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环境模型解读


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有一个有名的模型,将竞争环境归纳为五种力量的互动:

1. 业内竞争:即同行之间的竞争;

2. 新进入者:即不断进入本行业的新成员;

3. 替代品:间接竞争对手;

4. 供应商:供应商产品的价格、质量、服务直接影响你的竞争力;

5. 顾客:顾客的采购决策、消费行为、支付能力、信息对称等影响你的市场接受度。


这个模型为决策者分析竞争形势、进行竞争策略选择,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我们可以从以上五个方面来调查研究、搜集信息,以便准确把握自己的竞争实力和所处态势:

1. 业内竞争:我们需要考察竞争者的数量、主要竞争对手、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地理分布、他们的竞争策略和竞争优势、他们的增长策略等;

2. 新进入者:我们需要研究行业的市场吸引力、行业固定成本和盈利水平、进入门槛和退出门槛;谁是新进入者和潜在新进入者、新进入者的竞争策略和竞争优势、客户的忠诚度、客户转换供应商的成本等;

3. 供应商:我们需要知道行业的供应链和供应模式、供应商对自己的依存度、自己对供应商的依存度、和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的概率、改换供应商的成本、供应商的其他客户和供货实力、供应商的市场策略、供应商向下游兼并的概率等,构成供应商的议价价能力;

4. 客户:我们必须熟知本行业的销售模式、客户价值、客户需求满足程度、客户消费或采购特征、采购决策因素、客户忠诚度、客户满意度、客户的采购选择、客户改换供应商的成本、(工业品)客户向上游兼并的概率等构成客户的议价能力;

5. 替代品:我们需要研究替代品对客户的吸引力、替代品的差异性、替代品的竞争力、替代品可能的竞争策略和发展策略、潜在替代品等,以便防范给自己带来的可能的威胁。

迈克尔﹒波特教授的模型不完全能反映中国的国情。我国的政府对于经济的干预和引导,非西方国家所能比。政府的政策导向、税收优惠、信贷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竞争格局。社区是另一个影响因素,它的治安是否好、环境是否绿色、有无好学校、是否能吸引优质员工、是否有违规行政收费等,是企业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用下图的七个因素取代波特教授的模型:

 

原文来源于儒商坞网,想了解更多有关企业管理的信息请点击:http://www.rushangwu.com/,也可以添加微信公众账号:talentw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