,本地化采购进展情况。 8.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大的建设项目进展以及投资超支或节余情况。 9. 产品质量情况。准时交货率,生产周期(从投产到产成的时间,用以衡量生产效率),劣质产品成本情况。 10. 竞争对手的发展状况(新产品,新服务,价格策略,新技术,新市场策略)。 11. 下一季度以及全年的业务展望,主要是收入和盈利情况。 其他:销售财务分析要点: 对公司本量利、财务比率、信用成本分析三个方面对销售财务进行分析 三、
我总结了财务分析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为一名有点财务背景的人,我了解财务人员曾经或正在经受的痛苦,要不就是对如此多的财务分析指标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痛苦不堪,要不就是有几个记忆力好的全部搞定,却发现自己被淹没在财务指标的汪洋大海里,找不到整体结构和方向。同样,作为一名经常同业务人员对话的人,我也非常了解业务人员的痛苦和恼怒,面对财务人员不晓得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搞出来的一大堆指标,还配上一大堆文字,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基本上就一个感觉,“昏”就一个字!基本上有“五大不知”,就是,不知为什么会有这些指标,不知这些指标之间是什么关系,不知这些指标代表什么意思,不知这些指标如何计算,不知为什么这样计算。于是,今天我选择了这样一个主题,或者想以这样一个主题做为切入点,以一点愚公的精神,或者以一点唐吉坷德的精神,希望搭起一个财务和业务共同的平台,用一种大家都听得懂的话,说一些大家都听得懂的道理,讲一些大家都想听的故事。 四、
首先搞清楚听众对象,分析汇报给谁,董监高,还是部门老大,还是基层; 其次 构建分析模型的三个维度即 分析的对象维:筹资活动,经营活动及投资活动,在内容维上,分别是时间,质量,成本,收益和风险 分析的内容维:基于时间、质量、成本三个维度分析评价 分析的层次维:由模式层及操作层,即分析的指标要有一定的层次,对不同活动层要以不同的指标与之对应 这三个维度形成一个立方体模型,大家可以自己画一个图。通过这三个维度,对不同对象的不同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分析,以得出相关结论,进行相关决策。这个模型比较通用,同时也比较抽象的,但反映了分析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做企业分析的一个原始框架,其他有关企业的分析,可以参考这个模型进行变更,以适应具体的情况。 五、
|
|
七、 分步骤用Excel进行财务分析
目前,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多数都是利用手工计算财务指标,其计算工作量较大。另外,企业都是按照上级要求计算财务指标,企业很少自行设计,因而很难更全面更系统地进行财务分析,难以充分发挥本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种情况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其会计软件中可能有一些财务分析指标。但这些指标如果不能增加或修改,往往就难以充分满足各种企业的不同需要。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主张利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分析,其优点是分析方法不限,分析指标不限,分析内容不限。利用Excel进行分析,大致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一、设计报表格式。要以现行财务报表为基础,然后在项目上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如增加变动成本、贡献毛益、固定成本、税息前利润、速动资产、长期资产等。需要注意:如果采用自动填列财务数据的方法,调整的项目必须列于会计软件或Excel模板提供的报表之下,以免自动填列财务数据时对不上行次。
二、针对主栏,增设必要栏目。包括本期数栏、上期数或计划数栏、行业平均数栏、比较栏,比较栏可分绝对数与相对数,即差额和百分比。当然,为了清晰起见,栏目也不要设置过多,可以将不同的比较内容置于同一工作簿的不同工作表中。
三、针对主栏,确定分析指标。一要注意指标的内容,可以根据企业具体需要确定。如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体系、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破产测试比率体系,另外可以考虑增加利息保证倍数、现金比率、固定比率、固定长期适合率等等指标。二要注意指标的位置,必须在给定的报表格式之下。在确定分析指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要根据各种分析目的确定指标。(2)分析指标也有一个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如美国邓氏公司的14种比率,美国《报表研究》年刊中登载的11种比率,再如国际著名评估机构的评估指标,都可纳入其中。(3)不仅要考虑目前需要,而且要考虑未来需要。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在财务指标上必须有较大的创新。(4)为了避免未来损失,应该尽可能将可能需要的指标纳入其中,另一方面,指标不能太多太滥,以免喧宾夺主。
四、录入计算公式。要迅速、及时地计算财务指标,就要事先将每个计算公式录入到某一个单元格中。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公式的位置,必须与要计算的指标在同一行;二是公式的写法,如果引用其他单元格的资料要用该单元格的地址来表示,至于用绝对单元格还是用相对单元格则视需要而定。一般说来用相对单元格即可。
五、填列财务数据。填列报表数据有两种方法:一是手工录入,二是自动生成。其中自动生成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利用电算会计报表,其基本作法是首先调出电算会计报表文件。然后另存为.Excel文件,接着保存、关闭,最后再用Excel调出所另存的文件即可。H是利用数据库,其基本作法是首先在Excel下调出数据库文件,然后输入分析内容,最后另存。具体过程为:Excel——打开文件——文件名(.dbf后缀)——输入指标和公式——另存——文件名——保存。
需要说明,在Excel程序中,一般装有工业、商业、旅游业、运输业、金融业等几个行业财务报表模板,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如果手工输入,应该先打开某报表模板,然后录入原始数据,生成报表后,再复制到分析文件中。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无需计算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净值、资产总值、负债总额等合计栏,由系统自动生成。但是由于财务状况变动表已被现金流量表所取代,故现金流量表需自行编制或自制模板。如果是施工、房地产、股份制、外商投资等企业,由于系统未提供各种报表模板,企业也应自制。
六、生成分析结果。当完成了上述步骤后,各分析指标的结果就自动生成了。如果为了直观,还可以将结构分析、趋势分析的结果在图表中反映出来。
七、采取保护措施。为了防止已输入单元格中的公式被误删、误改,或人为篡改,为了防止报表数据的泄密和修改,同时为了工作表下次继续使用,可以将分析表的格式即各项目单元格和带有公式的单元格设定密码保护。如果不拟显示公式,还可将公式予以隐藏。其作法是:首先,将某些单元格(主栏项目和宾栏项目之外而又不带有公式的单元格)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即:选定——格式——单元格——保护——对上述单元格选定为不“锁定”;然后,再对拟保护的带有公式的单元格设定为锁定、隐藏,方法同上;最后,再对工作表进行保护,即:工具——保护——保护工作表——选项——选择对话框的“内容”等项——输入密码——确定——再输入——密码——确定。这样就实现了保护。当下次再打开时,必须输入密码。当然,对整个分析文件还可设定打开口令和修改权口令保护。
最后,需要注意,如果原来设计的栏次、指标不敷应用,则也可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增加主栏或增加宾栏,追加分析项目。但设定保护后,必须撤销对工作表的保护,修改后还要对文件重新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