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和百姓福祉紧密相关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李华新
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6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制度性安排。编制和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保障人民健康的重大举措,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这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27日)
会议指出,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成就显著,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疾病谱、生态环境、生活方式不断变化等带来的新挑战,需要统筹解决关系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
一个发展中大国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值得人们花大气力来进行打造的。健康不仅是一个建设精神文明的选项,而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是否具有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这是一个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尤其是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之后,如何来达到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依旧是在用陈旧的健康意识和理念过着不健康的生活,这并非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而是直接涉及到亿万人民福祉能否得以实现的问题。
因此从健康的理念出发,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这是今后需要实现的一个全新的健康理念。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减少疾病发生。要调整优化健康服务体系,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要坚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坚持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参与,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实际和迫切,这是一国之要,健康和经济生活和百姓福祉紧密相连。而一个新的概念就是需要加强健康人力资源的建设,这是一个以往不同的提法,而与此同时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健康法治建设,扩大健康国际交流合作。这既是国家层面的设计和发展方向。对于百姓而言,则是需要通过在新的健康理念的倡导下,积极投身与绿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之中。
一个拥有绿色文明国度的百姓,也必将拥有健康的文明生活方式。这才是实现中国梦接地气的人民的期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个全体国民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健康基础。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