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之游
喻建国
泰姬陵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绚丽夺目、美丽无比。2007年7月7日,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当我们来到泰姬陵,那莹白剔透,那气势轩昂,那欧风淋漓,宛如欧洲的至宝展现在印度大陆。
泰姬陵于1631年开始动工,至今已近400年,工程建设历时22年,每天动用2万役工。除了汇集全印度最好的建筑师和工匠,还聘请了中东、伊期兰地区的建筑师和工匠,更是耗竭了国库,共耗费4000万卢比。
营造的作俑者是沙贾汗国王,原本还计划在河对面再为自己造一个一模一样的黑色陵墓,中间用半边白色、半边黑色的大理石桥连接,与爱妃相对而眠。但泰姬陵刚完工不久,其子奥朗则布(Aurangzeb)弑兄杀弟篡位成功,沙贾汗国王本人也被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此后整整8年的时间,沙贾汗每天只能透过小窗,凄然地遥望着远处河里浮动的泰姬陵倒影。不过死后被合葬于泰姬陵内他的爱妃泰姬的身旁,还不失为一幸 。
泰姬陵的中央圆顶高六十二米,四周有四座高约四十一米的尖塔,塔与塔之间耸立了镶满三十五种不同类型的半宝石的墓碑。陵园占地十七公顷,为一略呈长形的圈子,四周围以红沙石墙,进口大门也用红岩砌建,大约两层高,门顶的背面各有十一个典型的白色圆锥形小塔。大门一直通往沙贾汗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则摆放了他们的石棺。泰姬陵的前面是一条清澄水道,水道两旁种植有果树和柏树,分别象征生命和死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为泰姬陵写下了这么一段话:“爱情的力量在这里震撼了所有的人。” 泰姬陵还被美国《国家地理·旅行家》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的人类创造的不朽的“世界奇观”。我们的这次印度之行源于大儿的一次出差,他从印度出差回国后,经常说:“印度值得一游,泰姬陵实在太壮观了。”
泰姬陵中有的是印度的大理石,中国的宝石、水晶和玉,巴格达和也门的玛瑙,西藏的绿宝石,斯里兰卡的宝石,阿拉伯的珊瑚等。难怪在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有许多英国人来此旅游时都会带上工具随手窃取。
离开泰姬陵后,我们旋即往阿格拉堡。在那里再遥望泰姬陵确实能够感受到沙贾汗当年被儿子囚禁后的感觉。天地真大,日月更其浩淼,但是从宇宙看来这又算得了什么,古人觉得宝石晶玉美轮美奂,今人看到更为神奇精贵的各种神器。
何必唏嘘,叹为观止是幼稚的,观,永无可止,新观更加灿烂辉煌。日月更替,时代发展,观古只为发今。旅游者在旅游时应该持有这样的视角,在叹为观止的景前,绝不就此不前,多多发今,举首瞻望,白云深处更佳丽,穷远浩淼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