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末倒置,导致我们在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上的严重混乱!


1、梅西所的足球俱乐部——巴萨梦三队,之所以称为“宇宙队”,是因为他们的控球技术实在太“牛”,“地球人”很难从他们的脚下抢到皮球。那时候的巴萨,赢球是目的,控球是手段;慢慢地,球员们都把皮球“倒”离球门线了,不射门也就罢了,反而又把球“倒回来”——控球已经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为控球而控球,为倒脚而倒脚。结果,球迷看的昏昏欲睡,从此,很多球队也不再惧怕“宇宙队”。这是典型的手段与目的不分而发生的“本末倒置”!

戴明发明的质量管理指导思想,戴明自己是反对认证的。他的观点是,自己的质量自己都没有100%的把握,要请独立第三方来给您发一个证明。可笑吧?后面还有更可笑的呢——既然要认证,可追溯性和有效控制产品质量是目的,记录是手段;但中国的认证咨询师和审核员,记录早已不是手段,而是目的。为记录而记录,为认证而记录说得幽默一点,某某放个屁,也要记录一下,真是无聊至极呀!)。审核时记录资料倒是看得挺严格的,实物质量到底怎么样、那些技术要求、一些实验数据……貌似他们一点也不关心。这是真实发生在我们经营管理领域、也是手段与目的不分而产生的“本末倒置”!

2、老祖宗发明的词组时,是有先后顺序的,例如:质量质量,是“质”在先、“量”在后;强大强大,是“强”在先、“大”在后;惩恶扬善,是“惩恶”在先、“扬善”在后;舍得舍得,是“舍”在先、“得”在后;物美价廉,是“物美”在先、“价廉”在后……然而,现实社会的真实状况,为什么全都是本末倒置呢?是我们智商在滑坡?还是我们压根就忘了本、把老祖宗遗留给我们的精髓文化当耳边风?都忘根忘本了,还谈什么仁义道德?道理道德有不讲了,还谈什么管理?

做了N多年的管理咨询后发现:企业强不强与大小无关。小的未必弱,大的也未必强。小企业往往把产品做得很专业、很精密、很细致、很有特色、很有深度。小也是一种美,小也是另一种强!难怪老祖先发明的词语“强大” ,是“强”在前,“大”在后!

企业应该是先做强(),然后再考虑是否做大()。例如,中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中国是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中国是“贴牌大国”(),但不是品牌强国()——这才是“质量”的真正内涵:先求质,再求量。但为什么要本末倒置呢?……增长也应该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

工作可能死于非命,走在路上可能遭遇走路死,甚至坐公交也可能死于非命……别若无其事,别麻木不仁,也别暗自冷笑……质量质量,是质在前、量在后。当整个社会都迷恋于“只重视数量、不要发展质量”这把魔鬼的屠刀之下发展时,谁也无法安然无恙,因为下一个受戕的对象可能是你(也包括官员及其家属)……到底又是谁带头误导企业重“数量”不重“质量”的?

袁厉害收养弃婴、引发火灾悲剧后,感叹“好人没好报”。这里我要告诉袁厉害的是:中国一句成语“惩恶扬善”是“惩恶”在前、“扬善”在后。所以,一味地只知道“扬善”而不去“惩恶”其实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当然就没有好报啦。“对待恶人的容忍,就是对自己残忍”说的是同样的意思。……大火啊,你为什么总烧向生命却不烧向教训?

3、毛主席说:发展体育运动(手段),增强人民体质(目的)!现在呢,已经演变成“实行举国体育(手段),多拿奥运金牌(目的)。高个子的姚明,在美国NBA获得巨大成功,却在中国男蓝面前,布下了一道烟幕弹。中国男蓝彻底迷失了方向,迷失了风格,还如醉如痴的陶醉在“姚时代”里孤芳自赏、不能自拔。 女排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的“国魂”,多次成功证明“快速多变”的打法,更适合中国三大球。中华台北用“快速多变”摧毁了姚明式的“高大壮”,并且赢了18分之多,给中国男蓝上了最好的一课!事实证明: 姚明式的“高大壮”体系根本不适合中国男蓝!醒悟得了吗?我看是希望渺茫!因为本末倒置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了! 其实:这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何其相似,利己主义盛行,缺乏团队精神,没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识。如果说毛主席为中国留下的是一笔财富,那么这笔财富,也终归到了完全吃光的时候。再雄厚的老本,又经得起多少挥霍?

4、城镇化不是手段,而是目标。只要现在大家多去农村走走就会发现:当前,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并不多!因此,我在想:未来城镇化到底是谁的城镇化?有多大的发展空间?

政策一旦执行起来,目的和手段本末倒置,倒像是习惯成自然了。所以,建议政府文件、领导讲话或公开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应该强制性的表达清楚:是目的还是手段!不然,再继续这样“折腾”下去,造成的资源消耗、资源浪费太触目惊心了!

5、一个法官只要有良知,即使不懂法律条文,也不会做出违反正义的判决;相反,即使他懂法律,把法律条文背得滚瓜烂熟,如果他没有良知,正义就会荡然无存!无法无天不是一个好社会,有法无天也还不是一个好社会。政府制定的法律、企业制定的规章,都必须符合良知,符合天理!任何违反天理(自然法)的立法都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法律,只能被称为“恶法”,中国社会当前最缺的不是法律(企业管理制度)而是天理,导致多少人发出了“天理何在”的悲叹!这就像一个地方治安不好,良家妇女都不敢出门,躲在家里甚至搬去另外的城市,你却不检讨政府责任、打击犯罪、改善治安,偏要本末倒置、反倒怪罪良家妇女为什么不出来仍坏人调戏和侵犯,真是岂有此理!

一个跑错了方向的庞大车队拒不掉头改道,还以投入了多少车辆和驾驶人力,烧掉了多少油料,跑了这么多的里程为借口,坚持要按错误的方向继续跑下去,本末倒置的结果会是怎样呢?当然是死路一条。

6、企业发展,经济发展,要“快”还是要“慢”?

如同汽车必须有发动机和刹车一样,前者决定“快”,后者决定“慢”,一个都不能少。这形象地注解了“快”与“慢”的关系。没有“慢”的安全保障,“快”只是一股难以驾驭的浮躁力量;没有“快”的促进与带动,“慢”则会使世界变得迟滞而落后。只有二者协调,才可以共同保障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

正常的生活、工作应该好比录像机,有时候要按快进,有时候要按暂停。企业发展、经济发展也一样。然而,中国人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经济发展呢?只是不停的按快进,摸不到暂停键在哪里?那么,这录像机迟早不是烧死、就是卡壳坏死,快进键、暂停键将全部失灵。

版权归原“管理慕课(MOOC)网”所有。分享、转载、摘录和引用,请注明出处或署名作者——谢谢你对知识产权保护所付出的行动!为尊重原创者的辛勤劳动,本文注明了原帖出处:
http://www.new-mooc.com/newsContent.asp?id=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