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决定开什么店,“前戏”都是最后通往成功的铺垫。对于一个创业小白来说,形形色色的选择实在是太多啦,如果经不住诱惑,还有选择困难症的话,很容易掉入“陷阱”之中。那么在“乱花渐入迷人眼”的大环境中,如何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呢?
总结成简单的一句话就是:一选、二思、三问,经历这样一个全套流程,才有可能帮你规避餐饮创业中的基础性“陷阱”。
一、根据能力和理想选择切入品类
大部分创业者在决定选择餐饮创业后,都会很快地想清楚切入的“业种”,或是饮料店、意大利面店,或是拉面店、披萨店,等等。
然而,此时更重要的,就是定出自己想要的运营模式,这里所说的模式是以顾客的方向思考,订出独特的运营理念与方式,并让客人感受到餐厅的“思维”,为顾客制造来店消费的动机。如此,才能使餐厅后续的运营更顺利地找到自己独特的方式。
因此,创业必须先理清自己开店的动机,决定自己想要的业态与业种,而这可以在开店之初,通过衡量自己的能力和理想来抉择。
二、“大方向”确定后,再来思考两个细节
1、加盟or自营?根据资金状况决定
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创业者,加盟连锁餐饮品牌是较为常见的选择。例如一些年轻人热衷的饮料店品牌,五十岚、都可(CoCo)、Cama咖啡等,此类加盟连锁店,因为已有品牌知名度与相关营运的规划,准入门槛较低,且易于复制。
对餐饮业本身有热情的创业者也许会认为它们的模式太过商业,或是太过简单,甚至有些创业者会发生与总部理念不合的状况。所以,如果资金充裕,则可以找厨师合作,那就会有更多选择。
2、用执着兴趣,开一家理想的店
通常对于餐饮有执着热情的人,常会特别注重细节或是在食物与设计方面有着特殊创意,想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经营者不见得是厨师出身,但一定对餐饮有执着的兴趣,对于实体店面有许多想法,这样的人就适合独立开咖啡厅或餐厅,只是投资金额较大,通常也需要股东或专业者参与,来降低风险。
三、准备“开业”前,不要忽略这些细节
在事前准备功夫都做足之后,开店前要再次确认心态有没有调整好,是不是做好创业当老板的准备。以下态度对于创业十分重要,请放在心上,努力实践。
1、仔细想想为何选择餐饮创业
热情从哪里来?怎么会产生这种想法?原因又是什么?初衷是什么?想明白了这些问题,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否则如果只是拿自己的时间和金钱开玩笑的话,想来也并没有什么卵用。这让小编我想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星巴克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在童年时家庭非常贫穷,父亲是个酒鬼,也经常与舒尔茨产生争执,两人关系一度恶化。在父亲过世后,霍华德·舒尔茨才知道原来父亲深爱着他,并且唯一的心愿是开一家咖啡店。于是,舒尔茨决定帮父亲达成梦想,毅然从年薪7.5万美元的公司辞职接手了一家咖啡店。如今,星巴克公司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2、关于执行力与决定力的判断
有没有好的团队愿意跟着你干起来,还是单枪匹马进行战斗?有没有一鼓作气的魄力,还是再而衰、三而竭的犹豫?有没有说干就干的冲劲,还是明日复明日的拖延?是不是能够从一件小事起就能做好,还是完全不会考虑到细节和身边事?“海尔”是一个由濒临倒闭的小厂发展成为称雄国内外市场的企业集团。海尔为什么会做地这么好呢?其实,他们也是从每件小事做起,也是从一家小的不起眼的公司发展起来的。在海尔公司,你会看见这么一个标牌:“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海尔的所有人都会以这个作为目标。所以,海尔才能有现在的知名度。
3、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
不管是奶茶店、甜品店、汉堡店还是别的轻餐饮,归根结底都是服务类行业。除了本身的产品拿得出手之外,还要“想顾客所想”、“想在顾客前面”,这样才能得到消费者的支持。想必大家都听过“海底捞”吧。那么为什么他们的服务理念这么受大众的推崇呢?那是因为从很多小细节里,顾客能感受到海底捞给予的真诚服务。真心实意地为顾客着想,细致地考虑顾客的需要,真诚地回应每一个细小的需求。比如戴眼镜的客人则会得到擦镜布,以免热气模糊镜片;服务员看到你把手机放在台面上,会不声不响地拿来小塑料袋装好,以防手机沾到油渍……这些都足以让“海底捞”立于不败之地。
4、决不轻言放弃
在开店创业的道路上,遇到些磕磕碰碰都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在遇到瓶颈和挫折时如何应对。只有永不言弃,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光明大道。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苹果公司也经历过一段萧条时期,那时候产品线过多,导致产品不够精致完美。虽然这曾让公司的员工和股东一度失望,甚至准备放弃,但是乔布斯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格局。他鼓励员工再接再厉,切掉了一半的产品线,力求专注于几种产品。终于,苹果公司起死回生,达到了如今这样炙手可热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