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李华新
8月2日至3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率队前往资阳、成都、眉山,检查天府新区规划执行情况,并主持召开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座谈会。
省委、省政府多次强调,天府新区建设,要优先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生态项目。蒋巨峰一行在各起步区建设现场看到,这一要求正得到体现。(《四川日报》12-08-06)
为了构建绿色的生态本底,天府新区规划要求“500米见绿、1000米见水”。在资阳起步区,水域和生态用地占总面积的62%,三岔湖区域10个湖泊水库将与新规划的13个湖泊形成串珠式水系。对位于仁寿境内的天府新区“南大门”打造工作,蒋巨峰多次叮嘱,不要修大广场和钢筋水泥大门,要生态、和谐、自然地过渡,让人一进入天府新区就感受到规划建设的新理念。最新规划显示,一个依山顺势、郁郁葱葱的生态公园,将成为这个别致的“南大门”。
从成都天府广场向南,50公里中轴线直抵天府新区边界。天府新区“三纵一横”路网——天府大道中轴线、红星路南延线、元华路南延线和正公路东西延线正抓紧建设,将分段于今年底和明年底通车。各起步区内的电力、给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项目也全面展开,多项工程已竣工。
这是四川的两化建设中的一个开题制作,但是也是被得到各方认可的一个生态的城市观念。天府新区建设用地主要是低山丘陵。在眉山视高片区,6平方公里起步区通过推山填沟平整而成。成都高新片区大源组团正在实施中西部首个地下空间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地下交通环廊形成交通枢纽,并在综合管廊中把自来水、电力、通信、供暖等管网统一规划建设。而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保护耕地。其目的就是,加强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天府新区承载能力。
蒋巨峰的要求现在都是很具体的,他强调,要优先形成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主骨架,功能同步配套,科学安排建设时序,加强区域间统筹衔接,功能适度超前又符合实际。要优先构建生态绿带和文化传承带的大构架,将水系和生态“绿楔”等固化下来;传承巴蜀文化,保护历史文化地带、节点、单体;传承“川西林盘”数千年的建设经验,即,把农家院落与周边林木、河流、耕地等有机融合,展现生态田园城市风貌。
把搭建起城市形态的骨架,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立题的方向和发展道路,就会避免出现哪些和生态环境不相容的城市建设,或是在建成了水泥森林的城市建设滞后,再行强制性的拆除的弊端,现在你在一开始进行规划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就能避免出现一些地方的随意性和任意而为,就能使得真个四川的经济和社会方式已经城市的发展不会落伍。就能真正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