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来一发


 

最近几天早到学校,先是新生接待,后是班主任助手,每天都很忙很忙很忙。其实一开始是因为整个暑假都在忙网站网店写作读书的事,有点吃不消,感觉来做点体力活,可以醒神,也可以找素材。正如我所意,这些天各种各样的事,额……

穿上接待服的时候,我成了一批人之中一个。我们带领所有拖着行李的人,指路、安顿,那两天里,我们接待数不尽的新生,他们信任这些“学长学姐”。累成狗,但会得到他们一声谢谢。可能是我受《了不起的盖茨比》影响比较深吧,那时候我想起盖茨比,他穿上军装在黛西面前是一位英雄,但是战争结束后,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是异曲同工吧。接待新生时期,我穿着接待服佩戴狗牌,堂堂正正的接待员,得到别人信任和感激;然而出了门口,我穿回便服去搭车,有时候热情一来想帮遇到困难的陌生人做些什么,却受到怀疑的眼神,公交车上,有人看见陌生人靠自己太近,也会挪动包或摸口袋,那暂时备受信任的身份一旦消失,恢复常人,没有人知道彼此的过去,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呵。

恰这几天下雨,衣服从湿穿到干,干了又湿着回宿舍。某天傍晚我决定去剪头发,结果剪成寸头,这就是近视的死穴,我只是说不要刘海且剪短些许……回宿舍路上我一直想找个理由,比如迎接阅兵式啦、表明不想和学弟抢学妹啦、天气太热啦等等,毕竟做每件事我都想给自己找个理由,要不然就意义了,后来思绪被干瘪的肚子打断。

当上新生的班主任助手,日子忙得会飞,男女搭配,幸好女搭档是我同班同学,熟悉了,办事容易。老师也挺好,我们之间没有什么分歧。那么重活就只能搭在我这里了,体力上的消耗让我先前紧绷的神经放松到不行,我真心不觉得所谓“累”。反而经常听到其他的助手会说搭档或者和老师有矛盾,然后给我说一堆抱怨,或者另一方经常偷懒。其实我不大会有这种想法,毕竟如果对方偷懒,这更证明自己的能力吧。我听了许多抱怨,足够我塑造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了。

和老师打交道这段时间,我觉得他的确着重育人而非教书,他会告诉我想营造一个怎样的集体,然后点明哪位学生比较内向让我们多去沟通。也由于写作的关系,我阅人还是比较精准的……以前很少会主动交往一些朋友,即使同爱好上,我都不会如何广泛交往。这下子要接触45人,每个名字对不上脸,我脑海中每张脸又有一些模糊的细节,就像45个故事同时开展,无法兼顾。

说实话,担任这个身份我也就只能做一周。因为他们是我进度以外的一个分叶,但是我现已融进其中。这种“短暂、不一样的生活”恐怕每个作者都要经历,却一段时间后又不得不抽身出来,回到孤独上。

听着别人说暑假兼职赚多少钱的时候,我也羡慕。但我没有羡慕收入,我羡慕能够突然进入一个陌生世界,一段时间后又完全抽身出来。如果单纯为了钱,大部分人坚守一个位置就能活一生,写作也不例外。但如此的话经年以后,这些人的世界里只有一面薄得可怜的镜子,他们看到的只有自己背后的世界。

这个新身份,我除了为找素材,还想推广自己文学社。不过后来我转想法了,觉得还是向新生推荐学生会。因为他们不一定喜欢文学,我想和他们成为纯粹的朋友,成为我现在的身份。毕竟短短一两年,他们留在学生会经历消耗体能或脑力而帮助别人的事,会影响一生。

为人民服务,空虚而广泛的五字,如果能够成为一种人生理想,那也是很充实的。

我偶尔会去做义工,就是因为喜欢这个身份。有些满足感金钱无法堆砌出来,而他者一声道谢方才填充。

好了,不煲心灵鸡汤了。以上的信念仅限于没有强烈独特的梦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