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朝天门 迎来天下人


打开朝天门   迎来天下人

——参加’99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侧记

4月27日至30日,笔者随遂宁市代表团参加了重庆直辖后的第一次投资贸易洽谈会。此次洽谈会采取投资与贸易相结合,展示与洽谈相结合,项目推荐与政策咨询相结合,商务活动与学术研讨相结合,商贸活动与旅游活动相结合,同时还精心组织了焰火晚会、大型中外文艺晚会等丰富多采的活动,是笔者所参加的此类洽谈会中最成功的。现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记于此,供大家参考。

一、重庆为什么要举办’99重庆投资贸易洽谈会?

蒲海清市长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投资贸易洽谈会,加深世界对重庆的了解,加深投资者对重庆的认识,增强投资者来重庆投资合作的信心和决心。”

重庆直辖后,如何加快发展,完成国家对重庆直辖市功能作用的要求,是摆在新重庆建设者面前的首要课题。重庆对自己面临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重庆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最大最穷的都市,重庆的综合经济实力不仅与京津沪三大直辖市相距甚远,而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地处交通不便的内陆,观念和信息相对封闭,加之基础条件又较京津沪和沿海城市较差,在激烈的竞争中,受到了种种局限,竞争处于不利地位。但重庆的领导人认为:在当代开放的社会条件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经济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实际上是投资环境的竞争——谁的投资环境好,资金就流向谁,谁就发展得快。地区之间经济的差距,实际上是投资环境的差距。因此,重庆人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投资环境最好,投资政策最优,投资机会最多,投资回报最高”的城市之一。

我认为,重庆召开投资洽谈会就是为了展示直辖后两年来改善投资环境所取得的成绩。

二、重庆是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的?

新重庆首先展示给投资者的,是市政建设取得的成绩。新建成的人民广场、朝天门广场分别作为了“三峡国际旅游节”和“投资贸易洽谈会”开幕式的会场,宽敞快捷的滨江路被选作来宾的交通要道,新建设的重庆外滩——珊瑚公园作为了广场文艺演出和烟火晚会的会场。仅两年时间新重庆就以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中外来宾的面前。

重庆还奉献给中外来宾一道特色菜,在来宾报到时发的文件袋中,有一本重庆市人民政府《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文件专辑》,这是重庆市政府花了九个月时间,率全国之先,于去年底正式实施了有“新重庆政府运行软件”之称的系列规范政务管理措施。其中包括《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务管理改善投资环境的决定》及六个配套文件,主要内容有“许可、审批、登记设置”制度,“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上网公示”制度和“收缴分离”制度,“执法检查限定”制度,“政务公开”和“办事限时”制度,“一站式”办公制度,“一个中心投诉”制度,“政务监督”和“政务监察”制度等。这些制度受到了企业界和广大群众的高度赞扬,被认为是传统政务管理的重大改革,是政府工作的重大改进,是对投资环境的系统改造,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性举措。

“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重庆形象”的观念已深入人心。

三、重庆给投资者提供了多少投资机会?

重庆大力宣传有六大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兼得长江沿江地区和西南地区开发之利;

二是资源优势,拥有丰富的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淡水及水能资源和独具特色的三峡旅游资源,背靠资源富集的大西南;

三是市场优势,市场容量巨大,随着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过渡,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和城镇企事业搬迁,大规模的基础建设等将产生巨大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四是劳动力优势,有素质较高的数百万产业工人,丰富的城乡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低的劳动成本;

五是科教优势,科技教育力量雄厚,拥有近千家科研机构,50多万科技人员,25所高等院校;

六是工业优势,工业固定资产存量很大,物质技术基础较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此外,蒲市长还特别强调,重庆自古就是移民城市,早期追溯到远古巴人的西迁渝水,湖广填四川,乃至抗战西进,到三线建设和最近的三峡百万大移民。这和美国是移民国家很相似,“融合度大,不欺生”。

此次洽谈会推出了总投资达1000多亿元的招高引资项目1400余个,其中重点项目400多个。这些项目主要涉及重庆的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环保、工业、旅游、交通等领域。

会上还向中外来宾人人都发了《重庆市鼓励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在税收、工商登记、外汇管理和信贷、土地以及房地产、生产经营、物资进出口、人事劳动、矿产资源开发、地方性收费等10个方面,制定了61条外商投资优惠政策。重庆自认为是国内投资政策最优惠的城市之一。

