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民去世留下的外交争论与思考(2)——何其行


 

吴建民去世留下的外交争论与思考(2)——何其行

 

【编者按】除了上期所载今年3月30日吴建民大使在外交学院以“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为主题的演讲引起争议之外,早在2014年7月20日在《凤凰卫视》的“寰宇大战略”节目中,吴建民大使与罗援将军的一场“激辩”更是掀起网上风波达两年之久的一次不同观点的直接碰撞,被称为“中国最大的鸽派和最大的鹰派的辩论”。这场“激辩”过后,不能苟同甚至斥责吴建民大使的声音在网上此起彼伏,至今不绝于耳;而赞同甚至为吴建民大使观点喝彩的也有,但寥寥无几。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是否真理在少数人手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一期就将这场“激辩”的大致内容以及网上有代表性的两种不同的反应刊载于下,相信读者会做出理性的判断。     

一、“激辩”内容的记录文本

    有关这次“激辩”的记录网上有几个版本,我们不妨看一看《南方周末》刊载的版本:

 《南方周末》资料图:罗援(左)与吴建民(右)在凤凰卫视寰宇大战略节目现场辩论。中间为主持人邱震海。

《南方周末》编者按:国力在壮大,中国也面临着大国双边关系冲突频发,美国六成的海外空军力量部署亚太,日本右翼势力走强,解禁集体自卫权令地区安全变数重重,东海、南海等区域遭到各方挑战。如何避免陷入被动?中国对外战略步伐也在悄然转变,在主权与领土争端上正采取更强硬的策略,与国家外交形成合力,是否正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中国对外战略应如何调整?对未来世界潮流与趋势如何研判,中国能否实现软实力与价值观对外输出?本文节选自凤凰卫视中文台《寰宇大战略》最近两期节目文字稿,篇幅所限,部分内容未能刊出。文中内容不代表南方周末观点。供读者参考。
西方在一致遏制中国吗?
邱震海:中国不断发展,很多冲突也在不断产生。为什么越发展,好像我们跟外部的冲突反而越上升?这是必然趋势还是我们主观认知、研判出了问题?我们请来了吴建民先生和罗援将军。民间有人把二位标签成中国最大的鸽派和最大的鹰派。
吴建民(中国外交学院前院长、前驻法大使):鸽派和鹰派这种说法都标签化。
罗援(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这是美国人给我贴的一个标签,但我要加一个定语。
邱震海:理性的鹰派。
罗援:他也是理性的鸽派。我跟吴大使有很多接触。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邱震海:鸽派、鹰派,是从两个角度对国家利益切入,一个国家需要两种不同的声音。最近几年,摩擦与对抗不断,美国重返亚太,日本右翼势力抬头,解禁自卫权等,媒体人粗浅认为,可能这是战略利益与价值观冲突,吴大使认同吗?
吴建民:你刚才的描述,有事实根据,也有夸张。我这个年纪的人,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各个时期,中国的战略处境目前是非常糟糕还是相对比较好?我跟你有分歧。
我们开始的安全处境非常糟糕,朝鲜战争打到家门口了,派志愿军去,后来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中国在亚太国家的关系才展开,1962年跟印度打了一仗,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跟苏联人冷战,十年。当时是两极世界。
你把安全处境讲得非常严峻,好像战争一触即发。应当记住小平同志讲的话,不要天下看成一团漆黑,好像不得了了,其实世界上矛盾多得很,我们可以利用的因素多得很,处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
罗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西方国家要遏制中国的崛起。
吴建民:西方有没有人想遏制中国?当然有,从意识形态出发。但说这是整个西方的一致政策,我不赞成。
邱震海:美国和日本不断对中国指责,阵营似乎正在清晰,中国和西方现在的关系到底怎么样?是不是已处于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国和西方充满战略不信任,有代理人的冲突,如在东海通过日本,在南海通过越南和菲律宾,香港问题也是一个载体,这个观察二位是否同意?
吴建民:代理人冲突是一种使人产生误判的看法。冷战时期,美苏两家对峙,通过一些代理人对抗。说现在是中美两家在激烈对抗,这是大的判断,如果失误,就出问题了。我们的代理人是谁?根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罗援:美国通过代理人跟我们对抗。
吴建民:说代理人冲突,就引到美苏冷战时期。现在美国跟他的亚洲盟国之间有共同利益,但如果把它上升到代理人冲突,把当年的美苏关系等同于今天中美关系,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判。把西方看成铁板一块,不符合我们党一贯的思想。
要在分析基础上建立我们的政策。美国有没有人想遏制中国?当然有,有没有人不喜欢中国社会?当然有。但这个世界是复杂的。
1971年去美国时,中美贸易额500万美元,2013年中美货物贸易额5821亿美元,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共同利益推动。今天中美之间有没有摩擦?当然有,但对大局要有判断。不仅习近平主席讲,从小平同志开始就这么讲,中美之间共同利益大于分歧。我在美国待了十年,有好几个美国,不是铁板一块。美国、欧洲、日本完全是一样?一棍子打死,是一种愚蠢的说法。
罗援:现在是美国重返亚太,要派六艘航空母舰、60%的水面舰艇、60%海外作战飞机到亚太地区。我们希望美国给个解释,说美国不是在遏制中国,我们愿意相信这句话,但要听其言观其行,你派这么多军队移向亚太,针对谁?光一个朝鲜半岛问题?
吴建民:我觉得有一定片面性,美国这几年军力到底变化多少?原来太平洋舰队就是最大的舰队,大部分都在那。美国讲重返亚太,不对,他从来就没有离开亚太。
罗援:我不太同意。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马上要出版一个2013年美国军力评估报告,详细指出了美国有多少舰艇、飞机到亚太地区。
吴建民: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国际关系的重心正在向亚太转移,这过程没有完成,当然要重视,就看如何应对。各国军队都准备打仗,这是一个方面,要把军方言论认为整个是美国立场,和平崛起还有吗?处理好中美关系非常关键,如果觉得整个针对我的,只有对抗,这是对形势的误判,如果这样,我们为什么跟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而且达成了共识。
 
