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公开发表与“413”健康保险理论 与方法相关的部分医改文章目录
(1998年6月-2017年12月)
据初略统计,作者二十年来共撰写与“413”健康保险理论与方法相关的医改文章近三百篇,这些文章大部分已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公开发表,其中有少量文章是与其他作者共同完成的。有些文章已被不少被新媒体全文转载,也有一些文章的主要观点经媒体报道后,被众多媒体(包括报纸和网站甚至电视台)转载和转播。以下是作者在1998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用真名或笔者发表的分部文章目录。 |
||
序号 |
文章名称 |
刊登时间与媒体 |
1 |
我国医改模式研究 |
1998年第6期《中国社会保险》杂志 |
2 |
医保----哪一种模式更保险 |
|
3 |
“413”:一种值得推广的医保模式 |
|
4 |
推进医疗保险改革 |
|
5 |
用“四一三”模式控制医疗费用 |
|
6 |
刹住“五非”是关键 |
|
7 |
谈谈我的“四一三”双控法 |
|
8 |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
|
9 |
九江医保基金从六年赤字转向节余 |
|
10 |
我国主要医疗保险模式利弊比较研究 |
2002年7月中国改革报(连载) |
11 |
如何跳出医保怪圈 促进医保工作良性循环 |
|
12 |
科技部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四一三"医疗保险模式可行性研究报告 |
|
13 |
我国困难企业参保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
2003年第1期《中国卫生资源》杂志 |
14 |
控制药价虚高与“四一三”医疗保险模式——药价虚高控制难的原因与对策 |
2003年8月6日新华社 |
15 |
创建中国“四一三”健康保障理论创新体系 |
|
16 |
社区卫生服务与“四一三”医保模式——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
2004年第4期《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
17 |
关于如何搞好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思路 |
|
18 |
“四一三”医保模式从理论到实践比国家现行医保模式有更多的优点——请国家不防一试 |
|
19 |
关于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总体思路 |
2005年8月18-22日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国财经报等全国数十家知名媒体全文转载 |
20 |
医院“点菜”自己“埋单”如何 |
|
21 |
“四一三”模式问策平价医院 |
2006年第4期《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
22 |
改变看病贵、看病难的健康保险模式 |
|
23 |
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
|
24 |
创建中国医改模式的基本思路(即“四一三”医改方案) |
|
25 |
关于调整政府对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投资思路与方式的研究 |
|
26 |
中国三大医改方案的利与弊 |
2007年2月新华社《经济参考报》 |
27 |
中国三大医改观点的博弈——中国医改究竟应由谁来主导 |
|
28 |
如何才能制定好中国医改新方案 |
2007年4月下旬在《亚洲转轨国家经济政策对话》国际论坛上演讲 |
29 |
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三大基本理论——挑选中国医改方案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
2007年第11期《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
30 |
中国医改成功的关键是建立科学医患关系并有效地整合三种卫生资源——从英国移民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
2008年第2期《国外医疗.卫生经济》杂志 |
31 |
让民间的医改研究成果在中国医改方案中发挥关键作用 |
|
32 |
用创新理念和思路向全国“两会”建言中国医改 |
20 |
33 |
中国医院集团的出路在哪?(报上的标题是:大庆医院的“三合一”之路) |
|
34 |
中国四种主要医改思路的利与弊——国人对未来医改方案的期待 |
2008年第27期《财政研究简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用专送中央高层领导的内部刊物,下同) |
35 |
“3+1”的医改思路值得重视 |
|
36 |
市场机制下的“一家亲”——大庆医改模式点评 |
2008 年第19期《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
37 |
对医改思路选优的四点建议—— 一个“三合一”的医改方案 |
2008年第96期经济日报《经济内参》(仅向中央领导报送,并增发有关省部级主要领导) |
38 |
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医疗市场竞争机制, |
|
39 |
一种能让群众更实惠的医改思路 |
2009第1期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改革》(仅供司局级以上领导阅读) |
40 |
鲶鱼效应对公立医院改革的启示 |
2009年第4期《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杂志 |
41 |
“四一三”健康保险管理模式的应用回顾与展望 |
2010年第1期《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杂志 |
42 |
我国医保基金大量结余与流失并存的原因分析 |
