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应有时间表


  “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的呼声两会期间再次高涨,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国资委权威人士处获悉,国资委短期内并无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的考虑,也即没有时间表。

  “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社会呼声已久,也是这次“两会”关注的热点。去年曾有高层声音许诺,将再次提高国企上缴红利比例。在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也有明确要求。然而,“国资委权威人士”一句“没有时间表”的冷水泼下来,给许多热情热心者浇了一个透心凉。

  分析国资委“不考虑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的三条依据,似乎都难以成立。从根本上来说,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负担和税赋并不大。从两个侧面可略见一斑:一是国企税后利润庞大,利润增速远远超过其他企业,二是国企内部职务豪华消费惊人,高管享受着天价薪酬待遇和奖金福利。不能一谈到上缴红利比例了,就说负担重和税赋高。同时,不存在所谓的时期选择问题,上缴红利是一个制度性安排。上缴红利的基数是税后利润,如果国企没有利润或者亏损就不存在上缴利润问题。与时机时期佳与不佳没有任何关系。再者,国企内部需要加大投入之类的都是借口和托词,既是上缴红利比例提高到25%,也还有75%的净利润,足够扩大再生产、设备更新改造、技术研发等。

  社会各界之所以对国企特别是央企上缴红利如此关注,呼声如此之高,主要是国企作为全民所有的企业,人民是最终老板。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企逐渐做大做强了,而人民却没有享受到国企发展壮大带来的利益。

  同时,百姓现在遇到“难”处了。仅一个养老金缺口就非常之大,有机构测算未来缺口在10万亿元以上,眼看着养老金就要透支,急需国企上缴红利充实。

  再者,国企这几年上缴红利太少了。目前,国资委管理的国有企业根据行业不同,其上缴红利占其利润的比例分为四类,分别是15%、10%、5%和不上缴。就在两会上戴仲川代表说:“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央企现在利润挺好,但没多少惠及百姓,算起来赚100元只出三分钱到社保基金,这个比例太低了。”

  继续提高国企上缴红利比例不但民间呼声高,而且,官方也有非常具体的要求。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三年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继续提高。“十二五”期间,将在现有比例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去年5月4日闭幕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会议上,中方已经承诺提高国有企业红利上缴比例。就在去年的两会上李荣融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别讨论会上,对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水平的观点表示赞同,他指出,可将国企上缴红利占利润的比例逐步提升到20%、25%。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将在现有比例上再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时间表是未来三年以内。而国资委岂能违背这个大政方针要求,竟然说没有时间表呢?

  总之,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要有紧迫性,不能没有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