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定位法则:定位研究成果的四点阐述


                    广义定位法则:定位研究成果的四点阐述

                   

                                作者:吴春芳

 

         作者被“品牌新闻网”创始人叶征潮先生誉为“中国定位研究第一人”

 

 -“定位”是“里斯、特劳特”两个人的定位,“定位”是里斯、特劳特的共有“财产”离开任何一位的理论阐述,定位体系都是不完整的。不管是品类战略也好、定位战略也好、聚焦战略也好、营销战略也好、企业战略也好,都是为“定位”(认知)服务的都是为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服务的。如果割裂它们或者过度解读,在现实咨询或解惑答疑时就会遇到瓶颈。

 

定位影响力人士误读定位之本质-定位之本质在于“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性----但是,作为特劳特、里斯的中国合伙人误读、误解定位之本质,实在有些匪夷所思-1、邓德隆在《终结营销混乱》推荐序”中阐述说:显而易见正是定位的本质。2、张云、王刚其合著的《品类战略》中阐述说:定位的目的和作用在于推动品类成长。

 

【定位体系20本书目录(中文翻译第一版):里斯、特劳特】-定位、新定位、重新定位、营销战、大品牌大问题、董事会里的战争、与众不同、品牌之源、精灵的智慧、营销革命、终结营销混乱、简单的力量、什么是战略、市场营销的22条法则、打造品牌的22条法则、聚焦、公关第一广告第二、打造网络品牌的11条法则、视觉锤、赛马。

 

单研读一本《定位》很难理解定位。况且《定位》是里斯、特劳特最早时期的著作,《定位》是一本讨论广告的著作,很难解读出定位的全部内含。只有系统的研读定位,才知定位之原貌。因为特劳特非系统单点跳跃思维非常严重。不里斯具有逻辑性、层次感。使读者更容易掌握。

 

品类分化是一切“商业模式”设计之源头-“战略配称”的基本原理(方法论):围绕定位要求(包括品类战略和定位战略),将定位的战术提升为一种“竞争战略”。这种“竞争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我们称之为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品类分化是一切“商业模式”设计之源头。

 

【说 明】-广义定位法则:定位研究成果的四点阐述》是作者10多年来在充分理解定位基础上,对定位的不同解读。提出了“不同于特劳特定位”的两个观点阐述:1不同于特劳特提出的“定位必须包含价值元素”的阐述;2、提出“定位是一种认知或感知”的定义阐述。---理论依据:来源于里斯对于“品牌”的定义界定。

 

               定位研究成果的四点阐述广义定位法则

 

一、第一个提出“定位是一种认知或感知”的定义阐述。

定位是一种认知,定位就是在广义品类基础上实现(形成)一种认知。这样的阐述在某种程度上“修正”了特劳特认为“定位必须包含价值元素”的认知阐述。

 

“定位是一种认知”的定义阐述,其理论基础(支持依据)来自于里斯对“品牌”的定义界定。即:你所拥有的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单一看法或者概念。---关键词:能够拥有、单一性、看法或者概念。这种“单一看法”或者“概念”没有特别的指代,包含了“正面、积极”和“负面、消极”两方面内容。如:疯婆子的认知,墙头草的认知,安全的认知,去屑的认知,领导地位的认知等。---因此,准确理解“定位”的源头在于准确理解里斯对品牌的定义界定,这是问题的关键。

 

需要指出的是:定位不是一种“优势认知”。提出“优势认知”概念,是遵循特劳特“定位必须包含价值元素”的“书呆子”教条思维,是局限于特劳特单一定位门派”的体现同时认为,定位是一种“优势认知”的理解是没有全面理解品牌,没有理解定位的表现。因为定位是“里斯、特劳特”两个人的定位。

 

【定位是一门艺术,定位是一种竞争性的思维视角,定位并不一定要合乎逻辑】-从商业的角度上看,定位是一门如何将“产品卖的更好、价格卖的更高、占有市场份额更大、品牌利润率更高、品牌溢价更大”的艺术。定位是一种竞争性的思维视角,定位是产生结果的思维视角,定位是一种独特的创意或观念,定位并不一定要合乎逻辑。

