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跟蚂蚁金服到底掐个什么劲儿?


今年是第七个双11,虽然这个节日是阿里巴巴在2009年发起的,但其实已演变成一个全体电商的节日,大家都想在双11发展业务占领市场。当然,如果没有全体电商的参与,双11也不会那么火爆。今年的双11与往年不同的是,双11除了在网购交易方面的激烈竞争外,阿里与京东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也强势上位,将双11当成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蚂蚁金服因为有支付宝的缘故体量庞大,做业务相对容易,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业务基础,但其对手京东金融的发展速度则更为迅速,通过极强的创新能力和执行力,快速而坚决地完成互联网金融全线布局,在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等七大业务线上对蚂蚁金服形成强烈冲击,与其并列互联网金融第一阵营。

京东白条是京东金融毫无争议的创新产品,无年龄及人群等条件限制,用户可享24期免息,可以打白条从京东网购商品。白条上线一年半以来增长迅猛,用户使用白条分期后,月均订单金额增长98%,利用白条可买的京东商品已超千万,每月使用白条下单次数为3.87次,目前白条的整体授信额度为3000亿元。

蚂蚁金服的“花呗”直接对标京东白条,也是一种消费金融信贷产品,使用量不祥,数据不祥。但通过观察京东白条和花呗在今年双11的推广力度,应该可以看出谁更有气势。花呗今年免息分期额度增加1000万,女性用户从本月4日开始提升额度。与天猫联合放出100万款免息分期商品。

京东白条今年双11投入4亿,不管移动端还是PC端都是24期免息。在额度上,对所有白条用户最高2000元的额度提升,用户最长可以超过两年还清,不收任何手续费。从推广力度上看,京东白条的力度比花呗更大,玩法更多。

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京东金融对商户端的授信总额超过500亿元。相比之下,蚂蚁金服做商户端信贷的网商银行,在促销力度上就小了些。虽然网商银行对商户的单笔授信额度最高可达500万,但授信规模只有300亿,本次双11贷款打八折,这些政策相对来说更向大卖家倾斜。

在保险方面,蚂蚁金服的主要险种有退货运费险、物流破损险、天猫正品险、品质保障险等,这些都是防御性险种,主要目的是为弥补天猫等网购平台上的不足而设。这里面存在悖论,这些保险并不是卖得越多越好,因为那意味着购物无安全,简单的消费过程还得买保险来保障自身权益。但如果网购环境真的很好,这些保险也就没什么用处了,更没什么人会去买。

京东购物原本就很安全,因此京东金融不必去管网购安全性保险的事情,可以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本次双11京东金融于中国人寿合作推出了“买贵管赔价保险”,在购买价保服务之后30日内,京东销售商品由于市场等不可抗力导致商品降价,对于客户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提供一次理赔服务。“忘穿秋裤险”也是与中国人寿合作推出的,购买保险的用户,在2015年11月22日到2016年2月4日期间,因意外伤残、冻伤、摔伤、感冒导致的医疗费用可或理赔,最高理赔1111元,购买此产品最高获赔1111元。京东金融正在开始把保险这个乏味的品种,玩出新意,玩出花样。

京东金融成立两年来,较好实践了孵化于京东,反哺京东的目的,用高度创新的理念与较强的执行力,快速升级各个业务线跻身第一阵营,与母平台实现良好互动。京东金融第一个拿下的业务是属于消费金融的白条,这是直接面向C端用户的,也是最难做的业务。白条横空出世后实现了非常快的增长速度,发展形势喜人,而紧随其后的其他金融线业务,在传承了白条的技术、风控等核心思想与做法之后,自然也是一通百通了。

京东金融目前在业务线上已发展完备,蚂蚁金服有的京东金融也有,在理财和众筹领域,京东金融的产品线布局甚至要超过蚂蚁金服。当前形成一种态势,京东B2C在大促时不是独自在战斗,京东金融往往会成为冲锋陷阵的先锋,对网购平台的业务形成强大助力。在京东金融强势崛起的背景下,蚂蚁金服并未能如愿控制局势占得上风。

双11期间,京东金融推出多快好省的策略,这些与京东平台优质用户理念相吻合的主张,获得广泛认同。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京东金融已代表一种互联网金融的新势力,在京东商城成功阻止天猫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