2010年第2期《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杂志 |
43 |
地方医改方案大盘点(与顾昕、余晖、王龑共同完成) |
2010年8月第15期《中国医院院长》杂志 |
44 |
关于在全国创建一批“四一三”平价医院的设想 |
2006年第4期《中国卫生经济》杂志 |
45 |
不要忽略按人头付费的医保方式 |
|
46 |
落实国家新医改方案应先在“3+1+N”上下功夫——中国新医改的亮点、难点与切入点 |
2010年1月第2期《财政研究简报》 |
47 |
着力解决医保运行投资机制和办医体制——浅议我国新医改实施的切入点 |
|
48 |
控制药价虚高:由“点菜”者“埋单” |
|
49 |
公立医院改革可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经验 |
|
50 |
行政干预不宜过度——对我国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探讨 |
|
51 |
公立医院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同与不同——对公立医院改革能否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 |
2011年2月第3期《科研内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专送财政部领导参阅的内刊,下同) |
52 |
尝试建立“四合一”医院集团 |
|
53 |
探索中国全民健保的新思路——论“1+N”健保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012年1月第3期《财政研究简报》 |
54 |
“医药分开”和药品“零差价”依然无法让患者看病不贵——对“以药养医”的几点认识(与李辉合写) |
2012年3月第9期《科研内报》 |
55 |
破除“以药养医”不能忽视“按人头付费”(与李辉合写) |
|
56 |
“总额预付”须防灯下黑(与牛力、李辉合写) |
|
57 |
医保“总额预付”已没有推广价值——从上海、保定市医院推诿职工病人说起(与牛力、李辉合写) |
2012年5月第38期《财政研究简报》 |
58 |
医保付费方式科学,患者看病才能不贵 |
|
59 |
试水成效看长远 |
|
60 |
|
|
61 |
|
|
62 |
|
|
63 |
做好“三防”是推行大病保险的关键 |
|
64 |
|
|
65 |
2012年第10期《中国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
|
66 |
落实双向转诊需要体制机制创新(与甘筱青共同发表) |
|
67 |
|
|
68 |
|
|
69 |
|
|
70 |
|
|
71 |
|
|
72 |
|
|
73 |
|
|
74 |
管办分开是“两医”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用笔名友康发表) |
2013年5月第27期《财政研究简报》 |
75 |
管办分开:破除“父子”关系 促进公平竞争 |
|
76 |
|
|
77 |
|
|
78 |
医联体建设须作为系统工程推进 合力、动力、压力、活力、财力缺一不可 |
|
79 |
|
|
80 |
“1+N”能让大病保险“不差钱” |
2013年第8期《中国卫生》杂志 |
81 |
|
|
82 |
|
|
83 |
|
|
84 |
应预防“全军覆没”再次发生 |
2013年第10期《中国卫生》杂志 |
85 |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医院管理专业化 |
2013年第10期《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
87 |
|
|
88 |
|
|
89 |
|
|
90 |
|
|
91 |
|
|
92 |
用市场配置资源建“四合一”医联体(与李辉合写) |
2014年第5期《中国卫生人才》杂志 |
93 |
|
|
94 |
让大家不再为医改而“纠结” |
2014年第6期《中国卫生》杂志 |
95 |
2014年6月第40期《财政研究简报》 |
|
96 |
用市场方式建“四合一”医联体(此文与李辉合写) |
2014年第7期《中国卫生》杂志 |
97 |
网购处方药 分情况区别推开 |
2014年第9期《中国卫生》杂志 |
98 |
|
|
99 |
|
|
100 |
|
|
101 |
用市场配置资源建好医联体 |
2014年第21期《中国财政》杂志 |
102 |
|
|
103 |
|
|
104 |
|
|
105 |
慎行药品“个人网购” 力推“单位团购” |
2014年第24期《中国财政》杂志 |
106 |
|
|
107 |
|
|
108 |
三明医改应避免昙花一现 |
2015年第3期《中国卫生》杂志 |
109 |
推行县域“四合一”医联体 解决农民看病难——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之我见(笔名:友康) |
2015年第4期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 |
110 |
|
|
111 |
移动医疗:医保不接轨难成大器 |
2015年第6期《中国卫生》杂志 |
112 |
|
|
113 |
|
|
114 |
|
|
115 |
|
|
116 |
|
|
117 |
|
|
118 |
|
|
119 |
骗保乱象是制度出了问题 |
2015年第10期《中国卫生》杂志 |
120 |
|
|
121 |
|
|
122 |
|
|
123 |
|
|
124 |
|
|
125 |
|
|
126 |
|
|
127 |
|
|
128 |
|
|
129 |
|
|
130 |
|
|
131 |
医保“创新经办管理”势在必行 |
2016年第4期全国政协办公厅《中国经济社会论坛》杂志 |
132 |
我国医保如何“创新经办管理” |
2016年第12期《中国财政》杂志 |
133 |
|
|
134 |
|
|
135 |
|
|
136 |
|
|
137 |
“一龙治水”后还要怎么做(此文与吴次虎合写) |
2016年第12期《中国卫生》杂志 |
138 |
|
|
139 |
|
|
140 |
|
|
141 |
|
|
142 |
|
|
143 |
多元医保支付 改革要因地制宜 |
2017年第10期《中国卫生》杂志 |
144 |
|
|
1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