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今年首访巴铁有何深意?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0日至21日对巴基斯坦进行国事访问,21日至24日将赴印度尼西亚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
这是习近平2015年的首次出访,其首访国家既没有选择当今的世界霸主美国,也没有选择曾经的老大哥俄罗斯,而是选择了铁哥们似的的巴基斯坦。这样的首访安排出于什么考量,又有什么深意?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一带一路的扬帆起航之年。从地缘上看,一带一路的诸多关键节点就在中国的周边。经营好了中国的周边,才可能保障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如期把中国与世界贯通共荣起来。2015年习近平主席把自己的首次出访选在周边国家,这其实是一种明显的信号,显示中国将把周边外交置于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首要地位,竭力为即将展开的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保驾护航。具体而言,习近平主席今年首访巴铁,经略中国周边,其中的目的可能有三:
以中巴关系为突破口,促双边合作新成果,深耕周边一带一路基础建设和经贸发展,以此打造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样板。
访问巴基斯坦,这将是习近平主席作为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巴。巴基斯坦作为与中国关系最铁的国家,两国在一带一路上的双边合作将具有一种引领、示范作用。现在,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有了良好开端。这条经济走廊,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这个经济走廊的建设,不论是平衡中国东中西部的共同发展,还是加快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建设,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如何推动走廊建设顺利开展、早出成果,将是两国领导人重点讨论的一个议题。预计这次访问将通过一系列合作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巩固中巴全天候友谊,进一步深化中巴全方位合作,以把“中巴命运共同体”打造成为中国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样板和典范。
利用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携手亚非共绘洲际合作新蓝图。
60年前,中国在洲际外交上的一大手笔,就是促成了万隆会议的成功召开。这是亚非发展中国家的一次盛会,中国依靠自己主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广交天下朋友,打造了一个美苏阵营之外的另一个新的国际力量中心。万隆会议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打破了美苏对中国的外交孤立,使新中国在国际舞台赢得了极高声誉,并由此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外交空间用于中国的反帝反苏反霸。
60年后,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身份,再次来到万隆,将同亚非国家领导人在这里共同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携手绘制亚非共同发展的新蓝图。
据悉,这次60年后的亚非领导人再聚首,将以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为平台,通过一系列领导人双边或多边的会议活动,签署包括加强新亚非战略伙伴关系等多项合作文件。届时,习近平主席很可能将阐述新时期的万隆精神,提出新形势下加强亚非合作的新倡议。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说60年前和平相处、求同存异是万隆精神的时代主题,那么60年后的今天,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则可能成为新万隆精神的时代精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习近平主席将乘着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给中国带来的春风,竭力通过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新万隆精神,携手亚非领导人共绘洲际合作新蓝图。由此而看,这次亚非领导人的万隆再聚首,习近平主席的一些新倡议,很可能大放异彩,而成为展示中国领导力的一次盛会。
通过一带一路对外开放,竭力经营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的巴基斯坦和印尼都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合作伙伴,也是亚投行的意向创始成员国。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和丝路基金等平台,中国将致力于和亚洲乃至世界各国建立命运共同体。
今年,经营周边将成为中国外交的首要。通过这种首要外交,中国和周边国家密切互动,增进共识,磋商合作,寻求以对话合作管控分歧。比如,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4月到访北京,与习近平实现两党总书记首次会面,并重申要珍惜和维护中越传统友谊,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维护中越关系大局和南海和平稳定。
十八大以来,经略周边进一步成为中国塑造全球外交战略格局的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周边邻居和睦相处,共同富裕了,才可能进一步经略全球。
在与周边国家经营命运共同体上,一带一路、亚投行将成为习近平主席手中的两张王牌,将成为密切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共赢的情感纽带。须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不仅代表了中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将使中国获得新一轮的发展;同时,通过亚投行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服务,通过一带一路提升亚洲互联互通水平,中国将帮助亚洲地区实现又一次经济腾飞。
近年来,从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到“一带一路”、亚投行、丝路基金等经济合作倡议,习近平主席通过提出这些蕴含中国智慧、中国声音、中国理念的“中国方案”,无不显示出中国致力于同周边及世界各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诚意和愿望。
2015年4月18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