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肋必须有足够的脱模斜度
肋的底部和端部呈圆弧过渡,尤其是底部.要防止应力过于集中而影响制品的质量。
肋和侧壁相交接的地方通常是用一定半径的圆角过渡.一方面可以改善充模特性,另一方面可以减小局部应力集中的可能性,并使壁厚的改变更加平缓。
加强肋的高度不要达到制品的支承表面或与肋邻接的制品边缘,应留有0.5 ---1. 0mm距离,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到支承面,而且还不会引起制品支承面的变形(还可不必担心肋所加强的表面的较大变形),如图2-13所示。
当然,加强肋壁厚较大(相对于制件主体的壁厚来说),有可能导致凹痕和收缩孔的形成,如图2-14 (b)。
如果肋基部的圆角半径过大,也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问题,如图2-14 (c)所示。
尽管采用较大的圆角半径在理论上能减小局部应力集中,但是过厚的断面和过大的半径都会导致收缩应力和收缩孔的形成.这将降低该区域的极限强度.因为收缩便刚性和脱模的制品表面积都会减少。
肋的最小实际宽度受充模因素的限制,而其最大宽度却受生产制件所用聚甲醛材料的收缩特征、对制件的包装方便性和制品的平滑外观(光洁度)要求等因素制约。
肋的最佳设计必须集中于一F述几个方面:选择适当的肋的间距、高度、壁厚、拔模斜角、制件壁厚和肋圆角半径。
如图2-15所示。通常,肋每边的斜角(e)取0. 50-1. 50,肋的高度L(5h〔常取(2.5^-3.5) h].肋间距)3h,肋根部半径(R)为(0.25-0.40)h,肋的厚度取((0.4-0.8)h。
当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所用的材料和具体的设计要求来确定上述尺寸。
更多查看佳鑫塑胶网:www.jiaxins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