合作与冲突,未来谁将占主导30年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你说质变了,好像天就黑了,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罗援:倒不能说是新常态,但中美之间是有一个常态,吴大使经常引用小平同志一些话,小平同志还曾说过,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
吴建民:这不是邓小平讲的。你可以查,邓小平没讲过这个话。
罗援:但小平说过斗而不破。
吴建民:邓小平讲过四句话: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这是1989年中美关系处于低谷时这样讲的。
邱震海:25年过去了,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流,但恕我直言,吴大使,您是不是过于看淡了中国目前的冲突环境,过多看重了合作?罗将军,您是不是过高估计了冲突的部分?如果看淡了,也许会犯麻痹症,如果看重了,也许会犯焦虑症。未来走向何方,取决于研判。中国目前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吴建民: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罗将军他们非常重视战争,中国过去饱受战争的祸害,我对战争非常警惕。
邱震海:如吴大使所说,合作大于冲突,但在合作大框架里,冲突部分处于什么地位?
吴建民:冲突各方没有要准备武力解决。国际舆论也是说,不要擦枪走火。不要忘记中日有一个和平友好条约,双方要用和平、外交手段解决相互之间一切分歧,条约是邓小平主持下签订的,仍然起作用。
日本现在对集体自卫权松绑,中国人看得很重,但日本人宣布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作废了吗?
罗援:但实质上他拥有了交战权,原来是和平发展,现在想武力崛起。
吴建民:中日两家承诺,双方的一切分歧通过和平手段外交手段来解决,这条他否认了吗?
罗援:可日本什么时候遵守承诺了?日本的战争,都是不宣而战。
吴建民:要分清楚战前的日本跟战后的日本不一样,战前是天皇体制,定下来后全国启动,不像战后。
罗援:战后安排的一个最大失误,就是对其天皇体制没有彻底清算。
吴建民:一、中日之间共同利益还是主要的,这是大判断。二、日本现在右翼的情况要高度重视,罗将军讲的忧患意识我非常赞成,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但不能妨碍实事求是。军国主义时期,其军事预算占预算的80%,起码三分之一,现在不到1%。我们要看到危险,但不能把它夸大。
罗援:日本没有能力,也没有意图跟中国打一次全面战争,现在中国是拥有战略核威慑能力的大国。但局部冲突……
吴建民:美国人也不希望他打。
罗援:美国也不敢跟中国打一次全面战争。
吴建民:不是敢不敢的问题,世界变了。
罗援:敢不敢也是一个原因,是一种战略平衡的问题,不管是高线平衡,恐怖平衡。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2013年我们跟世界的贸易4.15万亿美元,外交部统计过,从1949年到1978年快30年,中国出国的人数加在一起多少?28万,每年不到1万人,2013年,快一亿人走出国门。被围堵,这交流局面还会出现吗?
习近平主席讲的,中国同世界的利益水乳交融,连成一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分歧,有矛盾,但这不是全局。
怎么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1950年代就设了防空识别区,不叫打破现状吗?现在在九段线之内,别的国家打了八百多口钻井,在有争议地区,怎么没人说他打破现状?

