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又到了该盘点的时候了。我想用三篇文章来说,分别是:最值得回顾的十家(类)公司,十位商业人物,十大商业实践。
第一个,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老生常谈了,但是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又恰恰特别多。有一种观点认为,公司治理和外部环境有关,在外部经济环境还比较粗放、甚至比较恶劣的形势下,公司治理不可能要求很高。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符合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但是我们必须知道,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公司健康成长、基业长青的保证,是保证企业不犯大错误的基础。盘点2012年的公司治理,首先我们想到的就是雷士照明的吴长江和阎焱的争斗,而不由得不令人继续向前联想到2011年国美电器的陈晓和黄光裕的争斗,这些都说过很多,不再重复。公司治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信息披露,披露不及时和披露过于“及时”都有问题,比如2012年的潘石屹,习惯用微博而不是上市公司公告进行信息披露,还有史玉柱,这老哥悄悄地赚钱就行了吧,也非要利用微博干扰股价,给我们的公司治理研究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
第二个,电子商务。应该说,各种商业形式或叫业态里面,2012年最火的就是电子商务,其标志性事件就是淘宝系在2012年前11个月的营收就超过了1万亿人民币。当然,还有不甘寂寞的京东商城单挑苏宁易购,不过这仗只是试探性的遭遇战,远没到决战的时候。还有的几个大事件是苏宁收购红孩子,沃尔玛从平安集团手中收购1号店股份从而绝对控股1号店,当当入驻天猫等,总之,还是春秋乱战的局面,但是有向战国七雄并起的局面发展的趋势。还有一个趋势,就是传统商业的电商化,中粮我买网、银泰网业已成型,王府井百货也宣布投资一亿元进军电子商务,这个势力必将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威胁到IT背景的电商。
第三个,私有化。我这里说的私有化,指的是上市公司的退市,变成非公众公司。2012年的退市狂潮啊,让我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有统计完整到底有多少家公司退市,只能据不完全统计了,普联软件、亚信联创、千方科技、利展环境、香格里拉藏药、众品实业、稳健医疗、盛泰药业、诺康生物、宇信易诚、飞鹤国际、尚华医药、分众传媒等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都在2012年宣布私有化退市,一向给看好的七天连锁酒店和房地产经纪公司思源也已宣布开始退市进程,H股还有阿里巴巴和被百胜收购的小肥羊。如此多的公司退市,除了阿里巴巴谋求重新整体上市,还可以认为是利好以外,其他的几乎都可以看成是企业遇到了问题,至少在西方投资者眼中是遇到了问题。
第四个,去化。这个简称或许一般听众朋友听不懂,其实很简单,一般就是指“去库存化”。去库存化,对于很多房地产公司和服装公司都是2012年的首要任务,房地产2012全年去化卓有成效,不少大型房企2013年初又开始如饿虎扑食一般拿地了。但是还有几个地方任务艰巨,有一说海南的住宅需要十年才能彻底去化,也有说贵阳的千万平米大盘去化很难,至于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存量,恐怕上帝这辈子都看不到去化完成的那一天了,但总体效果还不错。服装行业相比更艰难,2012年中报显示,80家服装行业上市公司上半年库存合计高达671.66亿元,其中雅戈尔、红豆股份、际华集团、美邦和森马服饰在内的11家公司库存均超过10亿元,有说法是全国服装库存三年都卖不完。看来,服装业的去化将在2013年继续进行。
第五个,跨国并购。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跨国并购近几年屡有斩获,但是以资源类为主,2012年在其他行业有新的突破。2012年5月,万达集团以26亿美元并购美国第二大电影院线AMC公司;同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以1.47亿澳元全资收购亚太地区基础设施及建筑工程领域领先的咨询与管理服务公司——新加坡CPG设计集团。
第六个,多元化。企业发展走专业化的道路,还是多元化的道路,一向在国际管理学界有不同的观点。在2012年,我们既看到苏宁集团“去电器化”的主动多元化,也看到武钢养猪这样在钢铁行业全行业亏损背景下的被动多元化。如果评价,众口不一。我的观点是,只要你的资源足够,你就可以多元化;反过来说,多元化不应耗费过多的资源在非主营业务上。
第七个,接班人。其实接班人的问题也可以算作是公司治理方面的问题,只是2012年我们看到了几个知名企业的接班人崭露头角,所以有必要单独说一说。8月,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宣布卸任董事长一职,由职业经理人方洪波接班,而何享健的儿子何剑锋则另立盈峰集团,顺利地解决了企业非家族成员传承问题,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树立了一个典范。而新希望集团的老板刘永好的女儿刘畅和娃哈哈集团老板宗庆后的女儿宗馥莉则开始接班前的实习,这条路也不容易,宗馥莉不就吐槽说芳龄30未敢恋爱,家族接班或许管理的难度更大。
第八个,唯冠模式。2012年7月2日,美国苹果公司和深圳唯冠公司达成和解,苹果支付给唯冠6000万美元从而取得IPAD商标的所有权。凭借一个自己没有实际使用的商标,待价而沽,牟取暴利,这就是唯冠模式。虽然这笔钱或许并不足以挽救唯冠破产的命运,但是一个唯冠倒下去了,千百个唯冠站了起来,山寨商标远比山寨产品来钱容易嘛,只是,不是所有商标持有人都像苹果那么“大头”。
第九个,担保。担保这个模式没问题,也是金融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是,2012年信贷从紧的大环境,使得担保行业代偿率大幅提高,特别是无锡钢贸行业造成的担保业风险爆发,整个担保行业在2012年处于风雨飘摇的状态。
第十个,假股真债。融资难,一般的担保、信托或许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了,民间融资的智慧就形成了一种俗称“假股真债”的融资形式,就是以股权投资的面目出现,而以固定回报的方式退出,这也是2012年的比较流行的一个新的融资实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