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会议要求,扶贫开发将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并且要“逐级立下军令状”层层落实责任。会议提出目标,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脱离贫困县资格)”,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也就是说,2020年后,中国不再有贫穷人口不再有贫困县。
一个多月前,10月16日,北京举行了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习近平在演讲中透露,在他40多年的工作经历里,他在扶贫工作上花的精力最多。他表示,自己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了40多年,曾经去到过中国绝大部分最贫困的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贵州、云南、广西、西藏、新疆等地。在这个过程中,扶贫始终是他花的精力最多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
今年人大闭幕会后,李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回答问题时表示,自己经常听到一种说法:说中国是最大的世界经济体,有被忽悠的感觉。因为按人均GDP,中国在世界80位以后。李克强同时承认,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发展中国家。
去年7月,联合国发布“千禧年发展目标2014年报告”(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Report2014)。报告称,1990年至2010年,全球极度贫穷人口数自19亿降为12亿人,其中印度占32.9%,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为中国(12.8%)、尼日利亚(8.9%)、孟加拉(5.3%)和刚果4.6%。根据联合国的定义,极度贫穷人口是指每日依赖不足1.25美元维持生活的人群。
中国究竟有多少贫穷人口?官方并没有公开完整的统计数据。民政部公开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9月,中国城市低保对象2282.4万人,农村低保对象5237.2万人,农村五保对象553.2万人,国家优抚对象623.3万人。这四类国家保障对象将近9000万人,加之1000多万的城镇失业者,低收入群体已接近上亿人,占全国人口近8%,这是民政部官方的统计数据。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发布《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显示:中国农村人均养老金每月仅仅74元,只是城市老人月平均养老金的1527元人民币的5%。这是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第三次对老年人生活状况进行的追踪调查,也是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唯一的老年人状况科学调查。
报告显示,社会养老保障的覆盖率,城镇达到84.7%,月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均养老金74元。仅为城市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1527元)的近5%。城镇平均年收入17892元,农村平均年收入4756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0年来城镇老年人平均收入仅增加1.1倍,农村增长1.5倍。老年人平均年收入结构中,城市中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占到86.8%,而农村养老保障只占到18.7%。
这就是说,中国目前有上亿人口要靠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维持基本的生计,除此之外,中国还有数字庞大的群体被社会所遗忘,他们没有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甚至没有最低生活保障;中国金字塔上的富人不到人口总数的5%,他们拥有的财富超过了欧美的一流富豪,他们可能己经移民或正在移民;10%的金领白领或者企业主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抑或是当今的消费主力。剩下的所谓夹心层,名义上过着小康生活,一旦遇上大病或天灾人祸,面对高涨的物价房价和教育医疗开支,他们随时都会沦为贫困线之下的低收入群体。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聚焦民生》称,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约5000万人,5000万也是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6亿城镇人口的8%。1985年,中国将人均年纯收入200元确定为贫困线,2009年这一标准提高为1196元,2012年将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26年来这个扶贫标准提高了11倍。
而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财政收入增长了103倍,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93.41倍,从1985年到201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了814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广义货币供应量最大的国家,国内的通胀也进一步加剧。
中央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线,这一标准更接近于国际上公认的扶贫标准。扶贫标准提高了,相应地,中国真实的贫穷人口也大幅增加了。以贵州为例,2000年贫穷人口为890万人,2010年下降到505万人,贫困率为16.5%,位居全国第二。但是采用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标准来衡量,2012年贵州的贫穷人口高达2000万之多,贫穷人口比例占了贵州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标准是,日均消费低于1.25美元属于极度贫穷人口。2009年,中国新贫困线标准提高到1196元后,中国贫困人口从2008年的1479万增至4300多万;如果采用联合国的贫困标准线,中国贫困人口应该在2亿以上,而中国真实的低收入群体应该有4亿之多,占中国总人口的1/3以上。
今天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联合国人均每天不低于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在中国已经很难维持基本温饱,试问一天8元人民币,在中国能干什么?能买到什么?在中国人均收入最低物价最高的城市海口,8元人民币常常只能买到一把青菜。面对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8元人民币在中国很难维持一个人一天的正常生活。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严重缺失,高昂的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把很多收入高于贫困线之上群体,也拖入绝对贫穷人口之中。
今年暑假,微信群里有个老师说一个初中毕业生因家境困难,上不了高中。经了解,这个初中毕业生在湖南怀化新晃,父母抚养两个孩子,按照湖南人外出打工的传统,供养子女读书应该不成问题。但由于这个家庭双方老人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子女照顾,这对父母就不能外出打工,仅靠种地和打零工的收入,除了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根本无力承担一个高中生一年一万多元的学费和生活费。
类似的贫困家庭在中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绝不是孤例。我一个同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家境贫困,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到广东打工。失学的经历,使她立志帮助更多有类似经历的失学孩子,在惠东打工时,她每月工资只有几百元,却拿出一半去救助失学孩子。20多年来,她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后来的QQ群微信群,直接间接救助了上千名山村失学孩子,可喜的是,那些被救助的失学孩子如今长大成人,许多人也加入了救助失学孩子的队伍之中。
那些家境贫困的失学孩子,原本就该享有全民义务教育的权利,家境再困难也应该由政府来兜底,可惜政府在国力大增财政丰盈的辉煌时期,在民生投入上还远远不够,无论是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只是满足了一小部分人的需要,而更多人完全处于自给自足自生自灭的状态。
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而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而国家统计局长期以来并没有对中国的基尼系数进行调查,其理由是基尼系数的计算过程比较繁杂,计算方法也不统一,所以现在不统计这一指标。
国家统计局没有能力统计中国的基尼系数,不等于这个数据统计不出来。据世界银行的报告,1960年代,中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到0.18,1980年代为0.21到0.27,从2000年开始,中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
世界银行的报告很能说明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即使不是当今世界最大,也属于最大之一。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极少数富人的收入早已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的超级富豪,比如一些地产商、国企高管、资本大鄂、权贵官员……而绝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庞大的低收入群体面对通货膨胀,生活成本和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日本在战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国民收入很快赶上并超过了欧美发达国家。韩国也是如此,韩国60年代人均国民收入不过90美元,1995年突破1万美元之后,2007年进一步突破了2万美元。至于其他西方国家比较起来意义不大,只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德国2009年的贫困线标准是每人每月929欧元。按照这个标准,德国有10%即1000多万的贫困人口。2011年,美国发布的贫困线标准是一个四口之家一年22350美元,相当于每年14万人民币。官方媒体也曾笼统称,每6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这样的贫穷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