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过去一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无边岁月眼前过,行业风云一纸间。作为中国黄金产业的观察者、思考者和推动者,我们试图找到一个可以概括黄金产业过去一年的关键词—“变革”也许最为合适。
是的,我们相信,中国黄金产业已经迈入了不可阻挡的变革时期。未来几年将是中国黄金产业不断深度调整,重构产业格局,大融合、大洗牌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中国黄金产业不断走向国际,拥有更多话语权、构建黄金产业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过去是将来的镜鉴。2014年,在中国黄金产业发展史上注定无法被忘怀。
过去一年,首届中国国际黄金大会召开,全球黄金产业翘楚会聚北京,初显中国黄金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和号召力;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上市,“上海金”起步走向全球。
过去一年,在国际黄金价格的低位振荡中,中国黄金产业的市场环境、发展速度、增长动力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有人认为“寒冬”还将继续,有人坚信“春天”已经不远。
过去一年,中国几大黄金企业的领军人物多次座谈,“独行快,众行远”,他们初步达成抱团取暖、发展共赢的共识;谈发展质量的多了,讲发展速度的少了,黄金企业已不拘于本行业的经验交流,开始向外“取经”。
显然,在过去一年里,中国黄金产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奋起与徘徊交替,影响中国黄金产业的一系列变化正在持续,在这种变化背后,则涌动着一股变革的力量和对发展思维的冲击与再造。
变化并不可怕,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只有变化本身;可怕的是对变化悄然不知、束手无策、随波逐流。对于新形势下的中国黄金产业来说,让更多的企业具有变革的力量,以适应“新常态”的要求,已是当务之急。
对我国黄金企业来说,变革可以从“转型”和“创新”两个维度去剖析。一方面要从追求规模效益和投资驱动,转向依靠创新带来全行业的质量型增长;另一方面则要进行战略方向的重新审视,发掘新的效益增长点。转型关乎发展方向,创新决定发展质量。
就转型而言,我国几大黄金企业大都是国有企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国有企业改革制定了宏伟蓝图,特别是“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为国有企业战略转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另外,在产融结合盛行、泛金融化的今天,凭借黄金的金融属性,如何做好、做大金融产业相关业务,值得行业思考。
就创新而言,虽然我国是全球产金第一大国,但管理水平、科技水平,相比于世界先进国家,差距还较大,还需要中国黄金产业持续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强做优产业。
其实,无论是“转型”还是“创新”,归根结底都是企业应对环境变化主动采取的变革之举。变革的可以是前沿技术的研发应用,也可以是商业模式与经营方式的拓展革新。不同的企业存在“术”的差异,背后的变革之“道”却贯然相通,那就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黄金价值的追求。
在变革的道路上,纵有千难万险、千回百转,也不能轻易改变初衷、半途而废。这考验的是黄金行业企业的定力、智慧和勇气。即便面对惊涛骇浪,总会有人扬帆出海。对中国黄金产业来说,更远大航程的船票,已被大时代派发到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