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昨日强制拆除一栋高13层、建有460套房、总建筑面积达22000平方米并建有观光电梯的大型违建。据了解,连同去年拆除的一栋相同规模违建,这两栋总投资过亿、被称作三亚“最牛”违建终被彻底拆除。
近来舆论颇多关注城市建筑,舆论的脸谱和情感也大不一样。对于哈尔滨坍塌大桥的诘问,虽然因为方大国和“杨表哥”的风头被弱化,但这事儿肯定没完。对于彝良震区断壁残垣的惨象,舆论在给予灾民无尽关怀的同时,也会流露出对当地政府平日漠视灾区民建的不满。至于苏州的“东方之门”“大秋裤”的联想以及对成都“三颗蛋”建筑的乌龙曝光,则体现出舆论对各地城标建筑艺术美的挑剔。
但是,三亚建易拆难的13层违建,却折射出更多另类的意味。这栋违建,号称最牛建筑,牛在没有审批,三证全无,由非法投机者与卖地者联营所建,投资亿元。还牛在这栋违建黑户在没有取得市政供气供气的情形下,违建业主“自力更生”---安装大功率发电机和挖掘深水井。更牛在违建没有钢筋,只有铁条。
吊诡的是,一般业主,对于没有钢筋没有土地证、房证的建筑是要不遗余力地维权的,可是这栋楼里的业主则是千方百计地保护这栋违建并多次阻止政府强拆...如此反智行为,则为这栋违建的最牛建筑增添了更多的诡异气息。
但是,再反智的逻辑里也有常识性的因果。业主们敝帚自珍的霸气与戾气,其实是基于非法利益的维护。亿元成本,不是小数目,堆砌起来,哪怕是垃圾,也是投资的结果,自己违建自己消化。而且土地没有经过国家许可,卖地者属于违建的投资伙伴。从土地到投资到建成,违建的血统里根本就不存在合法的基因。这样的最牛违建,业主的抗拒执法部门的强拆,是符合“非法”逻辑的。所以,最牛违建的“无钢筋”不是公众通常理解意义上的偷工减料,而是业主自我缩减建筑成本的选择,是非法投资牟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不管投资者或业主基于何种考量,没有钢筋的建筑,对自己对他人都带来了安全上的隐忧。即使是证照齐全、土地获批的建筑,也是要依法拆除的。这个没有什么好商量的,业主阻止拆除的戾气,实际上变成了损人不利己。
所以,与其说没有钢筋的违建属于最牛,还不如说是另类。而和法度不相兼容的另类建筑能够建成,本身就是一种讽刺,而且是对当地权力部门的讽刺。
违建投资上亿,占地10余亩土地,绝非小工程。即使是在房地产过热的时期,土地审批也要经过严格的招标和审批程序。违建堂而皇之地建成,折射的是审批部门的监管缺位。事实上,如果监管部门及时介入,在违建刚建时就及时叫停,投资者的损失会大大降低,也不会衍生出最牛违建这个怪物出来,业主们的反应也不至于过于激烈。
当然,违建者存有生民煮成熟饭的侥幸思维,执法者也不可能放任这种侥幸。但从执法效果和社会反应看,强制拆除最牛违建的效果,是打了折扣的。
缺乏法治素养只有逐利之欲的投资者,建造无钢筋的违建符合资本本性;但执法上的前松后紧,甚至审批和监管环节上的漏洞,也给了违建可乘之机。
好在最牛无钢筋违建还是倒掉了,否则将成为资本戾气和权力讽刺的标本。
最牛无钢筋违建的另类解读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