优势+项目+优惠政策,为重庆展示出了丰富的投资机会。蒲市长讲:“天时、地利、人和,与市场、人才、资源、体制、政策优势、直辖效应的有机统一,使重庆成为中国乃至当今世界的最佳投资合作区域之一,成为中国内陆一座蕴藏着巨大市场开发潜力的城市,一座充满无限商机的城市,一座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城市,一座逐步成为世界市场组成部分的现代城市,必将为海内外客商提供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投资盈利的机会。”二十一世纪的新重庆发展的基本设想是:大力加强城市建设,把中心区建成“三个中心”、“一个枢纽”、“一个基地”,即商贸、金融、科教信息中心,交通、通信枢纽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新型产业群,把重庆建成具有沿江开发开放特色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高度统一的现代化大都市,成为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经济区和社会文明区。

重庆的口号是“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

四、重庆招商引资取得了哪些成果?

重庆直辖后,特别把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作为振兴重庆经济的重大战略方针。经过两年的努力,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6户在渝兴办了企业、设立了机构。康佳、荣事达、上海白猫、格力电器、杭州娃哈哈等国内知名企业来渝合资合作成功。通过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设备,重庆建成了一批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了一批骨干企业,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基础设施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也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参加此次洽谈会的中外来宾有1800余名。在《跨国公司战略调整暨重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报告会》上发言的就有,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所教授王志乐,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总裁华赞,新加坡驻华使馆工业与投资参赞胡以晨,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美国利宝太平洋直接投资有限公司大卫·迪科特等。除了招商引资取得的成果,各方面专家对如何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也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外经贸部国际经贸研究所教授王志乐在《九十年代跨国公司战略调整及对中国的影响》的演讲中指出:90年代国际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任何国家、任何企业都面临全球化与信息化挑战。跨国公司为了适应挑战,主要进行了以下的战略调整和改革——

经营战略从制造产品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

经营重点从硬件——软件——系统解决方案

硬件产品利润递减,软件产品利润递增。

跨国公司把中国逐步纳入其增值链之中或经营网络之中,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中心,成为低层次的合作伙伴。中国企业只有通过学习、合作、竞争,逐步提升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成为研究开发中心和管理运营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应当改变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方式,不要单纯依赖政府的保护。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是企业行为,靠行政措施只能保护一时,而不能保护长远。

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总裁华赞在《突破“无形的隔墙”》的演讲中指出:与政策隔墙相比,思维定式、文化习惯、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政府习惯、操作方式等无形的隔墙,更强、更严重开展中外合作。为此,要提高接触面,要了解对方的思维定式和操作方式,要合乎国际惯例。一定要学会“上纸谈兵”,准备好项目建议书,把项目包装好,要有耐心,建议书要反馈5、6次,外商肯定会反复很警惕分阶段地考虑。

新加坡驻华使馆工业与投资参赞胡以晨在《新加坡招商引资“软件”精神的可借鉴性》的演讲中,重点介绍了新加坡的软件精神的以下方面:

亲商,把自己放在投资商的立场来思考,替投资商想想,关心了解投资商的困难,多与企业家交谈;

双赢,双赢作为合作的起点,多找共同点。谈判就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我赢你输肯定失败;

透明,投资商最怕搞不清楚,很多文件不公开,含混。透明才能放心,产生信心;

超前,问题尚未发生先解决,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未雨绸缪。东南亚金融危机开始时,新加坡成立竞争力委员会,使成本降低了30%;

政府要言而有信,政策是否稳定,地方政府优惠政策能否兑现,都是投资商很重视的问题;

“永不认输”精神,紧密跟踪,迅速答复,及时服务,只有输掉的项目,没有输掉的企业,不断想如何才能引进来。

新加坡引资的主要途径是投资商的增资。新加坡的制造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地区中排行第二。

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在《美国政府在跨国公司战略调整中的作用》的演讲中指出:美国企业对华关系也不断调整,从梦幻——失望——现实。美国是一个民间主导的社会,不是政府主导,小政府主义。美国政府对商业不会帮助太多,但会阻碍你,要防止其消极作用并在出现时化解它。当然,美国政府在关键时刻有很大作用,如WTO、正常贸易关系等。

西方跨国公司在中国有很大困难,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人,喜欢以自己的思维去套别人;中国人制度复杂,不想让别人赚钱。

要搞好引资,还要加深对外资的认识。引进外资有什么好处:技术高,有高科技;资金;管理理念;带动相关及不相关行业发展。付出:让人赚钱,并帮助我们赚钱;市场让人占了。从历史上看,外资都是一件好事。重庆有很多竞争对手,如果招商方法能灵光,就可能占优势。要勾通、传递、交流,重要的是对方听到了什么。

 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