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乡,情感耕田


短短的八字标题,却让我冥思苦想数日。“上山下乡”四字,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之所以用“情感耕田”与之相呼应,一来为了押韵,二来只有这四个字在动词、名词、副词之间互相转换所展现出的不同含义才能完整且深刻表达上山下乡背后所深藏的充沛情感。在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的雨季,他们背井离乡,远离喧嚣的都市,在茫茫群山环绕的山沟沟中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带着情感在耕田,尽管这种情感中充斥着困惑、不解、迷茫,甚或是愤怒、仇恨——不,也许他们当中的很多人确实是非常激动地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也许他们是完全心甘情愿的。这是一段情感复杂,剧情跌宕的岁月,无数情感丰富的青年个体在此交融相会,演绎出了一幕幕激荡回肠的青春剧目。社会万千,人生百态,在这十年的时空交织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十年!大山!这就是耕种情感的田地!
国庆长假第一天,带着父亲母亲驱车前往漳州南靖的一处小山村——和溪,这就是他们上山下乡的地方——不,是他们“情感耕田”的地方。于我而言,这个僻静山区中的小山村并不陌生。当我也正是十六岁花季时的青春年少,在隆冬时节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大山,一望无尽的翠绿、高耸入云的大树、整洁干净的稻田、涓涓细流的小溪,我不禁疾呼“我要留下来,我不回城里了”——年少无知的戏言。长假中的出游,对我来说更像是对都市生活的短暂逃避,躲到大山沟中呼吸别样的新鲜空气,心情是愉快舒畅的。而对父亲母亲而言,这是对那段尘封岁月的一种纪念,不愿想起,但又情不自禁时常想起,抹不去、逃不掉、躲不过,深深地印刻在他们的情感田园,心绪五味杂陈,无以言表。
他们那代人是不幸的!在强大的国家意志面前,任何个体的喜好、情感、兴趣全被冲刷得支离破碎。他们那代人掉进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时代陷阱,被抹杀的青春、被剥夺的知识、被压抑的情感,一个国家可以亏欠整整一代人,而且,是无法弥补的亏欠。幸运的是,在时代陷阱里,很多人完成了自我解救。父亲弃农从军,转而回到了城里;母亲隐忍坚持,最终回到了城里;伯父走进大学,分配到了城里。城市户口可以失而复得,美好生活能够重新搭建,然而情感田园中的那块深深烙印却挥之不去。不管是叹息、怨怒,甚或是对国家意志的仇恨,在时空转移中已经随风而去,残留在他们那代人心中的只是一种苦并快乐着的甜甜回忆。
他们那代人是幸运的!在国家意志的大熔炉里,每个个体拥有几乎完全相同的人生经历,他们拥有太多的共同语言,青年,壮年,直至晚年,他们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共同回忆那段大山中的青春岁月,回忆那些共同相识的故人——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山里的,感谢生活的历练,感尝自我解救之后的那份喜悦,感慨世事沧桑和岁月流转。与之相比,我们这代人是不幸的!留在我们共同记忆中的无非就是一些令许多人荒废学业的电子游戏,和在精神产品匮乏的年少时期一些如今看起来有点土的电视剧。随着时代巨变,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语言更加鲜见,随之而来的却是在物质财富爆发时代的各种不同经历和同代人之间情趣、认知、心态的分崩离析!相比于父辈,我们这代人是时代的幸运儿,但我们却是精神的贫瘠者!
十六岁时大山沟带给我的美好印象在我弱冠之年即遭破坏。时隔五年,我再次走进大山,彼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已历经多年,广袤国土上的芸芸众生都充满着对生产的冲动和对财富的渴望,僻静的小山沟也未能幸免。随之而来的便是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十几年过去了,如今大山沟的境况更是让人心忧,青壮年劳动力几乎全部外流,田地荒芜,污水横流。一座中等大小的方形土楼已经年久失修,竟然只有五位老人留守其中,村中也未见新起的楼房,田地中长满野花,青壮年已不愿务农,不愿留在农村。父亲母亲有些感伤:原先这座楼多热闹啊,傍晚时分,十几户人家一起煮饭,炊烟袅袅……
我突然有一种预感,关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国家政策也同样掉进了一个巨大的时代陷阱。八年前,中央政府信誓旦旦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意图扭转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农业和农村所一直存在的衰退迹象。然而,彼时中国经济还处于加速工业化时期,劳动力人口依然大量过剩,生产要素向城市经济体集中依然是市场经济自由选择的结果。与上山下乡不同,此时国家意志终究无法战胜自由市场经济。因而,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收效甚微。
当下,中央政府反其道而行之,不再执着于新农村建设的旧口号,而是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新战略,将经济发展重点重新聚焦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一直强调的小城镇建设。诚然,小城镇建设确有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但是这种战略的出发点还依然是依靠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口转移来推动经济增长,依然是工业化思维。殊不知,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量已经出现了绝对数下降,人口拐点悄然降临,同时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到了临界点,破坏程度再也不容许有一丁点的加重。此时,客观条件和动力已经成熟,正是扭转非理性工业化思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时机。经过八年的失败经历之后,中央政府的政策再次转变,然而这样的新政策似乎再次与现实背道而驰。
希望这一次国家意志同样无法战胜自由市场经济,希望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好,农村越来越兴旺。
故地重游,故人相逢,这是何等的快事!土楼里的一位长者笑着对父亲说:“你变胖了好多啊,以前你们两兄弟多辛苦,两个人只有三条裤子,轮换着穿!”父亲哈哈大笑,这种大笑既是默认,也是在成功之后对过往艰辛的一种感慨。对于我们这代人,这种贫穷是我们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象过的。幸运的是,父亲、母亲、伯父的自我解救都非常成功,如今父亲的哈哈大笑更像是对战胜艰辛和贫穷的成就感的彰显。我不禁感慨万千,如今财富之殷实、生活之美好也许也是父亲母亲、伯父所从未想象过的。我不禁想说:爷爷奶奶,后辈们没给您丢脸!
 
 

                                                                         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