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股权-陈佼娇:未来将是股权投资者的大牛市,而非股票
然而,A股由于之前的IPO停滞,市值结构依然以过去的“旧经济”公司为主,“新经济”公司想要上市,只能通过并购或者借壳的方式来完成。所以,我们发现当某些行业的“资产证券化”率很低的时候,往往就会被爆炒。大家总是预期里面的上市公司会通过持续资本运作来将自己的市值做大。
当注册制真正来临时,过去“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方法就会逐渐失效。在一个真正市场化的资本市场,“壳价值”是无效的。
然而,2008年以来A股表现最好的板块就是“壳价值”。如果每年买一批市值最小的公司,基本上都有不错的绝对收益。前几天我在朋友圈说过一句话“以前装饰园林分析师跟我说过,上市和非上市对于园林股是本质的差别。因为这是一个靠资本去获取更多订单,做大的行业。
现在A股大部分公司都是如此。大量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就是资本运作,并购。其中,运作能力强的公司就可以迅速把市值做大。我们看到有做手游分发的公司封装互联网金融业务进来,有做地产的公司转型互联网医疗,全通教育也是通过部分的并购把自己市值做大,当然也有中科云网这种什么都要做的公司。
我们甚至会找到一个规律:只要这个行业足够好,相关的投资标的会越来越多(都是通过并购进来的)。比如2013年的手游,2014年的互联网金融,过去几个月的IP,教育和体育等。
所以,一旦注册制来临,好的投资标的会自己上市。过去多年资产证券化模式会走入一个尽头,这对于我们投资方法的影响一定是深远的。当然,在注册制真正来临前,不排除壳价值股票的最后一波疯狂。
过去三年创业板大牛市的核心驱动因素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表面上看,就是企业通过不断并购来带动利润的增长,最终体现在市值的不断变大。如果我们看创业板,发现有许多企业的ROE提高是来自于收并购。
早在2013年6月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现象。当初认为这种模式完全不符合书本中说的“OrganicGrowth”,从而不看好创业板。之后狂被打脸之后才理解了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本质。
在A股的股灾之后,为什么小股票流动性差问题暴露后,依然能够维持估值的溢价?在思考了很长时间后,我才明白。小股票在中国的估值溢价不是因为流动性,而是稀缺性。
在注册制正式推出后,过去超“稀缺性”的做法也会消失。即使行业足够好,好公司,坏公司也会出现巨大差异。而不是过去那种找个好赛道把相关标的都买一遍的做法。在中国,“好公司”和“好管理层”一定是长期稀缺的,但“好赛道”中的选手将不再稀缺。
无论是注册制推出,还是原来的资产证券化模式,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未来几年将是一波股权投资者的大牛市,而非股票。
目前私有化的中概股都已经将这个路径演绎的淋漓精致。如果说分众传媒借壳的七喜控股在1000亿左右市值开板还给二级市场一些机会的话,那么巨人借壳的世纪游轮一点机会都不留给二级市场。
未来大量的好公司会上市,但这依然改变不了一级市场吃肉,二级市场喝汤的窘境。随着注册制推出,未来市场资金的走向可能会从“老化”的主题概念股,慢慢转向新股中的标的。最终,A股市值的结构转型将更多依靠IPO和发行,而非存量个股市值的增长。
好的方面是,股权价值的提高会转而带动新兴产业的资本投入和创业热情,形成正反馈,从而带动经济的转型。
注册制一定一定会在未来几年深远地改变我们的资本市场,甚至是投资方法。以上是我个人的思考,未必正确,和大家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