 

吴建民:我们过去的力量够不着,现在力量够得着了,当然要行使主权,这毋庸置疑。另外,分歧要放在两国关系的全局来看,这样就冷静了。
领土问题,对小平同志的思想要深入理解。他在19841022日中顾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讲到南海诸岛问题,也讲到钓鱼岛的问题。小平同志不懂得战争的作用?他比谁都懂,但他提出的办法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是化解的思路。
邱震海:把和平发展称为道,必要的斗争是不是一种术?斗争是为了服从于和平发展,就像很多朋友说的,以战促和。
吴建民:小心,不要轻易言战,这非常重要。
罗援:善战不言战。
吴建民:以战促和,好像要发动一场战争,我相信绝不是这样的。
罗援:刚才大使讲的很重要,现在我们要保一个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确实非常难得,几百年难得的这么一次,不要轻易打断。以前在世界排名第五、六名,几年时间,现在排名世界第二,这就是战略机遇期带来的和平红利。但这个战略机遇期,只能去争取去维护而不能守成,完全守战略机遇期,最后是守而不成。
我们的国家利益分成核心战略利益,第一个就是国体、政体不容颠覆,第二主权领土完整主权不容侵犯,第三就是可持续的发展力不容中断。维护核心战略,必须要有一个底线,有刚性,不能突破。比如我们不拿领土去换和平。
吴建民: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共同利益在发展,这是一个大前提。领土主权问题无非就两种办法解决,打和谈,我们赞成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和平解决争端的游戏规则,是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中国也是一直坚持。
罗援:有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就像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战略上是采取守势,防御态势,但战役战术上,有时会采取一些行动。战略和战役有区别,全局和局部有区别。整体上要保持整个战略机遇期,非常重要,非常难得,但在必要时,该出手时要出手,出手有多种可能。
吴建民:该出手时是什么,打仗吗?
罗援:不一定是打仗,现在还有很多非战争军事行动。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伐兵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但也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手段,在此之前,应该用智慧谋略包括外交来解决这些问题。
吴建民:今天谁敢打中国,首先这个前提你就没有看清楚。今天战争能解决问题吗?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解决了什么问题?中国现在领土争端问题,通过战争能解决吗?
罗援:他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最后被列强所欺负。
吴建民:以为打就能解决了,这根本是错误的。战争能解决问题?
罗援:反侵略战争能解决问题。
吴建民:现在有谁打中国?
罗援: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对中国形成遏制。
吴建民:遏制跟打是两回事。
罗援:没有打的准备,他肯定要欺负你。中国近代以来,我们受侵略、受欺负就是由于没有强大的国防。
邱震海:两位唇枪舌剑,但其实都是为了完成同一个国家利益。吴大使说战争解决不了问题,当您把这个底线亮给所有你的朋友,你的对手时,会不会把底泄露了?
吴建民:不对。维护和平发展的势头,这是最大底线。
邱震海:但您的思维中,战争基本不是一个选项。
吴建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在我们有强大的国防,也有核武器,在可预见的将来,看不到哪个国家有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可能性。就是现在中日之间有争端,但日本像甲午海战对中国发动战争,不可能。
邱震海:小规模的军事冲突,可能是一场小的战役,但能扭转乾坤,打出一片战略局面,就像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那样。
吴建民:不要把不同情况混淆在一起。领土争端现在打能解决吗?
邱震海:罗将军,当你说我们要善战方能言和时,是不是不小心就会把本来是术的冲突变成道的冲突,影响了中国整体的和平发展战略?
罗援:一战后,欧洲弥漫着一种泛和平主义思潮,或者绥靖主义思潮,最后导致了二战的爆发。言战并不就是要打仗,要做好战的准备。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邱震海:他刚才说绥靖主义、和平麻痹等等,在您身上有没有存在?
