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19号在与香港新民党代表团的会谈中,重新提到关于普选爱国爱港的前提。新民党副主席田北辰引述张德江的话称,爱国爱港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决不可以反对共产党。
香港新民党副主席田北辰在会谈结束后向媒体透露,张德江在提到普选问题时重申了爱国爱港的前提,根据他的理解,这个前提并不意味着行政长官一定要爱共产党,拥护共产党。
田北辰:“他说,如果参选特首,我们将来的行政长官一定要是爱国爱港的人,但是他不需要爱共产党,不需要拥护共产党,但是你不能反对共产党,不能反对一党执政,这是宪法。其实对于爱国爱港来说,这个定义就宽了很多很多。”
对新民党,张德江在会谈中建议可以适当的扩大政党光谱,站在更加理性的立场上帮助特区政府施政。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也表示,在下一阶段将积极的参与到咨询工作,来争取立法会不同党派议员的支持。
叶刘淑仪:“在第二阶段,我们会继续就提名委员会的组成,提名的方法,普选的阶段是不是两轮投票,门槛的问题提出意见,委员长也强调,泛民的光谱也是很大的,中央从来没有说过‘他们所有人都是不爱国’,也没有一竿子打尽一船人,我们会继续争取立法会不同党派议员的支持。”
爱国爱港的标准是什么?近来在香港和内地引起广泛热议。此前8月31日,负责香港政制改革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飞在回应英国金融时报记者提问时,也明确谈到这个话题。李飞表示,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必须由爱国爱港人士担任,这是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基本法规定行政长官的法律地位是“双首长”、“双负责”。所谓双首长,就是行政长官既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既要对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也要对中央人民政府负责。
李飞说,这决定了香港特区的行政长官必须拥护中央政府,必须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包括特别行政区在内。如果香港的行政长官与中央对抗,不爱国爱港,那么可以想像,在“一国”之下的“两制”就行不通,“一国两制”方针就要告吹。
李飞指出,从1949年以来,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全体人民发挥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战胜了各个方面的艰难险阻,发展到今天。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地位。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全中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所以,拥护这样一个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的行政首长来说,是不言而喻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的谈话,实际上定义了爱国爱港的标准,只要不反对共产党,就是爱国爱港,就有资格参选特首。此前《环球时报》也明确指出:有人不断宣扬“爱国不等于爱党”,把爱国和爱党对立起来,必须抵制。《环球时报》强调,中共已执政65年,党员规模超过8000万人,早已不是西方体制所定义的“政党”,中共凝聚了这个复杂的国家,全面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要在现代中国的概念中抽掉中共元素是做不到的,这样的中国几乎是空的、假想的。
香港《苹果日报》此前引述法新社报道称,张晓明8月19日与泛民议员会谈时曾发表“你们能活着显示国家的文明和包容”(The fact that you are allowed to stay alive, already shows the country’s inclusiveness)的言论。
张晓明被引述的这句话,最早出现在路透社9月11日发出的另一篇报道中。路透社的报道引述两名与会者透露,张晓明是在泛民议员梁耀忠问及北京是否会容许任何民主派人士参选特首时,作出上述不客气的回应。
报道也说,张晓明表示北京允许像梁耀忠这样的民主派人士继续参选立法会已反映出“包容”的态度,并坚称香港下一任特首一定得由“爱国人士”担任。
报道刊出后令香港舆论一片哗然!有网民在《苹果日报》网站留言称:“原来‘活着’不是我们的权利,而是因为你‘包容’”,香港《大公报》随即抨击了《苹果日报》:“显而易见,这是典型的《苹果》式抹黑,任何受过正常教育的人、任何有稍微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该报描绘之事是绝无可能的,更是经不起任何的常识推敲。”
9月12日,各大媒体网站发表了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的公开声明:关于“还活着”说法的一点澄清,声明说:今天香港某报引述一家外国通讯社的报道,披露我与“泛民”议员上月中旬的谈话内容,并冠以赫然通栏标题——《张晓明:泛民能活着,足证国家包容》,其用意之恶毒一目了然。
香港政局发展波诡云谲,矛盾和争执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特首候选人的产生办法,是否公平与开放。“一国两制”作为一个完整有机的政策方针,高度考验着中央高层与全港市民,中央高层以及派驻官员是否有信心面对香港的政改与普选。
实际上,《基本法》的制订和形成,早己涵盖“爱国爱港”的内容。人大决议专门提出特首“爱国爱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基本法》和港人缺乏信心,害怕放开普选,香港人会在2017年选出“叛国卖港”的特首。然而从香港的文化生态、公民素质、社会结构来看,选出这种特首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香港的国防与外交完全由中央管控,经济发展也离不开大陆支持,中央政府大可不必担心香港“独立”或“分离”,倒是恐吓和管控,会渐渐失去民心,最终导致香港人心溃散。
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驻港官员抑或官方舆论,面对香港的政改和普选议题,都应该多一些理性和智慧,少用恐吓过激的言语,维持“一国两制”的格局,不仅有利于香港的稳定和发展,更有利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及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