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战争会因过于荒唐而避免吗?
中日做了有利可图的,35年以上的双边生意,总不能说不做就不做了,并且,从此以后就改打仗了吧?况且,在此之前的两国之间,除了一阵阵偶尔的争吵之外,其余绝大部分的时间里,也都还是以埋头做生意为主。谁能料到就这样两个长期致力于全面贸易的国家之间,会因一个与巨大的生意利益毫无关系的荒岛,而顿生嫌隙呢?并且,它们还在口头上一再声称,不惜要将无法调和的冲突意志,以国家层面的战争行动的方式相互诉诸。
时隔近七十年,中日之间会再次点燃战火吗?照这样的情景看来,武士道残忍的烧杀抢掠与中华全族同仇敌忾杀鬼子的情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在这两个如同世仇的邻里之间,何时点燃战火,何时又是和煦的东风,仅经历近现代的战乱及其反思看来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看清中日关系的原貌,还就得经历如今由生意市道过渡为危险的对峙险境的时期的磨砺,才能完整的认识到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多么的脆弱,以及它们之间的和平与贸易舞台的下面,都潜藏着怎样的可怖危机?
对此,中日两国的认识是并不充分的,当然,作为意图从中渔利的美国或欧俄就更是没打算有所认知。如此,中日之间本就没法预测的格局,经由平静淡然走向波谲云诡之后,人们才能意识到两国关系中那根深蒂固的敌对基因原来就不曾离开过,只是当人们在势所必然时安心于被喧哗所掩盖而已。
日本列岛与东亚大陆之间的固有对立,并不能归咎于某一个时期、古时朝代甚或历史人物,正像英伦三岛与欧陆的对立与疏远所展示出来的类似状况那样,那实际上是一种固有的地缘关系,连历史都改变不了它,因而谁也改变不了。同样,德法对峙的同态竞争却不同于中日,因为日本没有类似的陆上资源纵深与同态国力较量所拥有的,与中国类似的边际条件。因此,要想找到中日格局的类似前途的参照样本,其实是很难的。英伦与欧陆,法徳之间那么敌对的格局,却因为统一欧洲的形成,而化于无形,而中日的捏合与东亚经济纽带的拉紧,似乎对于两国与本地区的安全态势并无良性改善。
时过境迁,但在东亚,因为日本岛人的暴虐成性与自大狂悖的本性,而倍受民族仇恨的浸泡,同时,情绪激动的鲜族人,中国人自然被认为是日本人的天敌。此种格局之下,谁也不能对此有所改变,只能听天由命的,任由东亚各国在各执一词之间,眼看着日本与邻国关系走向充满坎坷与灾难的深渊。
实际的政治动力学原理可能发生在夹缝里的日本政权没有太多的选择。如果安倍政权不采用指桑骂槐的,与中国严峻对抗的方针,就不能自拔于美日同盟关系,对日本的过于严苛的束缚。不遗余力的反华成了日本的唯一出路,并且,不惜对此采取军事对抗态势,不然,就不能从国家权力与军事力量上彻底摆脱美国的钳制。日本的正常国家化运动,早晚都会风起云涌,倘若当今的安倍晋三还不能掀翻压在日本头顶上的这一顶沉重的盖子,那么,难道要等到日本老龄化严重到无以回旋的地步,再来拼死一搏吗?显然,对于日本来说,反正横竖都是个死,还不如早死早投胎,这样干绝非莽撞,而是拖死不如冒险一搏的不二选择。
日本的正常国家化本就是东亚正常国家化大潮流中的一条分支,它是否成功,只取决于日本能在多大程度上摆脱美国的约束。而日本的正常国家化究竟能带来什么,那是上帝需要做的功课,因为这个不惜流血而直至玉碎的民族,在试图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时,往往会不顾一切的铤而走险。
日本看清了美国的全球退缩趋势,于是硬着头皮来了一个霸王硬上弓,意图取而代之,一跃成为东亚的主宰。要想唤起美国的所谓觉醒,以制约日本过于突兀的异动及变数,等于是要干扰和改变美国的收缩战略,从而终将不得要领。美国重返亚太在军事力量上只是摆出一个盛大的架式,而在力量消耗与投入上却打算以进为退。美国的暗中退却是为了疗伤,疗其巨大债务所导致的不堪承受的对外用度之伤。日本的猖獗实际上是一种机会主义的狂悖,因为安倍经济学的虚头巴脑实际上不可能是长久之计,加上老龄化的昨日黄花之势愈益抽紧的魔咒,日本国的前途实际上非常渺茫。
正是这种渺茫造成了日本国的地缘政治骚动,但这种骚动有用吗?倘若中日真的发生战争,那它能解决日本的通货紧缩吗?日本的经济低迷导源于日本经济社会结构需要一场彻底的改革,而卖力的反华或发动一场中日大战,丝毫改变不了这些日本国的基础。中日战争对于日本来说犹如火中取栗,谁也控制不了这里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想打一场可控的,因而可资利用的,能振兴民心的战争也救活不了日本的经济。于此,中国也不会任由日本利用,而放弃追求自己经济的外向需求战略。由此看来,中日已经在经济利益上与战略利益上形成了远大于两国修好所能带来的好处的格局态势,这种命中的异数当然就会要了中日友好相处的命!加上美国的退却,它又不想看到中国由此坐大,这就导致了中国在西太平洋上与日美对峙的历史必然。
日本的正常国家化有待于与中国对立,反华成了日本奔前程的冲锋号,而摆脱美国束缚与压垮中国正是日本正常国家化的双重目标。美国被夹在中日两国之间,在由中国控制西太平洋和日本摆脱美国控制之间,在日本坐大与中国崛起之间,在老二与老三挑战老大的谁胜谁负的选拔赛之间,在为自己挑一个掘墓人之间左右为难,委决不下,为此,在不愿接受中国挑战的前提下,又得面对日本的正常国家化运动,并且,这个惯于使用武力的小日本,又非常不幸的选择了一个准备在东亚称霸的暴虐目标。因此,中日争端,对于中日两国而言,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指望美国会真心实意出手相助。
一个经济上不可能实现目标的国家,除了扩张与劫掠它国这一途之外,别无选择。估计日本已经看清了自己的这一宿命前途。所以,日本唯有走与中国对抗并试图战胜中国的武力崛起的道路,因为这样干还存在力量博弈中碰巧取胜的机会。对此,中国没有选择,中国必须做好战略准备,准备与日本在东海,南海以及东南亚陆地上,这个与日本隔海相望的东方的波斯湾地区,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战略升级乃至于战争较量。
老夏
2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