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用货币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每年耗费在金银这种流通工具的生产上的劳动力和社会生产资料的总量,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总之,对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来说,是一项巨大的非生产费用。在生产规模不变或者生产扩大程度不变时,只要这个昂贵的流通机器的费用减少,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就会提高。所以,只要那些和信用制度一起发展的辅助工具发生这种作用,它就会直接增加资本主义的财富。”[1]
马克思这一论述较早指出信用货币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其一方面表现为将信用货币作为商品价值的观念表现形态,可以突破金银作为商品价值表现形态量的限制,从而大大扩展商品生产与流通规模;另一方面,信用货币出现所导致的货币流转速度加快,也有利于提高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效率。根据这一论述,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通过商品结算制度的改革以及货币流通体系的改革,通过实行电子货币结算和电子货币流通的方式加速货币周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信用在扩大再生产中的作用
“很明显,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大规模生产的发展,1.市场会扩大,并且会远离生产地点;2.因而信用必须延长,并且3.投机的要素必然越来越支配交易。大规模的和供应远地市场的生产,会把全部产品投入商业当中;但是,要使一国的资本增加一倍,以致达到商业能够用自有的资本把全国的产品买下来并且再卖掉,这是不可能的。在这里,信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信用的数量会随着生产的价值一起增长,信用的期限也会随着市场距离的增大而延长。”[2]
马克思这段论述,较早地指出信用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其一方面可以解决社会化扩大再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供给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商品的跨期间、跨地域交易提供有利条件,有利于社会再生产在地域上的不断扩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根据马克思关于信用的论述,银行作为信用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可以突破空间和行业的限制,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长足发展。就我国具体国情而言,当前我国资本市场还没有开放,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也没有确立,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化的货币,因此,银行等金融服务业要走向世界,一方面有待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强银行的经营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3.实体经济的信用限度
“把银行家的信用撇开不说,再生产循环内大量的信用,并不意味着有大量闲置资本供贷出和寻找能获利的投资场所,而是表明资本在再生产过程内已被大量运用。所以,信用的中介作用在这里表现为:1.就产业资本家来说,使产业资本由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使彼此有关和彼此衔接的各生产部门联系起来;2.就商人来说,使商品由一个人手里运到和转入另一个人手里,直到商品最终出售,变成货币,或者交换成其他商品。在这里,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运用,也就是等于产业资本的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而达到极度紧张。”[3]
马克思关于除银行之外产业经济信用限度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服务业,可以通过信用扩张的方式,使社会再生产突破存量产业资金的束缚,而获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广化步伐,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银行信用的作用
“银行制度用各种形式的流通信用代替货币,这表明货币事实上无非是劳动及其产品的社会性的一种特殊表现,但是,这种社会性,和私人生产的基础相对立,归根到底总是表现为一个物,表现为和其他商品并列的一种特殊商品。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其他重大的有机变革相联系的一个要素。”[4]
马克思较早论述了银行信用制度对于社会化大生产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马克思关于银行信用的论述对于当前金融创新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增强,使得金融深化和广化步伐不断加快。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事关整个经济发展全局。而银行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的核心,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金融创新,是充分利用现有一切资源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必然举措。根据马克思的论述,鉴于银行信用具有很强的杠杆性特征,因此,可以预见,符合客观实际的金融创新必将对经济发展发挥杠杆式的推动作用。从我国目前银行业的创新内容来看,我国在存款种类的创新曾经吸引了大量的存款资金,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我国银行在房地产市场实行的购房按揭贷款的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我国金融行业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如担保公司、典当行、财务公司等,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今后,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虚拟经济的巨大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金融创新必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培育真正懂得金融创新的人才必不可少,在金融创新中控制金融风险亦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