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界对转基因有争议”
2014-07-31 作者: 姜韬
转自基因农业网
“在关于转基因的大参与中,反对转基因说法中最核心的有两点:转基因存在不确定性;转基因安全性没有定论,转基因科学界存在争议。”其中第一点不属于转基因这一个科学实践,第二点是完全错误的。
首先,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尤其是知识层对转基因的认识没有与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结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任何往转基因问题上捆绑和叠加话题的做法都应该警惕和摒弃。它们会给公众和高层不准确的信号,只会伤害转基因和带来进一步的混淆和混乱。
我曾经在《用常识判断:参与转基因讨论的基础》中明确表示:综合的基础是分析。就是这个意思。必须先做好分析,一定要先具体解决好转基因的安全性共识,才可以进一步衍生讨论转基因的大话题。
如果没有分析,阴阳五行就会显得是非常出色的哲学体系。之所以阴阳五行不可以称为sound哲学,就是因为它禁不起分析。所以我批评那些还没有做好具体分析理解就着急做所谓整合的学者,这也是一种学风的浮躁表现。
第二,在个别学者的表述中,非常容易让人以为科学共同体是个想攒就可以攒一个的私人封闭圈子。这完全是错误的信号。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是科学哲学的一个范畴,并在科学哲学领域做了广泛运用,尤其是从科学共同体可以非常方便地引入重要的范式概念,这个对于库恩的科学革命学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传播领域,更加常用的表述是主流科学家。
科学共同体应当理解为:从事研究同一个科学问题,并且向社会提供关于某一科学问题的系统知识的科学家们。它靠科学问题和科学研究方法作为动态的纽带来维系,是发展的和开放的,而非靠私人关系维系的相对封闭的圈子。
第三,还是那个观点,学习美国同行,我们要明确提出“隔行科学家(distant scientist)”的概念,以方便公众甄别科学家身份。有的老师使用的是“跨领域科学家”,这个是不恰当的, 因为跨领域科学家,是指交叉型人才,是在超过两个领域都是专家的人才。而隔行科学家是对参与讨论的领域的认识水平与专业科学家有明显差距的科学家,他们在所谈话题上等同于普通公众,不具权威性——即,隔行科学家的“争议”,就不能算是主流科学界的争议。我们的俗语中就有“隔行如隔山”的说法,因此这个名词的引入,非常自然和有用。
第四点,“隔行科学家”提出的问题,是算不上科学争论的。因为要理解转基因科学共同体的结论是需要相当专业知识的,要能提出重大问题,必须超越当前的科学共同体水平。科学共同体是动态和进步的,它具有识别、学习和吸收其他领域知识发展自己的机能。 在专业化严密的当今,外行高于内行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验科学更是如此。实验科学解决问题从来靠的是做实验找证据,绝不是争执不休。
科学争论一般是理论科学中对于一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比如:真空中光速不变是事实,这点没有什么可争论的; 争论的焦点是怎么看待光速不变!
“科学界对转基因有争议”则是个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一个科学争议要能成立,必须有一个争论的焦点,而且这个焦点必须是科学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转基因争议”一直就是个飘忽没有焦点的说法,根本不具备科学争议的特征。“因为我不懂,而且我一直质疑,就会造成争议”。这个荒唐的做法其实属于无理取闹,是无理者自己的问题,与科学争论和转基因本身毫无关系。
来源:基因农业网
原文网址
http://www.agrogene.cn/info-16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