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8日美的集团停牌以来,业内外一直在猜测小米与美的合作的各种可能性,随着14日晚间美的集团发布公告,这两大企业之间关于资本合作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美的集团于15日开市起复牌,一开盘即强势涨停,股价一度涨至27.17元,收盘于26.18元,上涨5.99%。
美的集团公告,已与小米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美的将以每股23.01元价格向小米定向增发5500万股,募资不超过12.66亿。发行完成后,小米将持有美的1.29%的股份,并可提名一名核心高管为美的董事。小米也宣布了这一消息。
不只是资本合作
从公告内容看,小米与美的的合作除了资本方面的内容外,还包括多领域多模式的全方面战略合作。
公告称,双方将以面向用户的极致产品体验和服务为导向,在智能家居及其生态链、移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多种模式深度的战略合作,秉承全面开放、系统合作、协同发展、共享、融合、优先原则,建立双方高层的密切沟通机制,并对接双方在智能家居、电商和战略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团队,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支持双方相关业务的发展。
美的是国内领先的家电企业,尤其是其白色家电产品,具备齐全的家电产品横向及纵向资源整合能力,拥有全球领先的家电存量用户,2013年家电产品销量达2.5亿台,市场保有量达20亿台,影响全球5亿家庭。
而小米宣布智能手机、彩电和路由器为三大核心业务,在全球手机市场上,2013年小米销量为1870万台,2014年预计将超过6000万台,小米手机已经拥有了相当可观的用户群体。小米生态圈“硬件+软件+互联网服务”三项模式的威力正逐渐显现。
从“黑白电结合”到“软硬结合”
就中国家电行业来说,以往黑色家电、白色家电阵营十分清晰,例如,海尔被认为是白电企业,是因为冰箱、洗衣机业务强势,海信被认为是黑电企业,是因为其彩电业务强势。
奥维咨询研究院院长张彦斌表示,如今,虽然企业主营业务依旧未变,但综合性趋势已逐渐清晰:海尔从上世纪80年代的冰箱厂起步,发展为囊括洗衣机、空调、电视等的综合家电企业;海信集团也通过技术引进和兼并,相继推出了空调、冰箱等产品。
张彦斌认为,这些企业跨界的理由很简单:第一,“黑白结合”的企业,能够更有效率地实现技术、应用在产品层面的交叉融合;第二,消费者、经销商更为青睐这类企业:在这里能完成所有品类的采购,在节约时间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维护成本。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企业进军家电业,家电业反击,“软硬结合”开始出现。例如,原为互联网企业的乐视推出了超级电视,超级电视这样的智能硬件,不再仅仅是工业时代思维下的冷冰冰产品,而是更加注重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融合。
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提醒业界,2014年是中国彩电行业艰难转型的一年,面对互联网企业的兴起,传统彩电企业应抓紧窗口期,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及服务。他开出的药方是:加速产品创新,普及新显示技术和新半导体技术的应用;其次是软硬结合,从硬件提供商向硬件+内容的服务商转型;第三是开拓国际市场,在海外战略中引入更多本地化运作的基因。
从产品合作到全生态链打造
说到“软硬结合”,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近几年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例如,实现三网融合的智能电视、云图像识别智能冰箱、人体状态感知空调等等。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盘点当前家电巨头的表现,家电新品的发布速度和数量远超以往,而软硬技术双升级、融合趋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终端产品是以企业上下游产业链生态建设及整体转型方案为依托的。
美的与小米的合作协议显示,双方将就以下事宜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家居产业链全面协同发展;移动互联网电商业务全面合作;智能家居生态链、移动互联网创新的共同投资,及其他经双方协商一致的战略合作事宜。
陆刃波表示,当前家电产品的需求增长趋于稳定,仅靠数量和价格赢得消费者已经行不通了。只有那些积极谋划战略转型,懂得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围绕产业生态建设打造真正以用户为导向的家电产品的企业,才能巩固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北京参考记者 邓华东)
注:本人作品,原载于2014年12月16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4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