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石佛后有寺的故事
据《淄博市志》载,淄博地区的佛教肇始于东汉时期,南北朝时建寺造像之风渐盛。《淄川县志•卷二下•33页•寺观篇》载:普照寺,城内东北隅,有石佛,高丈余,俗名石佛寺。
说起普照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那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在那时的淄川城里东北角有一天然露天石佛,高二丈。随着佛教的传入和影响的扩大,石佛像前便有了邑人前来供奉。到了南北朝时期,有人说是南朝陈废帝光大元年,有人说是北齐天统三年,应该是在公元567年,当地便因石佛而建起了普照寺。
说的是石佛附近,住着一个泥瓦匠,他不愿看着石佛置身野外与那些香客野餐宿露,就想依佛建寺,让石佛和敬香的人有一个合适的去处。于是,他动手清理好石佛四周场地后开始建筑墙体,等到墙体差不多了准备上梁盖顶的时侯,却发现石佛又长高了一截,只好再把大殿墙体加高。就这样接连几天,石佛不断长高,墙体也不断加高。有一天,泥瓦匠一时性急,举起瓦刀砍在了佛头上,说了声“我叫你再长!”从此,石佛不再长高,后来人们也看到佛像前额有了一个大疙瘩。再后来,大殿建成完工了,这就是淄川普照寺。
普照寺建成后,迄今已有1447年。据淄川有关史料记载:在原县署后东北偶有普照寺,当地人俗称“大佛寺”。其殿堂宏伟高峻,内有壁画,前檐下为二层,有楼梯通其上。殿内石佛高数十尺,卷发似帽,面目慈祥,额头正中有一痣,呈坐势,下衬石座。登楼梯至檐下,可观佛头。传说其身后地下有孔,附耳可闻水声。院内有石幢、塔等。
这就是先有石佛后有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