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行业竞争战略分析——以医疗器械行业为例(三)


(承上)

200815月,全国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09.92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4.75%,同比增幅提高了11.59个百分点,占全国医药七大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2.53%上升至2008年的13.16%。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截至200811月底,我国医疗器械规模以上企业有915家,总产值达到677亿元。20081月到11月,医疗器械行业共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36亿元,占工业企业销售的0.145%200811月末,中国规模以上医疗器械企业为18.7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不过从数据指标反应来看,目前医疗器械行业各项指标在整个工业企业中占有的比例还是较低,但其增长速度远高于GDP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1-3 2003-2008年医疗器械业产值和GDP增长率比较
这一现象表明,医疗器械市场目前还不是很大,但行业发展迅速。如此快速的发展源于四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医疗服务需求升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健康服务需求的整体增加,而医疗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使国内外资本投资中国医疗服务产业的速度加快,从而直接导致对医疗电子产品需求的增加。其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电子产品选用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功能更加多样化,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第三,医院信息化趋势引发对医疗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疗领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成为医疗管理的发展趋势,从而引发了影像化、数字化医疗电子产品需求的增长。第四,随着国内医疗体制逐步理顺,医疗机构的服务性收入将逐步成为其收入的主要部分,由此产生的对中高档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也成为推动医疗电子市场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
2)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1)行业资产规模变化分析
从企业经济类型看我国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无论是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幅度的变化,还是占本行业的比重都有所下降;包括国有经济、股份制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在内的其他经济类型与2007年水平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股份制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类型共占本行业75%以上的比重。而其中的医疗器械工业占全国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的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至66.03%;医疗器械中的集体经济类型同比增幅低于2007年同期水平,股份制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类型占本行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增加了2.980.43个百分点。
总资产中,2006年,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累计总资产达到339.89亿元,同比增长14.01%,相比上年11.82%的增长率提高2.19个百分点。实现工业总产值395亿元,同比增长30.37%,相比上年22.52%的增长率提高7.85个百分点。
市场规模方面,200812月医疗器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生产总值实现93.56亿元,同比增长29.15%,增幅同比下降了11.79个百分点;卫生材料行业12月累计实现43.36亿元,同比增长31.49%,增幅同比上升了1.76个百分点;制药机械行业12月累计实现6.40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27.13%,增幅同比下降了4.29个百分点。200815月,全国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累计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409.92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34.75%,同比增幅提高了11.59个百分点,占全国医药七大类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12.53%上升至2008年的13.16%。具体数据如表1-4中所示。
1-4 200812月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情况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同比增长
增幅(百分点)
医疗器械工业
93.56
29.15%
↓11.79
卫生材料行业
43.36
27.13%
↑1.76
制药机械行业
6.40
27.13%
↓4.29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销售利润方面,200812月,医疗器械行业累计实现利润金额7.55亿元,同比增长34.36%,增幅同比下降了10.19个百分点;卫生材料行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87亿元,同期增长62.94%,增长幅度比2007年上升了55.41个百分点;制药机械行业累计实现利润金额为0.36亿元,同比增长139.91%,增幅同比上升了159.31个百分点。具体如表1-5所示。
 
1-5 200812月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利润情况

 
工业生产总值(亿元)
同比增长
增幅(百分点)
医疗器械工业
7.55
34.36%
↓10.19
卫生材料行业
2.87
62.94%
↑55.41
制药机械行业
0.36
139.91%
↑159.3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报告网
 
2)行业经济类型构成变化分析
如图1-4所示,07年医疗市场热门产品搜索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医疗器械市场中备受关注的产品多为中低端产品。注射器、B超,治疗仪、灭菌器等产品均有良好的市场关注度。这与本土企业的特点与优势是密不可分的。B超的关注度达到9%,与上年相比有一定的下降。但总市场销售量仍在扩大,市场潜力还是很巨大的。

1-4 2007年医疗器械市场热门产品关注情况

 

从经济类型构成来看,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中的股份制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对本行业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的贡献在75%份额左右,但两者的销售利润率比2007同期水平下降了0.430.19个百分点,分别为6.24%11.91%;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其他经济类型销售利润率上升至5.01%9.30%;集体经济下滑了1.85个百分点,为4.46%。在医疗器械工业方面,累计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3.9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提高了10.82个百分点,占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整体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上升了0.71个百分点,为65.48%;累计利润总额26.64亿元,增幅下降了6.22个百分点,占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工业整体利润总额的比重为73.71%,减少了0.45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为9.45%,比2007年同期水平轻微上涨0.07个百分点。

3)行业经济机会分析

在中国低档彩超市场中,每台彩超市场价格低于70万元,这个市场的用户需求很强烈,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于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医院及医疗机构。但是,过去几年的发展证明,实际的市场规模其实并不大,总量为几千万人民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在这个价位的彩色超声影像系统通常功能比较简单,主要以腹部、妇产为主,几乎没有心脏应用功能,很难全面承担日常的超声诊断工作,购买此类超声系统的医院通常只能负担起一台的成本压力。而医院只需付二三十万就可以拥有性能优良的高档进口黑白超,应付日常检查已经足够,病人也负担得起。所以中国高档黑白超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现,甚至于许多大医院也配备这类高档黑白超来应付日常的普通检查,各高档黑白超供应商在黑白超方面部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但是,可以预见,这种状况不会持续太久。目前,各大超声厂商都在竞相开发低成本、多功能、高可靠性、易于维护、容易操作的低价位彩色超声影像系统。由于技术进入门槛的降低,计算机技术的普遍使用,许多新公司及小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这一类新产品的研制开发,而国内几家著名的医疗设备厂商也在紧锣密鼓地研发自己的彩超产品。在未来,市场上一定会出现更多价位适中、性能全面、成像优异的彩超系统;国内品牌的加入,将打破几乎被进口品牌完全垄断的市场格局——低档超声的战国时代的来临,必将促使市场重新洗牌。之后,新一轮价格战必将展开,群雄割据、市场纷争的局面不可避免。随着彩超市场价位的下调,低档彩超就会威胁到中高档黑白超的市场。

另外,还必须看见,整个行业的资金投入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B超、CT、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超声定位体外震波碎石机等一批尖端精密医疗仪器设备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增幅十分惊人。有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额已达548亿元,且以每年9%的速度在增长。今年,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容量预计将超过600亿元。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和风投瞄准了医疗器械这个未开发的领域。2008年美国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公司不仅已经将1000万美元捐出,而且中国区经营总部也正式落户上海,今后将针对生物科学领域、医疗器械和诊断、医疗服务领域的中小企业进行直接投资。这些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医药企业正在越来越受到国际资本的追捧。(完)

 

数据来源:中商情报网

1-2 2003-2008年医疗器械行业销售在工业企业中的地位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