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热煮两江客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晚秋,从北京归来,抖一袭风尘,披蒙蒙秋雨,唐·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从心头荡起。蔡律摄
与伙伴驱车到重庆南山枇杷园火锅,枇杷树下,鲜花丛中,摆的火锅桌子,依靠着山的坡度,依次而上,亭台楼阁,别有风味。蔡律摄
茂密成荫,灯笼高挂,喜迎食客。蔡律摄
重庆火锅是重庆特色的美食,比较原始,没有粤菜做得精致,重庆人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我跟德庄火锅李德建熟悉,他把火锅做得有文化、有品位,让重庆火锅发扬光大。
鲜花丛中吃火锅 重庆南山枇杷园火锅。蔡律摄
重庆火锅因麻辣鲜香、经济实惠颇受重庆人的欢迎,重庆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其他美食望尘莫及的,火锅已成为重庆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以至于人们说:“到重庆若不吃火锅,那就等于没到过重庆!”
枇杷树下,绿树丛中,空气清新,满眼绿色,美不胜收。蔡律摄
枇杷树下,绿树丛中,空气清新,满眼绿色,美不胜收。蔡律摄
到南山生态火锅一条街吃火锅,这里生态环境很好,菜品新鲜,价格比较实惠,吸引主城很多人前来吃火锅。南山生态火锅一条街当地人称“南山陆派火锅一条街”。陆派火锅有两大特点,背靠南山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中烫火锅,是其一绝;井水熬制、屠场直供是其另一绝。井水熬汤底,绿色而独特;井水豆芽,豆香浓郁;井水豆花,烫多久都不散;屠场直供的毛肚更保证其新鲜香脆。蔡律摄
枇杷树下,绿树丛中,空气清新,满眼绿色,美不胜收。蔡律摄
南山陆派火锅源于马帮。从重庆经贵州夜郎,连接云南的茶马古道,南山黄桷古道曾是历代川黔商贾驮运货物的必经之路,马帮兴盛一时。据考证,与源于码头纤夫文化的“水派”火锅有别。曾经有这样一群马帮人,他们让重庆走出大山,他们在峭壁、险滩中行走谋生,造就了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培养了讲信用、重义气的性格;同时长年的四处奔波让他们更具创新意识。随着历史的变迁,马帮的特质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还原出最原生态的火锅,把火锅与马帮文化完美结合,让食客在美味中感受文化,在文化中品尝美味。
大红灯笼高高挂,给食客带来好心境。蔡律摄
大红灯笼高高挂,给食客带来好心境。蔡律摄
傍晚,重庆南山枇杷园火锅灯光璀璨。蔡律摄
食客喜欢的主打菜——毛肚火锅 蔡律摄
一段奋斗难忘的日子,每逢大事要静心,从眼前走出远行的路,我都喜欢到生态良好的地方走走。重庆南山枇杷园火锅白天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中烫火锅非常惬意,夜晚在南山枇杷园烫火锅,树上挂满红灯笼,在红火、吉祥、欢快、喜气的氛围中品尝美食、观赏夜景,愉悦心情就像回到儿时过节一样。在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喜气祥和、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耳畔传来范冰冰婉转悦耳的歌声:“红灯笼,刚被人点亮,已落满白霜,红衣裳,雕着花的床,陈旧了新娘,容颜是种罪,青春是露水……”
蔡律 2014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