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前不久,韩国还是中国近邻中唯一未对其海外投资迅速增长表示担忧的国家。但近几个月所发生的事,尤其当该国济州知事元喜龙刚上任就对中国投资叫停,招致中方反对后,韩国舆论场也开始存在矛盾心理,并对中国投资“欲迎还拒”。
7月31日,元喜龙召开上任1个月的首次记者会,明确对中国投资叫停,两个在今年5月被前任道政府批准的大项目“一个事实上取消,一个要求重新审批”。即对中国绿地集团的“梦塔”项目事实上采取不允许建设态度,对蓝鼎集团的“历史神话公园”项目要求重新设计并审核。
由此可见,元喜龙似乎在和中韩合作项目较劲。刚上任就对前任批的大项目全盘否定,给人的印象是“太霸道”。正因他对中国投资者的“挑衅”,济州民众的反华情绪也在蔓延。与此同时,一些中国企业因此也改变原先想在济州岛投资的想法,因为“谁还会去换知事就连制度都变的济州岛投资”的想法正在中国人之间流传。
客观地说,当前中韩两国无论政治外交,还是经济合作都处于顺风顺水的发展阶段。但元喜龙作为一个地方官员,这个时候对中国的投资叫停,在政治方面不合时宜,在经济合作方面更没有道理。
近年韩国经济持续低迷,内需动力不足,因而对外资的渴望远胜以往。为吸引外商投资,韩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投资移民和房地产优惠等一系列政策。韩国仁川、新万金产业、光阳湾等8个自由经济区均将中资企业作为主要的招商对象。
正如此,近两年来,韩国的兼并收购市场就成为中国资本的天下。据韩国金融监督院等机构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最近5年流入韩国的中国资金增加了43倍以上。仅以2014年上半年为例,中国对韩国的投资同期相比,就增加了9600亿韩元(约合56.64亿万人民币)。
然而,大量中国资本的到来,受到的不全是欢迎。韩国《中央日报》评论委员李正宰9月19日在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人改变韩国的不仅是首尔明洞和济州的街道风景,就看几个数字吧,真相往往藏在数字背后。透过中国投资巨额数字背后,具有两面性。有些数字有利于韩国经济,而有些数字则相反。
李正宰认为,迄今为止,与过去没什么不同。如果增多就会变得不同。韩国这片土地上的中国人和中国资本如果增多会出现什么事情呢?大家担心中国对韩投资的迅速增长,这样说“在韩中两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我们很可能成为第一代也是最后一代让中国人给我们做足疗服务的时代”。
韩国人的这些心态,并非少数人才有。这反映出他们的认识是自相矛盾的。可以说,韩国人现在纠结的是,一方面韩国经济依赖中国的局面日益深化,另一方面,韩国对待中国投资的态度又存在矛盾心理。
的确,韩国经济依赖中国的局面日益深化。贸易、投资毋庸置疑,在内需市场、金融、房地产等几乎所有经济领域,中国都在发挥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有韩国专家甚至表示,不应一味地对中国资本敞开大门,而应对中国投资的性质加以考量。
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面对中国的崛起,韩国人既嫉妒又惧怕。原因很复杂,既与朝鲜半岛处于分裂状态、韩国同与中国构成地缘竞争关系的美国缔结军事同盟有关,也与韩国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深有关。这种矛盾的处境,使得韩国在处理与中国投资时,难免患得患失。
那么,中国对韩国投资究竟冒犯了谁?通过以上的分析,答案就再清楚不过了。虽然叫停中国投资的元喜龙是济州当地人,对市民保护环境的要求比较敏感,但是,韩国人的排外意识,在一些政府官员、知识分子以及一些青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元喜龙新官上任,就否定前双方政府签署的协议和承诺,那么对中国资本今后投资韩国必将产生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