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仍然是全球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者,工业制造基础能力相对来说雄厚(对比来看,上世纪拉美地区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是其经济转型不成功的重要原因),这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了产业基础;但作为全球十多年的制造大国,已开始面临美国制造业回流,东南亚、南亚及非洲地区国家强有力的制造业竞争,且趋势更为激烈,我国产业经济转型外部环境不容乐观。产业的概念介于微观经济细胞(企业和家庭消费者)与宏观经济单位(国民经济)之间的若干“集合”。现代经济社会中,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居于不同层次的经济单位,企业和家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小的经济单位。整个国民经济又称为最大的经济单位;介于二者之间的经济单位是大小不同、数目繁多的,因具有某种同一属性而组合到一起的企业集合,又可看成是国民经济按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这就是产业。
为适应产业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在进行产业分析时的不同目的的需要,可将产业划分成若干层次,这就是“产业集合”的阶段性。具体地说,产业在产业经济学中有三个层次:(1)第一层次是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产业,即产业组织,现实中的企业关系结构在不同产业中是不相同的。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对该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要实现某一产业的最佳经济效益须使该产业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该产业内的企业关系结构的性质使该产业内的企业有足够的改善经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的压力;其次,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使该企业的单位成本最低。(2)第二层是以技术和工艺的相似性为根据划分的产业,即产业联系。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个产业部门通过一定的经济技术关系发生着投入和产出,即中间产品的运动,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比例关系及变化规律。(3)第三层次是大致以经济活动的阶段为根据,将国民经济划分为若干大部分所形成的产业,即产业结构。如今,面对环境污染与经济持续下行压力,我国经济转型已是没有回转的空间,也不存在任何侥幸。否则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经济增长动力消殆,经济风险加大,我国附加值低的经济结构面对全球竞争将显得非常脆弱。因此,将产业转型置于全球“空间与时间”的格局下来进行研究审视,则显得非常有必要。中国重点产业经济细分领域行业市场发展规模信息:
主要领域公司 |
行业数据(亿元) |
主要领域数据 |
市场数据(亿元) |
3.38*10000 |
5*10000 |
||
2.23*10000 |
4*10000 |
||
5.08*10000 |
20*10000 |
||
0.42*10000 |
5*10000 |
||
5.63*10000 |
10*10000 |
||
11.2*10000 |
15*10000 |
||
6.2*10000 |
8*10000 |
||
6.0*10000 |
7*10000 |
||
4.52*10000 |
10*10000 |
||
6.75*10000 |
10*10000 |
||
1.3*10000 |
2*10000 |
||
1.5*10000 |
5*10000 |
||
0.85*10000 |
1.5*10000 |
||
0.81*10000 |
2.2*10000 |
||
2.6*10000 |
10*10000 |
||
10.5*10000 |
16*10000 |
||
1.3*10000 |
5*10000 |
||
9.5*10000 |
15*10000 |
||
2.4*10000 |
5*10000 |
||
10.2*10000 |
30*10000 |
||
9.2*10000 |
15*10000 |
||
3.6*10000 |
10*10000 |
||
8.5*10000 |
25*10000 |
||
5.2*10000 |
20*10000 |
||
1.57*10000 |
5*10000 |
||
2.2*10000 |
5*10000 |
||
1.78*10000 |
5*10000 |
||
7.8*10000 |
15*10000 |
||
5.5*10000 |
20*10000 |
||
2.3*10000 |
5*10000 |
||
0.55*10000 |
5*10000 |
||
12.3*10000 |
30*10000 |
||
1.65*10000 |
10*10000 |
||
0.15*10000 |
0.5*10000 |
||
3.1*10000 |
10*10000 |
||
0.21*10000 |
0.5*10000 |
||
10.2*10000 |
15*10000 |
||
0.92*10000 |
3*10000 |
||
0.15*10000 |
0.5*10000 |
||
1.3*10000 |
2.5*10000 |
||
1.82*10000 |
10*10000 |
||
0.53*10000 |
1*10000 |
||
0.53*10000 |
1.5*10000 |
||
0.19*10000 |
5*10000 |
||
128.8*10000 |
200*10000 |
||
117.4*10000 |
200*10000 |
||
1.04*10000 |
5*10000 |
||
9.3*10000 |
20*10000 |
||
1.2*10000 |
3*10000 |
||
50.2*10000 |
55*10000 |
||
4.5*10000 |
20*10000 |
||
12.5*10000 |
15*10000 |
||
3.5*10000 |
8*10000 |
||
4.1*10000 |
10*10000 |
||
5.1*10000 |
10*10000 |
||
2.61*10000 |
5.5*10000 |
||
1.3*10000 |
2*10000 |
||
0.24*10000 |
0.62*10000 |
||
0.12*10000 |
0.55*10000 |
||
1.53*10000 |
3*10000 |
||
1.52*10000 |
3*10000 |
||
2.11*10000 |
5*10000 |
||
0.51*10000 |
2*10000 |
||
0.22*10000 |
1*10000 |
||
1.82*10000 |
10*10000 |
||
6.3*10000 |
12*10000 |
||
2.5*10000 |
5*10000 |
||
1.1*10000 |
2*10000 |
||
1.7*10000 |
3.5*10000 |
||
0.6*10000 |
1*10000 |
||
0.05*10000 |
0.1*10000 |
||
0.038*10000 |
1*10000 |
||
0.52*10000 |
2*10000 |
||
2.7*10000 |
3.5*10000 |
||
3.5*10000 |
5*10000 |
||
26.2*10000 |
50*10000 |
数据资料来源:KPMG、McKinsey、PWC、CSSN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产业经济是居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是连接宏微观经济的纽带。
从我国国情来看,我国仍然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并且大规模存在,这些产业往往是就业群体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是出口贸易的主体,但这些企业却消耗大量的资源,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形成产业发展根本矛盾。根据中为咨询网观察,同时这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根本国情,过往欧美日韩等经济体并没有出现过,导致这也是我国解决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的根本所在。首先,我们国家不能大规模转移中低端产业,这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出口创汇以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同时也会影响到大量群体的就业;其二,我国又不能随意淘汰落后企业及污染企业,因为现实我国存在大量的落后产能及污染中小乃至大型企业,这也会影响到GDP增长及就业问题;其三,我们国家不能简单地通过技术方式来升级产业与保护环境,造成企业成本增加,影响企业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使得产业经济发展出现不适应。
面对过往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不曾发生的局面,必须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来解决,把“解决就业、保持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现阶段工资增长仍是主要方面)、防治环境污染、实现中低端产业转型升级”几方面问题统筹来解决。这就需要国家中央层面的战略远见与耐性,需要政府社会的卓越执行保障力,需要调动全民参与的积极性,更需要创新政治经济制度与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因为我们今天面对的是全球最大产业转型升级经济体,因为我们未来要面对中国梦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