吴建民:我认为他把时代搞错了,认为19142014年很相似。但时代变化了,在过去的战争与革命时代,打完仗后,割地赔款。打完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敢割地敢赔款吗?
罗援:美国1999年轰炸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把我们的飞机撞下来。美国的飞机抵到我们的家门口抵近侦察,是一个友好表现还是一个敌对表现?小平同志在1979年还对越反击作战,1988年打了赤瓜礁之战,1974年打西沙海战。
吴建民:现在世界大战打不起来,这是一个关键,局部战争在进行。
罗援:打不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核力量,形成了一种战略上的平衡,如果战略失衡,这种危险性仍然存在。
吴建民:什么叫平衡?中国的武器跟美国的武器一样就平衡了吗?
罗援:在核武器的问题上就是这样,你能灭我十次,我灭你一次,一样。
邱震海:我们当然都是为了国家,为了和平发展。我问大使,您是主张中国军力不断发展,还是主张发展到一个度,然后慢慢维持适度的往上增长?
吴建民:度在什么地方?军事发展不是跟美国搞军备竞赛,苏联搞军备竞赛搞垮了,中国绝不能重蹈这个覆辙。跟美国一样叫平衡吗?那会把中国引向军备竞赛,是一条死路。
罗援:战略上的平衡不是数量上的平衡。你有核武器,我有核武器,你是一个大指头,我一个小拇指,这也是战略平衡。我们不和美国搞军备竞赛,我们的战略、战略起点、战略投入不一样。我们可以搞不对称的发展,但必须做好准备。
吴建民:在和平与发展为主的时代,谁举起战争的旗帜谁倒大霉,美国就是这样,中国绝不能重蹈覆辙。
罗援:但是放弃反战争的旗帜,谁更倒大霉。我们举和平的旗帜,举反侵略战争的旗帜。
吴建民:谁对中国要发动侵略战争?
罗援:没有吗?我们不愿和美国打仗,但基辛格讲了个非常精辟的话,如果美国真把中国当做敌人,中国就很可能是你的敌人。
邱震海:中国未来到底何去何从,2014年确实是一个十字路口,无论是国内的经济、社会问题、体制问题,还是对外战略问题。如何研判,如何出招,我们没有给您提供现成的答案,这就是公共讨论,最后的答案都在您的心中。
罗援:前提条件是主权归我。现在要凸显主权归我。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开“981石油钻井平台。我们提共同开发,别的国家不跟我共同开发,搞排华性共同开发,为什么不可以独立自主行使主权?
邱震海:过去中国讲合作,相当程度上忍让,近几年,主动出击似乎比较多?
吴建民:现在有力量了,要处理这些问题,理所当然,但这并不能改变基本战略,是什么?和平发展。讲过去忍让,现在要斗争,这个看法我不赞成,过去当然有斗争,1989年后,我们跟美国斗得多厉害。
罗援:这涉及如何看待小平同志提出的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的问题。这两个应放在一块,不能把韬光养晦作为外交战略。这个说法有几种版本,我听到刘华秋同志讲的一个版本,叫善于守拙,绝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一个完整的外交战略,应该把这两句话结合在一块,该韬光养晦,韬光养晦,该有所作为,有所作为。比如讲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不能把积极和防御两个词割裂开。
邱震海:这个度到底如何把握?
吴建民:是面临着很多挑战,但要坚信一条,潮流还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习近平主席就任总书记后,多次引用孙中山先生的四句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9·11”十周年前夕,美国记者到我的办公室采访,坐下来第一句话是,吴大使你们是“9·11”的最大受益者,过去十年你们发展得多好,我们就顾打仗了。我说,说中国是“9·11”最大受益者,不对。现在还有一门说法,认为乌克兰危机出现后中国又赢得了十年战略机遇期,也是错误的。好像人家倒霉了,中国就好了。人家好了,中国是不是倒霉了?应当看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潮流。
罗援:现在和平发展虽然是大框架,在现实中,还没有完成。美国几乎四年打一场大战,怎么说他是和平的?他在我们周边进行遏制。吴大使认为不是围堵,但我认为还是一种围堵的态势,我们必须要保持一种战略上的警惕。
怎么解决?习近平同志最近提出了一个新安全观,非常重要。不是对抗,是一个综合的安全、共同的安全、合作的安全、可持续的发展的安全。这和完全对抗安全观不一样,是要试图通过合作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
合作与善战:各自的分量21世纪上半叶,中国最大的利益是保持发展的势头,中国赢得这个发展势头很不容易,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经过一百多年的奋斗,才出现这样的势头,这个势头是最重要的。

