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随晋商队远走,女人与孩童守家,一去便是时光深渊,曾归?不可考。
作者文章归档:梁振杰
茶馆里:新媒体时代,诗意地栖居
茶馆里:发掘有潜力且高质量的文艺创作者
“茶馆里”团队曝光,揭秘其中“黑能力”
作家犬儒的随笔思考:文学何用
随着阅读书籍越来越多,我不断思考一个问题——文学是什么,写作有什么用?《学术作为一种志业》告诉我,学术本身不能解答其意义,就像文学本身也不能解答文学有什么用。以写作为生的人,起于兴趣,辅以激情,挫在能力,奋进求学,仰观名利,心向功成。文学就生态系统也是金字塔式,大部分人在底,极少数人能登顶。故,有人抱怨生不逢时,众不识珠,抨击时弊,愤世嫉俗;或关门掩耳,怡然自得。
常见文学新人,一纸浅薄文风,来与我切磋。我只能硬着头皮点评,不敢主观臆断而误黑白,又惧轻易说论理则借磐欺蟹,然粗略赞之,套话三两。回想接触文学之初,自己也曾一腔热血,每...
战士画家:王增弘
●张水旗 胡向诚
王增弘,笔名易白,成都军区某部一级士官,被官兵赞誉为“战士画家”。
战友说:“生活中他不善言谈,面对时下那些流行元素他几乎充耳不闻。一旦上了军网书画论坛他绝对是发言最多的一个,前些天论坛上一些道合告诉他,尽快给自己定位,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风格,我的风格就是‘感觉’”。
“我画的是一种感觉”
如果一个画家固守在...
在叙文轩
在叙文轩一年多,也该写感想了。
叙文轩文学社是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的校园文学社团,属院学生会,它是我的起点。初次进入叙文轩文学社,我原打算找志同道合的写作者,当时只有一位社长带领,其余20多位成员都是新生。那是入学第一学期,我对叙文轩很失望,除了每周二傍晚开会,这文学社几乎毫无存在感。后来大家说,是那位社长一人撑着整个社团,度过了艰难时期。其实我并不如此认为,毕竟一个人搞不好文学社,那是一个人的事,但那么多人聚到一个社团又分散了,就是这群人的事。
我于是不把叙文轩放在心上,潜心读书写作,能逃开社团活动尽量逃。
第二学期末,学生会干部竞选时,我并不知道有这回事,只是...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书评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书不足100页,这是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之后这样自我评价的。我之前看了,但不太深刻,今天又看了一遍。
起初是看《礼拜二午睡时刻(等)》短篇集,越看越觉得那些情节我看过,最后按捺不住翻出他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来看。本书讲述一个上校在内战以后漫长地等待来信和退役金的故事,另一条剧情线是儿子因斗鸡时被射杀死亡,留下一只战斗力很好的鸡,贫穷的上校一直饲养他,等待下一次斗鸡赢钱。
小说短小精悍,有魔幻现实主义和意识流的意向,而且也抨击政治、讽刺娱乐至死的人们,情节、叙述、对话安排得很巧妙,但母题仅仅是等待。
我觉得书评如果不带...
晚风晚风
他从没有想过,晚风可以如此让他着迷,就像轻快的纸鸢。说起来,他从未见过鸢,只不过大家都说色彩斑斓的延伸长长的线在地面的风筝,人们叫它作纸鸢,所以他觉得,轻快活泼的纸鸢实际上是有生命的。尤其凑合着晚风和新秋的时候。
他对季节的变换很敏感,像宣纸对墨水般。每当换一轮季节,浅显的生命又添一痕岁皱,他就回想起上次这个季节的自己,有时候回想起来,甚至闻到一种从道路两旁的树散发出来的香气,他以为那是桂花香,只是从不知道桂花是否秋初盛开,也从不打听那些树是不是桂花树。这种不求甚解的固执,让他一直迷蒙高中甚至初中时期,自己都是从桂花香里过来的。
又是秋季了,这个秋季会...
有感来一发
最近几天早到学校,先是新生接待,后是班主任助手,每天都很忙很忙很忙。其实一开始是因为整个暑假都在忙网站网店写作读书的事,有点吃不消,感觉来做点体力活,可以醒神,也可以找素材。正如我所意,这些天各种各样的事,额……
穿上接待服的时候,我成了一批人之中一个。我们带领所有拖着行李的人,指路、安顿,那两天里,我们接待数不尽的新生,他们信任这些“学长学姐”。累成狗,但会得到他们一声谢谢。可能是我受《了不起的盖茨比》影响比较深吧,那时候我想起盖茨比,他穿上军装在黛西面前是一位英雄,但是战争结束后,他只是一个普通人。
是异曲同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