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探讨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电力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 目前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已达到5.1亿千瓦其中, 燃煤机组的装机容量占全国装机容量的74%, 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80%以上, 年耗煤量达11 亿吨左右随着煤炭被大量燃用,烟尘SO2 NOX等烟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剧增在烟气排放治理措施上, 除尘设施已普遍采用高效静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 除尘效率一般可达到97%以上, 烟尘排放全部得到控制;新建机组基本上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装置, 不少老机组已经或正在进行脱硫改造, 脱硫效率一般可达到80% 95%以上, SO2 排放也得到了控制;这样NOX的排放便成为火电厂烟气污染物中排放无法控制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

国际上火电厂脱硝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并于70年代成功用于大中型火电机组, 世界上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排放逐步严格的排放标准我国从80年代开始了低NOX燃烧技术的研究, 但当时国家尚未提出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996年我国正式颁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提出NOX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但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并未要求电厂强制执行;2003年我国又相继出台了环保法》、修编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了排污费的收费办法 , 不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指标, 而且在200471 , 我国对NOX的排放实行收费逐步严格的排放要求, 使我国火电厂脱硝技术在火电厂工程项目中逐步实施2000年我国首台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装置在福建省后石电厂投入运行,目前在建的600MW及以上机组中已有10多台脱硝装置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