二、关于“激辩”内容记录文本的一点争议

    2014年7月24日,《中华网》有一则帖子,标题为“罗援少将就辩论节目与吴建民被删除重要内容发表声明”,内容如下:

罗援少将微博

  经回忆我在《寰宇大战略》中被删节的部分(可能不是原话了,但是主要意思):

  一、关于形势判断: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建国以来最好时期,一种是历史上最复杂的时期。我倾向于第二种。当前,面临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比如恐怖袭击事件,以前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但现在就发生在我们的政治文化中心,还有就是西方国家对我们和平崛起的遏制,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有忧患意识。

  二、关于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小平同志在讲过“当前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之后,紧接着是一句,“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解决,和平的问题没有解决,发展的问题更加复杂”,也就是说,“和平与发展”是正在进行时,而不是现在完成时。否则,何以解释,当前世界战乱频仍,美国平均四年就打一仗?

  三、关于“韬光养晦”的提法。吴大使听到的是一个版本,但我听到的是另一个版本。当时外办主任刘华秋同志讲,小平同志讲的是四句话,“善于守拙,绝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不能只拿出一句“韬光养晦”作为外交战略,要说,也是两句话“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就像我们的军事战略,叫做“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你不能把“积极”和“防御”两个词割裂开一样。

  四、关于战争问题。我质问,马列主义的战争观是否已经过时?战争还有没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还有没有侵略战争和反侵略战争之分?我们反对一切侵略战争,但一定要举起反侵略战争的旗帜。和平崛起并不等于我们已经挂起了免战牌,什么问题都可以逆来顺受。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五、关于美国是否在围堵中国的问题。我列举美国国防部“海空一体战办公室”2013年5月发表的《军种协同,应对“反介入和区域拒止”的挑战》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拥有“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的就是中国。

  六、关于是否是“代理人对抗”的问题。我质问,为什么美国总统前脚离开菲律宾,菲律宾后脚就在南海抓人扣船?为什么美国总统前脚离开日本,日本后脚就给集体自卫权松绑?以上这些,可能挂一漏万,也可能不是原话,但这些意思都在里面。希望能公正播出。

三、支持吴建民大使观点的帖子或文章

  2014年7月24日,《天涯社区》的一则帖子:
旗帜鲜明的支持吴建民大使关于中美关系和中国外交的观点!
  大家去看看吴建民和罗源将军的辩论视频。
  我相信他们都是爱国的。
  大家都肤浅表面的认为吴卖国。
  你们到底有没有仔细看,用脑子想,仔细想他到底说了什么??
  毫无疑问中国还没有到强出头的时候?因为实力还没有到强出头的时候。
  你要强硬对抗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经济上要有足够的承受力,我们经济还在高速发展,还在长身体,经济对外依存严重,不借助外力我们根本不能很好的发展经济。没有经济基础什么都不要谈!
  2、足够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国军事连地区强国都勉强,面对超级大国还是小孩子。
  那么现阶段强硬对抗就是绝对不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会损坏我们的国家利益,哪里损害:
  1、经济遭遇困境。现在还看不到,但是有苗头,一旦发展战争,外资外国的技术撤出,老百姓的生活将遇到严重困难,将大大推迟甚至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要和我说中国不在乎这些。
  2、军事上根本打不过别人。面对超级大国美国及北约,毫无胜算!这个问题更不要争。
  那么面对美国的挑衅和周边的摩擦我们应该怎么做:
  1、用大脑,用智谋,靠忽悠,自己的心态要理性,想要耍个性玩脾气,现在根本没有这个实力。
  2、有些问题,能放的就放,能拖的再拖一拖,尽量忽悠住别人,玩合纵连横而不是四面树敌!
  3、再过个10-20年,那才是你发脾气的时候。
  吴建民大使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当然他说的比我好。
 
