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如何才能缩小同全球牛市的巨大“剪刀差”


  美国股市不断刷新历史新高,道指十连阳越走越牛,欧洲日本股市均创出4年半的历史新高,香港及亚太股市牛气冲天,唯独A股熊态依旧,与全球股市牛市大联欢背道而驰,还在2300点下方苦苦挣扎,同全球股市形成巨大的“剪刀差”。按说近期A股利好频传,比史上任何时候都多:两会鼓舞信心,养老金、公积金入市,QFII再度大扩展、有可能恢复T+0交易制度等等。证监会9日还宣布,从4月1日起,允许境内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开立A股账户。为何市场仍旧不买帐?其主要原因还是投资者担心IPO重启。

  不是吗?3月7日上午,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3月31日待审企业自查结束后,理应可以重启IPO”。此话一出,市场马上还以绿色,下午开盘后各主要板块均暴跌4%。虽然翌日各大媒体火速发表了证监会历史上罕见的“紧急澄清”称:纠正媒体对姚刚关于IPO的报道:不是IPO原则上3月底之后就可以发行,而是IPO在完成财务自查之后才能启动。从逻辑上推理,证监会启动审核企业财务专项检查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查阶段,要求中介机构、发行人在3月31日之前完成自查并上交自查报告;第二阶段为抽查阶段,由证监会对自查情况进行核查,这项工作须在6月底前完成。也就是说,在6月底之前,IPO不存在重启可能性。尽管IPO重启时间表可能要推迟到6月。但是,市场还是提不起精神,以五连阴对重启时间表进行消化。今年以来IPO重启的消息成为了拨动股民神经的最敏感话题,曾经在1月24日,新浪微博ID“资深金融小邪女”的一条31字的IPO即将重启微博就引发过A股的巨幅动荡,可见IPO重启对A股的冲击波的威力。

  姚刚事后还表示:“财务核查主要是核查中介机构,即中介机构在做尽职调查的时候,是否做到了有关法规规定要求的工作。很多造假的情况,一稽查就发现,只要按照正常的尽职调查程序,不可能不发现情况。监管部门要做的就是让IPO真实,它应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应该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土豆卖土豆的钱,苹果卖苹果的钱,这是我们追求的”。

  依笔者观点光有IPO重启仅有时间表财务真实是不够的,要解除投资者对IPO重启的担忧甚至是恐惧,关键在重启后新股发行的改革力度。对管理层而言,在剩下的3个月IPO暂停期间,应抓紧拿出一个新的改革方案,而不是只要求财务真实,就依葫芦画瓢的不加任何改革照老样推出。如果不创新新股发行改革,比如变核准制为注册制、比如推出优先股制度,比如新股发行时同时发行认沽权证等等,那么,即使有一万个利好,也不敌IPO重启这一利空。因为圈钱市的原有框架没变,核准制的寻租效应依旧存在,市场对新的大小非的恐惧依旧难排除等等。

  总之,IPO重启不是什么时间推出的问题,而是怎么推出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个老大难问题,A股才能摆脱熊态,缩小中国股市与迭创新高的全球股市的巨大“剪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