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智慧翻倍的六个个思维》04建立正确的思维程序C


 《让你智慧翻倍的六个个思维》04建立正确的思维程序C

【思享者语录】

1思维的程序性,要求我们做事从整体出发,再细分需求。新的问题和麻烦又出现了,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有些事情需要他人来完成,往往我们会因此而等待、停止,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

2. 很多时候我们过分强调自我的概念,将“我的”与“周围人的”严格区分,忽略了“周围人的”资源也是可以为我所用。一个人是否成功,并不取决于自身的气力,而是能够使用的气力。

3.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他人。这个道理我们都懂,然而却很难做到,就是因为我们缺少思维的第三个程序——协同供应。

提到思维的程序,我们首先要从整体出发,追求长远利益,然后细分需求,从可为之事入手,变“不可为”为“可为”。然而在细分需求之后,新的问题和麻烦又出现了。

整体目标的完成需要不同部门的协同作战。如果其他部门不配合,或者配合不到位,就会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工作,甚至影响整体目标的实现。由于这些工作是不受我们控制的,我们常常会选择等待,从而导致行动停止。

例如,生产部门正在加班加点赶制一批设备,然而采购部的物料却迟迟不到位,催促了几次,仍然没有进展,于是工作只好停止。

这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应该启用的是思维的第三道程序——协同供应。他人的不配合,或者事情不受控,是工作中的常态,因为没有人有义务完全配合我们的进度。当遇到这一问题时,如果能够凭借自身的努力,协同资源,驱动他人来共同推进问题的解决,这就是协同供应思维方式的价值所在,也是自身能力的体现。

听上去简单,无非是驱动他人共同完成目标,然而真正在实践中却未必能够做到。

例如,在辅导企业时,我认识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副总经理。有一次,公司安排我主持一次重要的项目启动仪式,该项目正是由这位副总负责的。

前一天我们进行了详细的会前交流,并安排了相关事宜。可是第二天在活动现场却发现这位副总并没有出现,查问一下才知道原来是秘书忘记通知了。后来又临时通知,副总这才到场。

当然,就这件事情而言,这位副总是没有问题的,是秘书工作没到位,没有接到通知就不过来,这本身无可厚非。

然而,换一种思路来考虑,启动仪式这件事情副总提前是知道的,而且也明白这一仪式与他的工作息息相关,如果来参加,肯定会有助于他的工作更好地开展。如果仅仅是秘书工作没到位,他就一直被动地等待,就相当于失去了将工作做得更好的机会。或许仅仅是主动打个电话或者多问一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呢。因为他人的过失,导致自己工作的停止,这岂不是很可惜。

落水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喊“救命”,可是在生活中,当行动受阻时,我们往往连这个呼救的本能都失去了。

有一次在海滩,一位六七岁的孩子,正在用力搬起一块石头。可是石头实在太大了,孩子使出了浑身的力气,石头毅然纹丝不动。他并没有气馁,拿来木板来撬,想尽各种办法,在折腾了十几分钟之后,终于放弃了。

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放弃了呢?他无奈地看着我,说自己已经用尽了最后的气力了,实在没有办法了。那你为什么不让周围的大人帮助你呢?他迅速反应过来,问我叔叔愿意帮助我吗?我当然愿意,毫不费力地将石头搬了起来。小朋友非常开心,因为他的愿望实现了。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这个小孩一样,过分强调自我的概念,将“我的”与“周围人的”严格区分,忽略了“周围人的”的资源也是可以为我所用。即使发现“周围人的”工作不到位,没有大人主动去帮助这个孩子挪开石头,孩子也只是在暗自抱怨石头太大,却不会主动向大人寻求帮助。

抱怨是于事无补的,问题依然存在。如其抱怨他人,不如反问自己,从自身找原因,通过改变自己,达成愿望。这就需要协同供应的思维,当我们面对问题时,主动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动问题的解决。

很多人会抱怨自己怀才不遇,能力得不到赏识,空是一匹千里马,却没能遇上伯乐。其实,能力是需要展示的,协同本身就是展示能力的机会,如果你能够在面对问题时,协调驱动他人共同参与,完成他人无法完成的任务,你的能力势必能够获得赏识和重用。

古语有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立身修德、通达事理,应该让别人也同样达到,通过改变自己,进而改变他人。在行动停止后,启用协同供应的思维方式,通过自己的行为驱动他人,有时可能我们往前迈出一小步,事情就会拥有大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