    来源于《天涯社区》2016-6-19网名“好人一生平安”的帖子:
吴建民外交经验和外交故事,将指导中国外交100年
 其传奇经历可说是中国外交六十年的权威见证。有人经常问我,你们外交太软了,现在我们有这个实力了,该发脾气要发脾气,该拍桌子要拍桌子。我说中国的崛起道路很长,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刚刚开始,邓留下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思想,至少还要管一百年。
  他写的文章《南海争端,中国克制是一种自信》:“外交谋略”、“大国心态”
  《外交案例》一书从外交大智慧、逆境外交、首脑外交、多边外交、使馆工作、危机处理等方面选取了19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其中绝大部分是作者亲历的外交事件,每个案例又分为背景、中方面临的选择、具体操作过程、启示四个方面,有不少篇幅涉及了中央的决策过程。基本勾勒出百年来中国外交的整体风格和国际形象,生动剖释了在中国外交的一些大事中,外交家在危机处理时的大智慧。
  吴建民在新书发布会上说,在长期的外交生涯中,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培养外交官的方式相当陈旧,基本上是“手工作坊式”。“因为在大学里没有学过外交案例,而到了外交部门工作,虽然有很多的总结报告,但也没有人给你讲授外交案例。所以,年轻的外交官只能依靠个人的悟性,从老外交官的言传身教中学习,成长缓慢。”《外交案例》是一本重要的中国外交案例教科书。从体例上看,该书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背景、中国外交面临的选择、具体操作过程、启示。前三部分尽可能把主要情况介绍清楚,“启示”部分大体上是吴建民的一些体会和看法。
  《吴建民访谈录》,该书辑录了20032007年百余家媒体对吴建民先生采访后写成的精彩报道六十篇。报道风格各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现了吴建民对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的看法。《吴建民访谈录》辑录了近年来百余家媒体采访吴建民的报道,包含了他对国际形势、世博会、奥运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看法和见解。
  吴建民外交经验和外交故事,将指导中国外交100年。

三、支持罗援将军观点而质疑吴建民大使的帖子或文章

    一位名为“尹国明”的博客撰文:

    最近中国外交学院网站消息,330日,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外交学院前院长吴建民做了题为《准确认识今天的世界》的主题讲座。他在讲座中称,宣扬战争论的罗援犯了时代性的错误。他说:他和罗援曾在凤凰卫视上有一场辩论,他问罗,你是不是要打仗?罗不敢回答。事实真是如吴建民所说的罗不敢回答吗?
 请回放2014720日,当天晚上的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寰宇大战略”节目,“外交大博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吴问罗,你是不是要打仗?罗援的回答是;我们反对一切侵略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但是支持一切反侵略战争和正义战争。同时罗援反问吴建民,大使先生,马列主义的战争观是否已经过时了?吴建民无言以对(一次无言)。吴建民在演讲中说,罗援犯了时代性的错误。而当时在节目中,罗援反问吴建民,大使先生,小平同志在1978年、1984年指挥打了两次边境反击作战,依您的说法,是不是小平同志也犯了时代性的错误?吴建民再次无言以答(二次无言)。当时吴建民被问得恼羞成怒,竟然没有一点外交官的风度,站起来用手直指罗援,声嘶力竭地说;谁高举战争的旗帜,谁就会碰得头破血流。罗援回答说:这句话你应该去与平均4年打一仗的美国人去说,而不应该与30年没有打过仗的中国军人说。吴建民又一次无言以答(三次无言)。吴建民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因此所有争端应该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罗援回答说,请记住小平同志在说“当代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之后,紧接的一句话是,到目前为止,这两个问题一个也没有解决。罗援反问:我们1988年在南海夺回来的6个岛礁,有哪个岛礁是纯粹通过谈判给谈回来的?现在已经被别人吞进肚子里的岛礁,如果你想纯粹通过谈判让人家给你吐出来,可能吗?我们必须争取和,准备打。两手都要准备。当时吴建民更是无言以对(四次无言),这就是回顾当年的电视节目真相。这个节目播出后引来了热烈的网评,纷纷指责吴建民有失外交官风度,斯文扫地,声嘶力竭咆哮电视台。还有网评:“罗援大战吴建民,太让人出气!罗援有儒将水平和风度”等。
  难道外交策略真是就像吴建民所说的,“所有争端都只能以和平谈判来解决”吗?但是我清楚地记得外交部副部长,资深女外交家傅莹,到国防大学作报告时的讲话:“我要讲一个意思,就是你们军人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不要指望我们这些外交官能用嘴巴给你们拿回来。”我们老一辈的将军外交家们更是直言不讳,“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不可能得到。”回顾战例,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就是用武力打得让美国坐到谈判桌上的。因此说,外交和军事是一致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都是维护国家利益不可分割的两只手。罗吴辩论后,许多外交部的老大使纷纷说,吴建民根本就不能代表外交部,他以权威自居,以给中央领导当过翻译自吹,其实凡是在外交部工作过的老同志都知道他“文革”中那段不值得炫耀的历史。一些外交学院的学生也跟帖,以有这样的院长而为耻。

