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如此纠结催生出了市场的寻租


填报高考志愿如此纠结催生出了市场的寻租
 
李华新
 
   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即将面临志愿填报“大考”。从去年开始,我国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以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 (央视新闻6月11日消息)
 
    长期以来,我国高考考生存在着“花12年时间学习、2天时间高考、2个小时填志愿”的现象。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就盲目选择志愿,而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由于对专业缺乏兴趣,一些学生就采取“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大学学习生活,还有的学生因此而退学重新复读。
 
     记者发现,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已经发展成为系列的产品,只要输入“高考志愿”进行搜索,马上会出现包括高考志愿填报手册、高考志愿填报秘籍攻略、高考志愿卡等等一大批相关产品,其中就有资深老师“一对一”报考咨询服务,价格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相关服务收费目前从几百、几千,到几万元不等,最贵的超过5万元。越是高价位的越抢手,有些“资深”专家的服务已经满额。
 
    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公开招生数据,但往往到了高考填志愿时,上一年的数据才姗姗来迟,而且有的数据并不准确。这就让社会上的咨询机构有了商机。咨询机构对已经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给考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应该说是正常的,但政府部门和高校不及时、主动公开信息,令考生和家长无所适从,却是很不正常的。
 
  其实正是因为信息不透明,才使得一些掌握这些信息的人,看到了这是一个发财的好机会,而且是越是考的高分的学生越是心理焦急。而实际上那些所自己掌握这些信息的人,究竟正确率是多少,是否是可以得到验证,这事其实不过是雾里看花。而作为掌握这些大数据的教育部,不知为什么一定要让这些数据姗姗来临。
 
  本来以为高考结束了,填上志愿就在家里等待足以了。可是就是因为你不愿意等待,愿意根据内部信息来确定自己的高考志愿,却不料心理没底就像花钱试试,而一旦试水不成功,那么接受结果的还是你自己。
 
   花了钱,越是花钱多,越是能够上一所自己心仪的大学。看来同样不是那么好实现的。
   所说的高考改革的不仅只是考试的形式和录取的方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对于志愿填报的理性和科学。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