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熠的“不要”
喻建国
熠熠说话表达自己要求的第一句竟然是:“不要,不要!”我感到十分惊奇。不要表示拒绝,表示反对,表示对当前出现的迎向自己的存在要求回避。在我所接触的婴幼儿中第一句说出口的语言是“不要”的,熠熠属第一位。这说明她很有主见,她对迎向自己的存在很善于选择,而对于自己不需要的迎向自己的存在坚决表态:拒绝!反对!
半推半就,不讨厌,不反对,不喜欢,不拒绝,半喜欢半无奈地迎向扑面而来的存在。如果个体意图坚决,就不会出现半推半就。熠熠的“不要,不要!”反映她有很坚强的选择定力,绝不会半推半就。
熠熠学会叫人,最常叫的有:“妈妈!”“爸爸!”“阿姨!”还有“阿爷!”她每天要叫我,叫上十几遍。其实为什么她有这般积极性,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每叫我一声,我都会热烈响应,这种强烈的反应促发了她叫我的积极性。
就在刚才,大儿发出一份视频,拍下了熠熠叫“阿爷”的瞬间。我把这个视频转发到我的亲群中,第一个反应是在温哥华的大孙女发出的信息:“好可爱!!”
接下来第二个反应是来自正在马来西亚出差的大媳:“两个孙女拍马屁,开心死了。”我立刻也做出反应:“会拍马屁是成功人士的一种基本功,是到处受人欢迎的法宝。若是两位孙女牢牢地掌握了这一法宝,将来势必到处逢缘。”
拍马屁是一种现象,个体在人前通过自己的作为使别人开心,这种现象对于别人来说会产生若干种不同内心反应。其一,对于做出使别人开心的作为的人处于反感,就贬称这种作为是拍马屁,企图贬损这种作为带给主持这种作为的个体带来的好处;其二,由于有些人不善于这一利器的操作,心中急煞,骂又骂不出口,只得用拍马屁来调侃;其三,确实有一些人虽然做出使别人开心的作为,但是这绝不是其本意,这是虚假的一种使自己获得某种需要的手段,若是这样,冠以拍马屁就是十分正确的,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拍马屁。
拍马屁的正面理解:个体成熟心态在对人关系上的反映,首先个体悦纳他人,对他人的存在满眼赞许和欣赏,并且通过自己的作为在现场做出反应,这种作为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实际上人的动作往往是心声的反映,如果个体不善悦纳,甚至个体的心态次成熟或是心态不成熟,正态的拍马屁是不可能操持的,也就是该个体绝不会拍马屁,或者该个体虽然有拍马屁的作为,但其实质包含着祸心。其次个体具有利他,利他是成熟心态的首项,个体作为首先考虑到他人,这就是个体操持利他心态的基本着眼处,拍马屁常常能够用语言和动作使他人感受到欢乐、鼓舞和赞许,使他人对自己的作为感到欣许,满怀希望,情绪舒畅。对于心态次成熟或是不成熟的个体来说,因为没有利他的主求,当然也就无从有利他的作为,拍马屁是绝对不会出现的,若真出现了,那也绝对是一种包裹着危害的阴谋。
熠熠不要拍马屁,熠熠要真心表达自己自然生成的成熟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