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交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5亿,其中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SNS网站的注册用户数则达到了5.1个亿。社交媒体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人们袭来。尽管社交媒体如火如荼,与之相佐的却是用户隐私的频频曝光。那么,在“社交时代”,用户隐私究竟该由谁来捍卫?面对网络纷繁复杂的内容,用户该怎么办?
社交媒体,也被称作社会化媒体,内容来自每个用户。无论是文字心情,还是自拍图片,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中大放异彩。在社交媒体中,可以与明星直接互动;可以跟亲人唠唠家常;或者是与好友分享生活。因为社交媒体的出现,很多人变得开朗,结交到更多朋友。但是,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和信息传播的自主性,也使得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可控性变得越来越低。不经意间,用户的个人隐私即遭泄露,诱发各种社会问题。用户隐私保护意识的缺失,成为出现这类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用户隐私问题上,国外著名社交网络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格博格曾经指出:“开放信息与个人隐私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我们正在试图加强这种监管与保护。”对于隐私保护,国内相应法律法规已经出台,微博现在就要求用户注册需要实名制。除了法规的完善,产品设计也尤为重要,比如在微博中,资料保护选项得以改进,内容开放限度也得以加强。相比起微博,QQ空间则体现在多级隐私设置上,“对所有人可见”,“仅QQ好友可见”,“回答问题可见”,“只有自己可见”。简单的四项设置,很大程度上提供了用户自主选择的机会,在体现人性化产品特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用户隐私。
事实上,因为过度曝光自己生活图片或分享地点,而导致的危险比比皆是。就连创办了Facebook的马克·扎格博格也不幸“中枪”。就在不久前,马克与家人亲昵,以及在度假时的照片就因为设置不当,而被网友爆出。从照片上看,还相当之惹火。而也有网友在此前曾爆料,仅通过微博上一张小区的鸟瞰照片,就有网友借助谷歌地图,顺利推测出了国内某知名演员的住所。显然,从用户自身来看,用户隐私问题需要被提上日程,而受到足够的重视。
面对“岌岌可危”的隐私,其实用户也不必如“杯弓蛇影”。只要提起足够重视,方法得当,社交媒体还是美好的。首先,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有助于从根本上确立隐私的法律保护地位。其次,社交媒体应加强产品研发的力度,类似于QQ空间的产品设置显得十分必要,这一块可以从物理环节上保证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最后,用户应保持一个良好的上网心态和习惯,不随便分享自己的私密信息,对于陌生人的请求敢于说不。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充分享受社交媒体带来的精彩。
社交媒体如火如荼 用户隐私谁来保卫?
评论
编辑推荐
2 views