 

二、第一个提出“用定位原理重新定义或界定商业模式”的阐述

定位是一种认知。从定位角度(包含品类和定位)合理构建出的营销战略,称之为“差异化战略”或“商业模式”。---这种战略思维本质上已经颠覆了传统营销思维,是“自下而上”现代营销本质的体现。换句话说,定位是一切商业模式设计的源头。这就是“用定位原理重新定义或界定商业模式”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时也是打造品牌,实现定位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同样是“特劳特、里斯”定位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和科学依据。

 

定位决定商业模式,定位决定赢利模式。---商业模式是定位战术的延续商业模式是品牌定位、实现定位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每个品牌都需要一个定位,每一个品牌就应该有一条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相对应。----商业模式就是在定位指导下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竞争战略或差异化战略”,在《蓝海战略》的“战略布局图”中称之为“价值曲线”。

 

商业模式是相关竞争战略元素的,包含了实现定位所需的一切战略元素。包括产品线的选择,目标市场的确定,产品配方、产品研发方向、渠道选择等一系列战略元素

 

据我观察,依据《蓝海战略》“战略布局图”中“价值曲线”(商业模式)的相关元素很难做出取舍,很难理出头序,可能会发生战略关键元素取舍不到位的状况发生。但是,用定位“战略配称”原理(方法论)进行“战略布局图”的“价值曲线”(商业模式)相关“战略元素取舍”,将会变的非常简单、直接、清晰、明了。更具层次感、逻辑性,更具操作性。---“战略配称”的基本原理(方法论):围绕定位要求(包括品类战略和定位战略),将定位的战术提升为一种“竞争战略”。这种“竞争战略或差异化战略”我们称之为与众不同的“商业模式”。---品类分化是一切“商业模式”设计之源头。

 

需要指出的是:商业模式只有在定位战术(战略方向)的指导下,才能有效“聚焦、组合相关战略元素,这时候里斯的“聚焦”思想才能发挥作用。---可惜的是,相当部分“营销人、科研机构、学者、教授”却误解了“商业模式”之本质,他们构思的、所谓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可能只是一种单点的商业策划,很难形成系统性。或许其所谓的商业模式可能还偏离了“商业原点”,只是一种“天马行空”式的商业构想。因此,离开定位的约束,离开品类的约束,很难构思商业模式。----我经常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说:“离开定位谈战略,漏洞百出;离开定位谈商业模式,漏洞百出;离开定位谈营销,漏洞百出;离开定位谈商战,漏洞百出。---可惜的是,中国98%的营销人、咨询机构都在糊里糊涂的傻弄受伤的总是企业”。

 

三、第一个提出“广义定位法则”之阐述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定位,定位并不一定要具备价值元素。因为定位是一种认知,品牌定位就是一种品牌认知。不管这种认知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负面的、狭隘的,定位就是一种认知,品牌定位就是一种品牌认知。如:败家子的认知,安全的认知,年轻人的认知,疯婆子的认知,去屑的认知等。----但是,基于商业竞争的角度、品牌之间竞争的角度看定位,定位必须具备添加价值元素否则消费者无法产生购买你产品或商品的理由。

 

“广义定位法则”的理论依据来源于里斯对品牌的定义界定,即:你所拥有的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单一看法或者概念。----对定位的重新解读(广义定位法则),是作者与特劳特对定位理解最大的不同。核心是广义定位被忽视!

