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发展中的优先地位要确定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李华新
日前,在四川省召开的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工作会议上,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在讲到藏区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时,强调要加强藏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鲜明确立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藏区发展中的优先地位,推动生态环境由“被动保护”向“主动建设”转变,着力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 2012-07-25 07:22:55 ) 来源:四川新闻网 )
如何看待藏区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到了何等程度,诚如刘奇葆书记所言,这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生态和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和创造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样的一个解读,对于确立藏区的生态资源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
对藏区生态环境在认识上要有质的飞跃,在理念上要有大的转变,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要树立抓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鲜明确立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藏区发展中的优先地位,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
藏区提供的生态产品,就如同农业上生产农产品、工业上生产工业品一样,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基本消费需求,而且同样是看得见、摸得着“真金白银”。要树立生态是可以建设的理念,推动生态环境由“被动保护”向“主动建设”转变。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草原治理、湿地保护、生态移民等积极措施,在提高自然资源再生能力、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这些重点生态工程,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巩固和扩大生态建设成果。
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藏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不是数字经济,而是生态保护和开发的指标。
评判藏区发展,首先要看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什么样的进展和成效,这是我们要明确的基本导向,也是最重要的检验标准。发展农牧业特别是牧业,发展旅游业,开发各种资源,基础设施建设,都必须在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依法有序推进,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另外从这样的一个关于宗教仪式的解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藏区传统文化蕴含着崇敬自然的生态观和淡然的生活方式,要予以尊重、引导和传承弘扬,调动好藏区各族群众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合力。
藏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是一个综合的指标和整体的结构性整体,因此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待藏区经济和生态资源保护以及与社会发展那和文化宗教的神圣感的角度来看待,藏区的生态环境的保护野生事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不能忽视。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