    许多网站可以看到“罗援将军十问吴建民”的帖子:

罗援将军十问吴建民

一、战争还有没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侵略战争与反侵略战争的本质区别?
二、解放军不准备打仗,留着解放军干什么?
三、为什么奥巴马前脚走,菲律宾后脚就扣船捕人?为什么奥巴马前脚走,日本后脚就给集体后卫权松绑?这叫不叫代理人冲突
四、如果和平时期没有战争,那么为什么美国冷战后平均每4年打一仗?
五、是谁在违背时代主题?是中国还是美国?
六、如果美国没有遏制中国,为什么军机军舰长期对中国抵近侦察?为什么对中国坚持武器禁运?
七、如果和平问题已经解决,为什么还发生99年炸馆事件、01年撞机事件?
八、如果战争手段没用,为什么小平同志要决策在1979年打中越反击战、1988年打赤瓜礁之战?是否也违背时代特点?
九、一战后的泛和平主义、清朝的主和派制止了战争吗?
十、日本现在是不是准备用军事手段解决钓鱼岛问题?

  以上是罗援将军在凤凰卫视的辩论中,针对吴建民的发言提出的问题。

    一位名为“李旭之”的博客撰文:(来源:《大同思想网》)

    吴建民618日在武汉遭车祸去世。吴建民因为倡导泛和平主义论,是较有影响的一个外交人物,他曾担任了几年的驻法大使和几年的外交学院院长,但其声名鹊起主要源自于一次与罗援将军在凤凰卫视的辩论,遂使得他的泛和平主义思想尽为人知。自此,他成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直到他遇车祸去世,在人生最后又成了619日的网络新闻上的一个焦点。
 
    吴建民与罗援的那场电视辩论,最显著的是他全场只是兜售他的泛和平主义论而不顾一切。
 
    吴建民走了,他的泛和平主义腔调也停止了,但是泛和平主义论还远没有停止,并没有因为吴建民的去世而消散。之所以有吴建民的泛和平主义论,是从中国近几十年的环境里滋长出来的,反过来,这种环境又使吴建民成名。吴建民的去世,引发人们对吴建民式的泛和平主义思想的讨论,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我们搞改革开放,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必须拥护和坚持的。但有时也会被某些人搞到一种极端,利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销他们的泛和平主义论。在他们那里,只讲经济发展而不再讲其他,只讲和平而不再讲危机,只讲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不再讲斗争。
 
    在经济上,尽力发动人的私心,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请回来让人们膜拜,把“只有属于自己的东西才会珍惜和努力”当成真理去推销,把团结起来的人们再次一盘散沙而只顾忙自己的,各自都在闷声发财。
 
   在文化教育上,以各种形式,比如小说、电影电视、新闻报刊等形式,宣扬战争的残酷,人本性怕死,不怕死的故事都是有意编造骗人。为国家牺牲自己不值,我爱国家国家爱我吗?革命烈士遭到蔑视,陵园或荒芜或被拆毁,英雄被编段子恶搞,被当成傻子,把宁死不屈看成是中了邪教,牺牲的英雄不得不走上法庭去讨世间公道。
 