 

    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定位,定位是基于品牌的一种思维方式。从严格意义上说,定位是以心智为基础,基于一种常识性直观思维、由外而内的全局性思维,基于竞争与策略、打造品牌的一种工具或方法论。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实现一种与众不同的品牌差异性。(注:常识性直观思维包含了显而易见思维、简单的直觉性思维和视觉思维等元素)

 

    从定位的角度理解定位,定位是一种认知,品牌定位就是一种品牌认知。定位方法论包含了里斯的聚焦思想、品类思想。----其中,品类思想涵盖了里斯“成为第一,即开创品类(蓝海)、错位竞争的广义品类思想和成为第二(红海),站在领导者对立面基于特性特征,理念对抗、观点对立”的品类思想。

 

四、第一个提出(倡导)“品牌”由“褒义词”向“中性词”转换的阐述

在人们的心目中,“品牌”一词在很大程度上带"褒义"成分。----品牌”一词需要从"褒义词"中性词转换,否则解释不了很多基于非商品”品类所谓的“品牌”现象---结合里斯的品牌定义:“你所拥有的在潜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单一看法或概念”,推演出定位是一种认知或者感知”的定义阐述。如败家子的认知、疯婆子的认知、男子汉的认知、安全的认知。这些词汇或概念同样“褒义”和“贬义”等不同元素,没有特定的词性指代。因此,重新思考“品牌”词性转换,值得研究。

 

 

【专家简介】

吴春芳 品牌战略定位专家,中国特劳特定位群管理者被“品牌新闻网”创始人叶征潮先生誉为“中国定位研究第一人”原《鞋世界导刊》战略版COLUMN专栏作者 。开辟《全球品牌网》“专家专栏”

 

核心专长 

1、行业研究。

   包括:行业历史研究,竞争格局研判,竞争态势分析、可行性研究、未来趋势分析等。

2、企业主力产品挑选,品类战略方向选择,品牌定位的确

3、品牌定位后的战略配称设定(取舍)。核心是“增加、减少、剔除、创新”。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线选择、目标市场确定、目标消费群确定、技术研发方向选择等。

4、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模式建议。

5、品牌定位项目监控等。

 

发表的文章

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全球品牌网》、《鞋世界导刊》、《价值中国网》、《品牌新闻网》等基础网站发表的文章(部分)链接如下:

 

1、《挑战北京大学特劳特定位中心》         文章地址:http://t.cn/zHXXl0U

2、《把脉华为智能手机》                   文章地址: http://t.cn/zHjXfOU

3、《用定位原理重新定义、界定商业模式》   文章地址:http://t.cn/zYqKF6e 

 

4、《终结定位体系中的概念乱象》                 文章地址:http://t.cn/zOKZkw4 

5、《安徽江淮汽车集团‘基于品牌的品类战略’》   主题演讲: http://t.cn/zjyT8Gc

6、《打造杭州城市品牌的盲点与误区及解决方法》    文章地址:http://t.cn/zlrR8VG 

7、《“加多宝VS王老吉”品类对抗的一些思考方向》 文章地址:http://t.cn/zHjXYmt

8、《三公消费不是茅台的问题,而是体制的问题》   文章地址: http://t.cn/zHjX54H

9、《质疑艾丰名牌论之伪理论》                  文章地址: http://t.cn/zYWrIwi

 

10、《准确解读定位是品牌成功打造的保障》          文章地址:http://t.cn/zHcOLsj

11、《定位之本质:如何获得消费者心智认同》        文章地址: http://t.cn/zlnhrA4

12、《品牌竞争之本质:实现品类对抗、错位与关联》》 文章地址:http://t.cn/zYlGvJd

 

13、《不同于里斯“聚焦第一、定位第二”之观点阐述》  文章地址:http://t.cn/zOt31nj

14、《还原里斯基于定位的“品类”真相》              文章地址:http://t.cn/zOUNiHh 

15、《不同于张云、王刚"品类战略"中的一些观点》    文章地址:http://t.cn/zYWrSuF 

 

16、《违背核心价值的创新毁灭品牌》           文章地址:http://t.cn/zO7xZjz

17、《缺乏可信度是品牌塑造失败的主要原因》   文章地址:http://t.cn/zYWrooW  

18、《定位理论中特劳特、里斯的同与不同》     文章地址:http://t.cn/zYWrQFs 

 

 

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新浪微博:@吴春芳-中国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