    在现实中,人心塞私,见死不救,遇事躲着走。解放军被称为了“当兵的”,超女可以凶狠地扇打武警。一些退伍战士待遇不公,复转军人缺少关心,引发请愿上访,沦为重点维稳对象。
 
………
 
    我们看到和听到,在国际交往上,敢于站在正义立场上的直言越来越少,敢于反对霸权的声音越来越弱,差不多快变成一味地讲和平,一味地讲共同利益。面对美国和西方对中国利益的侵犯,除了谴责,只有抗议。因此出现吴建民式的泛和平主义思想,是不奇怪的。
 
    人们在安宁中,成人一天天变老,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多人一天天地认为生活天然地就该如此安宁没有危机,没有战争,就该上班下班直到退休再到晚年,儿孙们再如此地进入下一场轮回。天真地认为中国早已经远离了战争,不再有战争的危险,会一直和平地生活下去。在人们的眼中,最重要的是挣钱,以追求生活得更好,最心安理得的是自己就该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社会,最瞧不见的是军人,而最不明白的是我们的军人做着怎样的贡献。
 
    这时,有人向他们喊,“这世界是太平的,这世界以后也都是太平的,你们放心好了,哪里会有战争?”他们把他当成了爱护他们的大师,外交家。
 
    有人向他们提醒,“和平之中掩藏着危机,家园有被颠覆和侵略的危险,我们要时刻警惕准备拿起武器。”他们把他当成叫嚣战争的贩子,欲图要夺走他们唯一的儿子命的刽子手,“我们要过太平的生活,别叫我们的儿子去送命,你怎么不先去当炮灰?”
 
………
 
    泛和平主义在中国大有市场,吴建民的“和平”论拥有很多赞同者和支持者,而如果有人提出“忘战必危”的古训,吴建民就指斥为民族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他说“狭隘的民族主义本质上是反对改革开放路线,破坏今天中国与世界合作的良好局面,把中国拉向倒退,拉向封闭,拉向落后。”
 
  他还说:“民族主义往往打出‘爱国’的旗号,‘爱国’无罪;民粹主义则装扮出‘为民请命’的样子,二者均有很大的欺骗性。民粹主义的本质是反对改革,民族主义的本质是反对开放。”因此,他统统将一切对祖国怀有忧患意识的爱国者打入他所定义的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之上去,并以反对改革开放的名义压在五行山下。
 
吴建民式的泛和平主义论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隐患,是有汉奸嫌疑的可怕的汉奸言论,它让人们只知和而不知危,只知喜而不知悲,只知乐而不知忧,只知讲合作而不知斗争,只知退让妥协而不知力争奋斗,只知活着而不知为什么活着,遇到问题和危机只知讲韬光养晦绕着走而决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全然无视中国日益迫近的被敌对势力围堵、渗透、分裂、颠覆的重重危机,它麻醉着人们应该时刻警惕的神经。
 
    这个世界并不太平,吴建民式的泛和平主义思想极具危害性。
 
    中国要和平崛起,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中国不可阻挡的崛起,一定会影响到某些国际势力之间既有利益的格局。暗藏在世界上某些角落里的黑暗势力和仇华反华势力,总要寻机破坏中国的崛起,它们不会甘心眼睁睁地看着中国崛起。中国在崛起之路上必须小心谨慎,提高防御能力,以及保持必要时的出击能力。
 
    我们的解放军绝对不能受泛和平主义思想的迷惑,即使三十年没有打仗,也要时刻提高警惕,紧握手中抢,时刻做好保卫祖国和人民的准备。
 
    可喜的是,我们的外交风格已发生转变,向着勇于担当的方向进步。
 
     吴建民式的泛和平主义思想不会随着吴建民的去世而散去,唱这种论调的还大有人在,赞同泛和平主义论的社会环境还很强势,人们中间忘战厌战情绪还很浓厚,只想享乐和平的积习日益疴重。某种不良的征兆好像在向我们显现,而泛和平主义思潮就是提前向我们发出这种警示的一种危险的前兆,不得不察。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中国人民不会去做只讲无原则的兼爱和仁善的东郭先生。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也不会只求和平而忘战,不会为了维护和平而却战,应做好一切的备战,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以备战而达止战的目的。
 
    泛和平主义思想是全然要不得的。
 
撰于2016.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